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脫貧攻堅奔小康】續寫莊浪新篇章

原標題:【脫貧攻堅奔小康】續寫莊浪新篇章

莊浪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甘肅省特困片區縣之一。從1964年到1998年,莊浪縣委、縣政府9屆班子緊握梯田建設的“接力棒”,帶領全縣幹部群眾同心同德、合力攻堅,歷經34年,在全縣2000多條梁峁溝壑間修築梯田近百萬畝,被中外人士譽為“世界奇蹟”。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今,走在新時代的康莊大道上,面對決勝脫貧、決勝小康、綠色發展的新使命,莊浪兒女正在續寫新的篇章。

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

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已經進入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怎樣抓好黨建促脫貧,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大事。莊浪縣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堅持靶心不變、焦點不散、標準不變,著眼決戰脫貧、決勝小康這一目標,按照省委黨支部建設標準化的總要求,抓住黨建帶動的“牛鼻子”,突出黨建統領抓謀劃、構建組織體系促增收、發揮政治優勢聚合力、健全體制機制強保障,融合推進“一強三創”行動,通過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與服務功能,逐村逐戶、逐人逐項去解決問題,真正讓農村黨支部強起來,切實把黨組織優勢轉化為脫貧攻堅優勢,做到脫貧攻堅推進到哪裡,基層黨建就跟進到哪裡,產生了強大的聚合效應,有效實現了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的深度融合、同頻共振。

南坪鎮高莊村是莊浪縣的深度貧困村之一。和很多貧困村一樣,村黨組織以前軟弱渙散,是高莊村難以脫貧致富的主要因素。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新一屆黨支部推行“黨組織+專業合作社+貧困農戶”的黨建助推脫貧攻堅模式,創辦農業合作社、抓紅牛和玉蜂養殖產業、修通村道路和梯田產業路。短短几年,高莊村大變樣!硬化路不僅將村子的“出口”打通了,還通到了村民的家門口;49戶貧困戶搬到了煥然一新的居民點;新建成的“平涼紅牛”基地和玉蜂養殖基地成為村子產業興旺的標誌。

南坪鎮高莊村只是莊浪縣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如今,莊浪縣農村基層黨組織成了帶領群眾脫貧攻堅的堅強堡壘,各級幹部成為脫貧攻堅的“主心骨”,廣大黨員成為脫貧攻堅的“排頭兵”。在各級黨組織的堅強領導和廣大黨員的模範作用下,經過五年的努力,全縣穩定脫貧2.2萬戶、10.16萬人,貧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13.55萬人減少到3.84萬人,貧困發生率由32.73%下降到9.32%,連續三年在全省脫貧攻堅考核中位居前列。去年,莊浪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今年將確保減貧8518戶、3.38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1%以內,按期實現整縣脫貧摘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黨的基層組織處於脫貧攻堅的最前沿,既是黨在貧困地區領導脫貧攻堅的旗幟和堡壘,又是黨與貧困地區人民群眾聯繫溝通的橋樑與紐帶。黨建扶貧,實際上就是將黨建與扶貧、黨的政治優勢和發展優勢、加強黨的建設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有機結合起來,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經驗。

產業扶貧至關重要

“兩不愁三保障”是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兩不愁三保障”能不能真正落地,產業發展至關重要。只有產業發展起來了,貧困戶的收入穩定了,才是脫真貧、真脫貧,才能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1998年,建成中國梯田化模範縣之後,莊浪縣推進梯田大縣向產業強縣轉型。按照“一業為主、多種經營、長短結合、突出特色”的思路,扶持發展蘋果、馬鈴薯、畜牧、勞務等產業,形成了“果升級、牛擴量、薯提質、勞增效”的良好態勢。產業基地初具規模,但是產業經營模式仍處在單打獨鬥的小農經濟狀態,產業經營無法與國內高端市場對接,農產品大多在原產地銷售,不能實現效益最大化。依靠什麼力量帶動產業發展?問題倒逼,催生了思路轉變。面對難啃的硬骨頭,莊浪縣積極推進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改革,採取土地、資金等10種入股方式,按照“整體工作黨委政府行政推動、產業發展公司化運作、組織生產專業合作社實施、貧困群眾入社入股分紅”的扶貧產業發展思路,探索走出了“黨組織+國有公司+龍頭企業+專合組織+貧困群眾”的路子。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指出,要聚焦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發展高附加值特色農業。

