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英國脫歐後遺症,法國曆史學家趁機喊話,要其歸還拿破崙三世遺體

英國脫歐後,要和各國重新簽訂貿易協議,法國曆史學家迪米特里·卡薩利,正是抓住了這個機會,近日帶頭呼籲,在新的英法貿易協議中,應該包含歸還拿破崙三世遺體這個條款。

其實,法國要求英國歸還拿破崙三世遺體這件事情,由來已久了,曾在2007年就鄭重地提出來過,也派出代表團出征英國,想要徹底解決這個歷史遺留問題,然而最終失敗了。這次舊事重提,不知道是否能成功?

英國脫歐後遺症,法國曆史學家趁機喊話,要其歸還拿破崙三世遺體

(拿破崙三世遺容)

拿破崙三世是法國最後一位君主,他的威名,儘管不及他大伯那麼顯赫,他的人生還是頗具傳奇色彩的。他父母的婚姻,本身就是一場野心的安排。拿破崙一世與第一任妻子約瑟芬皇后,一直無所出,於是約瑟芬皇后就把她與前夫所生的女兒,嫁給了拿破崙一世的弟弟,埋下了備胎的種子。1808年出生的拿破崙三世,最終不負眾望,在病弱的拿破崙一世之子去世後,雄心萬丈地接過了光復皇位的歷史任務。

拿破崙三世登上皇帝寶座的路徑是迂迴的,他打著讓法國再次偉大的旗幟,沐浴在他大伯拿破崙一世的光暈中,於1848年成功競選上總統。當然,他還是有點本事的,在總統位置上幹得也不賴,只不過他人生的終極偶像是他大伯,因而手握軍權後,於1852年12月2日稱帝,這日子也是他大伯加冕的時間。

英國脫歐後遺症,法國曆史學家趁機喊話,要其歸還拿破崙三世遺體

(拿破崙三世)

不過與他大伯不同,拿破崙三世對英國懷著美好的感情,並把這份感情代入到外交政策中,與英國結盟。1855年4月,拿破崙三世訪問英國,與維多利亞女王交談甚歡。同年8月,維多利亞女王回訪,拿破崙三世盡全力,隆重款待,甚至帶維多利亞女王參觀拿破崙一世的靈柩。

維多利亞女王在日記裡描述了這一歷史性的場景,“我挽著拿破崙三世的胳膊,站在他大伯的靈柩前,此人曾是我們最大的敵人。……然而此時,拿破崙的侄子,這個繼承拿破崙名字的人,成為我最親密的盟友!”

英國脫歐後遺症,法國曆史學家趁機喊話,要其歸還拿破崙三世遺體

(拿破崙三世帶維多利亞女王,參觀拿破崙一世的靈柩)

正是盟友這個身份,讓拿破崙三世在走投無路之後,能在英國找到一個落腳點。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拿破崙三世率軍親征,結果很慘,打了一個多月,就領著近十萬法軍舉白旗投降了。而法國立馬共和,不承認拿破崙三世。

失去價值的拿破崙三世,於1871年被釋,投奔維多利亞女王去了,與妻子、獨子定居肯特郡的契茲爾赫斯特。然而他並沒有蹦躂太久,被釋兩年後,因膀胱結石手術失敗而去世。維多利亞女王盡了點地主之誼,除了派兒子們去弔唁外,還送了花崗岩石棺。

拿破崙三世,就像是英國鄉紳一樣,被安葬在定居地的鄉村教堂裡,這與他生前的身份一點也不匹配。好在他還有一個合法的獨生子,還有光復皇位,回法國厚葬的希望。可惜,歷史不再重演, 。

英國脫歐後遺症,法國曆史學家趁機喊話,要其歸還拿破崙三世遺體

(範堡羅的聖邁克爾修道院,拿破崙三世與其妻、其子,安葬於此)

拿破崙三世的遺孀歐仁妮,決定為父子倆建造一處永久的安息之地,在漢普郡的範堡羅修了一座修道院。修道院落成之後,拿破崙三世和他的獨子團聚,移葬於此,後來歐仁妮去世後,也葬在這個修道院。

“頭條號:故事爺爺的口袋”【給你的留言】

▲記得關注哦!記得轉發!記得評論!記得點贊!

▲讓我更有動力分享英國王室的方方面面!

▲你想看英國王室的哪些內容,記得寫在評論裡告訴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