03.26 從邊際效應,看懂長險和短險的配置選擇!

保險產品毫無疑問是金融產品的一種。當我們陷入產品條款、價格、保障的比較中時,不妨跳出這個桎梏,從經濟學的角度來重新審視一下保險的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投保人常常會想、會問的一個問題是:長期保險價格貴,繳費壓力相對大;短期保險價格便宜,一年年繳費壓力要小。是不是購買短期保險就夠了呢?

從邊際效應,看懂長險和短險的配置選擇!

一、傳統的回答方式

碰到這個問題,傳統方式常常會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說明問題:

1、費率問題

長險採用的是均衡費率,根據被保人的性別、投保時的年齡、投保保額和繳費年限可以計算出要交的保費,這個保費就固定下來了,在繳費期間內每年繳費金額一樣。

短險採用的是YRT費率,每年繳費的金額並非固定不變,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長。一般年輕時的費率比較低,到了50歲之後就會有很明顯的增長了,而且每年都需要交費續保。同時,保險公司擁有調整費率的權利,如果保險公司發現賠付率高於預期,承受較大虧損,那麼完全可以把保費調高。

2、停售問題

不管是長險還是短險,保險公司都有權利停售,不過

長險的停售不影響已經承保的用戶,保障責任會按照合同約定繼續進行下去。

短險則不然,用戶購買的是一份一年期的合同,每年要通過續保來延續保障,一旦產品停售就意味著不能繼續續保了,保障中斷。如果需要保障的話,需要另外選擇保險投保。

3、健康告知問題

隨著保險理念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投保時健康告知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對於投保長險而言,只需在投保時根據當時的健康狀況進行告知,在承保之後,發生健康狀況的變化無需再向保險公司進行告知。

至於短險的健康告知,要分具體情況有的產品是每年都要進行告知,保險公司根據你的健康狀況再決定是否同意續保。而有的產品則同樣只需要首次投保時進行健康告知

,第二年開始及時續保就可以免健康告知。

不過,即使是隻需要首次投保進行健康告知的短險,仍然存在一個問題,一旦停售保障中斷,只能給被保人另外選擇新產品進行投保,那時候同樣需要重新進行健康告知。

從邊際效應,看懂長險和短險的配置選擇!

長期險和短期險的對比

因為上述三個原因,短險在家庭保險配置中只能作為搭配,幫助我們進一步完善保險保障,但不能作為主菜!

但是,除了這三個說爛了的原因之外,我們能不能用經濟學的理論,再看看這個問題呢?

接下來,請跟著浮生君,一起來看看這個有趣的問題。

二、邊際效應,決定了長險和短險的出路

我們先說說三個成本:機會成本、沉沒成本和邊際成本。

1、機會成本、沉沒成本、邊際成本和保險的關係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指的是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

比如我們做出購買保險的決策,其實也是一種機會成本。

如果我們想要為自己或家人配置保障,那麼就需要付出一定的金錢(保費);如果我們不想付出保費,那麼風險就要由自己承擔,而不能轉嫁出去。

這就是一種機會成本的選擇。

從邊際效應,看懂長險和短險的配置選擇!

機會成本意味著要冒險做出抉擇

沉沒成本(Sunk Cost):指的是過去自己做出的決策已經造成的成本,這個成本不會因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而改變。

任何我們過去已經付出的時間、金錢、精力等,都是沉沒成本的一種。

保險合同是一種強制性的合同,違約成本高,體現在投保人這一側就是退保的違約成本了。

當我們購買了一份保險,過了猶豫期,這時候再要退保是不能全額拿回保費的,而只能拿回現金價值,而現金價值在剛開始幾年都是非常低的。

因此,做出購買何種保險組合的決策要慎重,因為其沉沒成本很高。

從邊際效應,看懂長險和短險的配置選擇!

已購保險的沉沒成本高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

在理想中,成本和產量(或購買量)成正比。比如生產一袋餅乾成本是10元,那麼理想中生產兩袋餅乾的成本就是20元,生產三袋餅乾的成本就是30元……

於是,生產餅乾的邊際成本就始終是10元不變。

但在實際中,邊際成本是可變的。

剛開始產量較低,各種生產要素的效率未得到充分發揮,產量的增長速度大於成本的增長速度,這時候對企業而言是需要擴大規模的,對企業而言也是正向有益的,這個過程叫做邊際成本遞減

當產量和規模增加到一定程度時,成本的增長速度開始大於產量,繼續按照原有方式生產就不是那麼經濟了,這個過程叫做邊際成本遞增

從邊際效應,看懂長險和短險的配置選擇!