莊浪縣以新思路決勝脫貧攻堅,以新姿態開啟新的征程。堅持把培育產業作為助農增收的主攻方向,持之以恆發展多元富民產業。2017年7月,組建莊浪縣農業產業扶貧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構建了縣、鄉、村三級產業發展的支撐平臺,持續推進牛、果、薯等主導產業發展,建設梯田產業強縣,帶領莊浪兒女手捧蘋果、肩挑土豆、趕著紅牛追夢全面小康。通過農村“三變”改革,莊浪縣把農民、經營主體、村集體、企業的利益捆綁在了一起,讓分散的人、地、錢集中起來,全縣特色產業發展步入了快車道。

在莊浪縣產業發展中,還有一道新風景,那就是扶貧車間的興起。莊浪縣採取“企業+車間+貧困戶”的模式,鼓勵返鄉創業能人與縣外大中型企業簽訂生產訂單,在貧困村建成廠房式、居家式、合作社式、互聯網式的扶貧車間,為貧困戶設置了就業崗位,吸納貧困勞動力進入車間加工生產,使他們既能在家門口就業,又能脫貧奔小康。扶貧車間的興起,為人才返鄉、技術下鄉和資本源源不斷流向農村提供了支撐,成為鄉村振興的助力器。莊浪依託“小車間”推動“大扶貧”,走出了一條群眾增收、產業發展、企業壯大、多方共贏的脫貧新路子。

讓綠色崛起成為發展新引擎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甘肅時強調指出,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正確處理開發和保護的關係,加快發展生態產業,構築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莊浪縣一直將生態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莊浪縣委、縣政府站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高度,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按照“針闊葉混交、喬灌草合理搭配、高中低立體栽植”模式,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以大地增綠、林果增效、農民增收為重點,充分依託國家林業重點生態建設工程,整鄉整流域推進、整山整溝道治理、整村整社區綠化,一幅建設綠色莊浪、生態莊浪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莊浪縣在國土綠化行動中,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各鄉鎮黨委班子率先建成黨委班子示範林,帶動村黨支部班子和各村黨員分別建成示範林,群眾根據示範林的標準造林施工,幹部在一線工作、問題在一線解決、業績在一線創造,嚴格按照“領導包片包區域、幹部包村包地塊”的辦法,逐村逐社落實任務,推動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幹部在前面帶頭,群眾再苦也會跟上。他們將這一生動實踐稱為“黨委帶支部、支部帶黨員、黨員帶群眾”的黨建工作模式。

幹群脫層皮,荒山披層綠。在綠色崛起實踐中,莊浪縣打破鄉鎮村社界限,按照城區景觀化、鄉村園林化、庭院花園化、城鄉一體化的要求,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推進。辛勤的汗水澆灌出濃濃綠意。截至2018年底,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28.72%。一度乾涸窮苦的旱塬,如今變成一幅“山頂油松戴帽、山間果樹纏腰、地埂林草鎖邊、溝底壩庫穿靴”的美麗畫卷。

在莊浪,梯田已不是單純用來種地了,而是更多地扮演著生態旅遊的角色。莊浪縣全面發展生態旅遊和鄉村旅遊,按照“景區依託型”“廊道布點型”的發展模式,分期建成了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田園綜合體及星級農家樂,實現關山大景區開發建設與鄉村旅遊有機融合、相互促進。依託全縣美麗鄉村建設,堅持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田園風光為韻、以村落民宅為形、以生態農業為基,大力開發集觀賞、採摘、品嚐、康養、體驗等為一體的生態旅遊,突出環境美化綠化,實現“四季常綠、三季有花”,走出一條百姓富、生態美、鄉村興的全域旅遊路子。出門看花草,上山摘果子,白天嬉山鳥,晚上聽松濤……在莊浪,如今一批農業觀光園、蘋果採摘園、休閒農莊不斷湧現,綠色產業已為當地帶來生態紅利。去年,全縣接待遊客9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5億元。

每一棵樹,都是一個實幹的見證;每一片綠,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莊浪,正用綠色發展見證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