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斯洛伐克移民为什么能吸引大量中国人


斯洛伐克移民为什么能吸引大量中国人

斯洛伐克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人员素质较高,随着其经济的快速增长,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外商将目光转向斯洛伐克。

截止2015年底,斯累计引资181.3亿美元,主要投资国家及金额分别为荷兰(39.5亿美元),德国(35.5亿美元),奥地利(12.7亿美元),匈牙利(12.7亿美元),英国(12亿美元),捷克(9.2亿美元)和美国(7亿美元)。


主要跨国公司有西门子、大众、三星、起亚、索尼、戴尔和联想等。目前,斯洛伐克引资主要集中在汽车、机械、电子、化工、塑料橡胶、IT和物流等领域,为优化产业结构,斯引资政策也在逐步调整,引资重点转向高新技术和战略服务领域。近年来,斯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投资鼓励措施,对促进斯引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斯洛伐克移民为什么能吸引大量中国人


一、斯洛伐克投资优势

1、政局稳定;经济处于快速增长期,2006年GDP增长8.3%,

在欧盟国家中名列前茅。

2、地处欧洲中心,是连接东西欧市场的桥梁和通往巴尔干

地区的门户。

3、基础设施较完善,铁路总长3662公里,高速公路总长316

公里。电信和通讯基础设施优良,有T-mobile,Orange和O2 等国际知名运营商。河流运输便捷,多瑙河流经布拉迪斯拉发,连接欧洲多个国家。

4、国民受教育水平较高,拥有较高素质且价格相对低廉的人才资源

5、政府鼓励吸引外资,并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

6、税负在欧盟国家内最低,单一所得税税率为19%。

7、相对宽松的劳务政策,劳动力流动相对自由。

8、斯是欧盟成员国、OECD成员国及WTO成员国。贸易做法符合国际惯例。

9、国际标准普尔将斯信用评级定为A级。斯被世界银行评

为全球20个投资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


斯洛伐克移民为什么能吸引大量中国人


二、斯鼓励外商投资政策

斯政府重视吸引外资,为保障和成功实施投资优惠政策,并为外商提供优质服务,斯政府于2001年成立了投资贸易发展局(Sario),该局隶属于斯经济部,主要负责招商引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及为外商投资提供支持与咨询服务。

斯鼓励的投资项目分为两类:一是加工工业,包括加工产业和分销物流中心;二是技术中心和战略服务中心项目,包括高新技术领域的战略投资(生化技术、纳米技术和研发中心)、共享服务中心和商务流程外包(通讯信息、人力资源和财务会计等)。


申请享受投资鼓励措施须满足下列条件:

1、在失业率10%以下的地区投资4亿克朗(1600万美元左右)以上的项目;在失业率10%以上的地区投资2亿克朗(800万美元左右)以上的项目。

2、80%以上的销售收入来自该投资企业;

3、投资项目在三年内开业;

4、项目经过政府批准。


斯洛伐克移民为什么能吸引大量中国人


目前,投资者可申请享受下列投资鼓励措施:

(1)公司所得税的减免。新成立的公司免缴企业所得税

10年,现有法人实体部分减免所得税10年。

(2)对投资者创造就业机会予以补贴。补贴的时间一般为

18个月。如果投资者雇用就业竞争力较弱的人员(如长期失业者、刚刚毕业的学生,以及残疾人员),最多可获得2年的补贴,补贴按月发放。按所在地失业率高低,每个就业岗位的补贴金额从3万克朗到16万克朗不等。

(3)对员工培训的补贴。补贴金额最高可达费用支出的

90%。具体金额需要与当地劳动局协商,由批准机构提供培训。


斯洛伐克移民为什么能吸引大量中国人


斯洛伐克移民有哪些优势

1、子女教育。根据申根国协议持有成员国的签证即可在其他成员国自由出入、居住并接受免费教育。也就是说拥有了斯洛伐克的永久居民身份就拥有了在欧洲大多数国家包括德国、法国、奥地利等国的居住、生活和接受免费教育的权利。

2、全家移民。像其他欧洲国家一样, 斯洛伐克移民是可以全家一起移民的,配偶和十八岁以下未成年子女都可以。

3、医疗福利。“绿卡” 持有者若在斯洛伐克购买几家指定公司的医保,那么在其他申根国国家仍可享受该医疗保险,“绿卡” 持有者也可在其他第三国购买并享受医疗福利。

4、工作机会。通过斯洛伐克移民所取得永居身份与其他国家所取得的永居身份一样,享受的同等的待遇合工作权利,只要"绿卡”持有者申请到工作许可,就可在任意申根第三国工作。

5、无移民监。大家所熟知的欧洲居留项目都是有移民监的,比如西班牙和奥地利,都是一年中要有半年的时候必须居住在当地, 而斯洛伐克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 无需移民监就可以获得永久居留权,申请人可以在当地生活也可以在国内继续发展事业。


申根成员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冰岛、意大利、希腊、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瑞士和马耳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