規模到一定程度,開始出現邊際成本遞增

瞭解了邊際成本,你就明白為什麼保險公司要不停開發新產品了。

一個新產品從設計、開發到上市銷售,初始階段處於邊際成本遞減,隨著產品銷售規模逐漸擴大,達到一個峰值之後,接下來就進入邊際成本遞增階段了,為了保證利潤,就需要開發新的產品來保證公司整體利潤率和銷售經濟性。

2、邊際效應對長險和短險的影響

邊際成本遞增意味著生產規模觸發了邊際效應。

所謂邊際效應,是指當其他投入固定不變,連續增加某一種投入後,所新增的產出或收益反而會逐漸減少

比如一個飢餓的人,吃第1個麵包會充滿滿足感,吃第2個滿足感就下降了,吃到第3個邊際效用最小,吃到第4個可能就產生負效應了,俗稱吃吐了!

從邊際效應,看懂長險和短險的配置選擇!

吃吐了是邊際效用下降的體現

這就是邊際效應一個很形象的例子。

我國古代戰爭中,也有應用邊際效應的經典例子。

春秋時期,在一次齊魯長勺之戰中,魯國曹劌運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擊退了強大的齊軍。

這個故事我們中學時都學過,其實這個原理和邊際效應就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邊際效應,看懂長險和短險的配置選擇!

曹劌論戰是另一個運用邊際效用的例子

對保險公司而言,如何提高邊際效用呢?

在初始階段,提高銷量是增加收益的最好方式,也就是規模經濟。通過增加銷量,從而達到降低邊際成本的目的,提高利潤。

可是,當規模效應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盲目增加銷量就無法達到提升邊際效用的目的了。

因此,開發、設計、銷售、飽和、停售是一個必然的循環,長險如此,短險亦是如此。只不過長險的停售對已完成投保的用戶不會造成影響,而短險的停售就會對用戶造成很大的影響了。

所以,不能對短險不停售抱有僥倖的心理,因為這是符合經濟規律的行為。

短險開發耗時短、成本低,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就有點像快消品。浮生君在這幾年看到停售的短險實在是太多了,保險公司拋棄虧損的短險簡直太正常!

當然,也有公司考慮到品牌問題,願意通過其他方式來彌補虧損,但是也無法逃脫短險費率調高的結局。

一般而言,越便宜的短險,承受的賠付風險越高,停售風險就越大。

另外一種提高邊際效應的方式就是網銷。網銷的規模越大,需要多投入的精力反而越少,利潤越高,做的是邊際成本遞減的事。

所以這幾年互聯網保險蓬勃發展,傳統保險公司也紛紛在構建網上保險商城。因為和傳統銷售方式相比,網銷的邊際效應實在是太高了!

由於長險的費率是固定不變的,每年交的保費一樣,因此它的邊際成本是不變的;而短險的費率每年是會增加的,因此它的邊際成本是增加的。

如果考慮邊際效應的話,貨幣是有時間價值的,因此雖然長險每年交一樣的保費,但是考慮時間價值的實際支出是逐年下降的,在與保額的通貨膨脹比較之後,長險的邊際效應可能增加、可能不變、也可能降低

通常情況下是略有增加

而短險的保費每年都在遞增,保額卻在通貨膨脹影響之下,實際保額逐年下降,因此短險的邊際效應是持續下降的

從邊際效應,看懂長險和短險的配置選擇!

長險和短險的邊際效應

從邊際效應的角度來考慮,短險不能作為配置終身的主要保險,我們應該做好長險和短險的合理搭配,提升家庭保險配置的邊際效應!

我是保險觀察,一個客觀、專業、有溫度、有態度的保險自媒體。請關注我,讓我把專業帶給你!如果有任何保險問題,歡迎諮詢!記得多多點贊轉發哦!

從邊際效應,看懂長險和短險的配置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