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十年磨一劍!澳大校友在英國弘揚中華文化

2009年,曾敬涵在澳門大學畢業後,隨即赴美國深造,後到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任教。這位年紀輕輕的澳大校友,奮鬥十年後,已成為了英國蘭卡斯特大學政治和哲學系教授兼孔子學院院長。

十年磨一劍!澳大校友在英國弘揚中華文化

在澳大遇上伯樂

來澳門升學前,曾敬涵就已經抱有往海外發展的志向,他選擇澳大的原因主要是這裡國際化的教學環境。”澳大有全球頂尖的教授,課程以英語授課,而且具獨特的中西多元文化,這對我到歐美留學幫助很大,也令我很快融入當地環境。”2005年,他在澳大攻讀政府與公共行政學士學位課程,認識了許多良師好友,到現在還回味這段學習時光。

十年磨一劍!澳大校友在英國弘揚中華文化

“當時,我很積極參加學生社團,當了住宿學生會的會長,學生事務長彭執中平易近人,一直大力支持活動;而宋衛清教授,他那科歐盟的課程,到現在對我的中歐關係研究很幫助;另外,我很感謝何秋祥教授,他耐心仔細地幫我寫推薦信,不厭其煩的修改一遍又一遍,最後幫助我拿到了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行政碩士的錄取資格;還有很多很多。在澳大有很多朋友,雖然天各一方,但大家現在還經常一起在網上聊天。”碩士畢業後,他在紐約聯合國工作一年後,赴英國華威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系深造,並於2014年獲政治和國際研究博士學位。

十年磨一劍!澳大校友在英國弘揚中華文化


醉心政治研究

曾敬涵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和國際關係,31歲獲英國蘭卡斯特大學聘任為政治哲學系教授,兼任孔子學院英方院長,蘭卡斯特大學國際合作主管(中國),也是英國最年輕的華人教授,常就中國與世界關係、一帶一路等議題進行學術探討。”我對歷史文化很感興趣,很多時候閱讀中國古代哲學來探索中國從古至今的外交理念。”

十年磨一劍!澳大校友在英國弘揚中華文化

另外,曾敬涵在英國也常接受國內外著名媒體採訪,就不同政治議題發表言論。”不同媒體,立場和風格都不一樣,因此需要對相關領域有多年的潛心積累,才能有足夠的專業度,保持獨立、客觀的分析。”

十年磨一劍!澳大校友在英國弘揚中華文化

弘揚中華文化

曾敬涵管理的孔子學院在蘭卡斯特區挺受歡迎。當地中國企業合作的公司,會到孔子學院學習漢語和中國企業文化。有時,他也會與當地小學合作,向小孩提供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的課程。

曾敬涵在英國會與當地小區合辦一些中國文化工作坊,如蘭卡斯特市圖書館的”中國手工日”、圖麗博物館的”中國日”等,當地小孩看到字畫龍舟會感到興奮,然後會畫一些創意洋溢的中國水墨畫,令老師眼前一亮。”目前英國對漢語有大量的需求,英國學生不只需要通過孔院學習漢語,也希望能瞭解更多中國文化歷史,這些對他們將來的就業有莫大幫助。”

跨文化包容

作為華人在海外學習、生活、定居,曾敬涵並沒有因為文化差異而感到不適,他說:“這大概是因為澳大的教學氛圍跟現在很像,就是一個東西方人文交織的地方,賦予我一個在多元文化的環境學習、成長的機會,讓我在這邊,當面臨因文化差異造成的管理員工問題、處理預算問題等等,我的思維方式也不會反應不過來。也正因為習慣了跨文化的生活環境,使人的文化底蘊更加豐厚,才得以用包容與理解的心態對待不同的文化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