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覺醒,往往帶來的不僅僅是逆襲


覺醒,往往帶來的不僅僅是逆襲


覺醒的第一步

我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但實則是知識改變了你對世界的認知,改變了你對一件事的態度。


不知道你的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一直以來平庸無奇,忙忙碌碌,但隨著時間的累積,突然間“覺醒”了,人生就像開掛了一樣,變成了你所羨慕的人。


我認識一位朋友小惠,相貌平平,曾經是武警學院的一名學生,學習成績平平,大抵上算的上平凡中的平凡了。


三年前我在認識她時,她十分忙碌,風裡來雨裡去,總是匆匆忙忙的見一面。騎著電動車滿大街的跑,後來得知她除了本職工作之外,便一直用晚上的業餘時間學習。


再次聽說時,便是三年後,這時她擁有了一份產業,年薪50多萬,帶著一群團隊夥伴去參加海外的旅遊。


我們常常會用“開竅”“覺醒”“逆襲”這樣的詞來形容這些突然之間發生轉變的人。


李笑來常用“心智的開啟”來形容這些逆襲的人。


當一個人的心智開啟,他將面臨一個重新的自我,這個人就會不斷自我積累,自我過濾,直至根深蒂固。


覺醒,往往帶來的不僅僅是逆襲


何謂心智


我們在早讀第0章時,困境的時候,那個想看書卻不斷被打擾的場景,其實描述的就是我們被大腦所控制的狀態。


在那個狀態之下,我們越痛苦,越掙扎,看起來我們是在控制我們的大腦,實則是我們被大腦控制了。

我們把大腦分為兩類:一是無意識的大腦,二是有意識的大腦。

無意識的的大腦,遇到刺激,通常就會做出立即反應,比如我們常常口無遮攔。

有意識的大腦,遇到刺激,則會理性的分析,然後再做出反應,比如我們常說的深思熟慮。

這種差別之下,便決定了我們在面對困境時,選擇了不同的處理方式。


  • 就比如洪氏集團的洪明基學先生,洪明基在14歲的時候,一直生活在香港,後來有了背井離鄉的機會,踏上了美國的求學之路。在21歲時,馬上要大學畢業,可是卻有大半年的青春迷茫期,不知道何去何從。
  • 每當到夜晚就會輾轉反側,內心十分掙扎,於是他決定寫了三封家書,可是家裡的長輩並沒有責備他,反而結合自身的經驗給他指明瞭一條路。
  • 而這三封家書讓他陷入了系統的思考,開始思考“我的人生應該如何度過?”“我到底喜歡什麼?”什麼樣的東西能夠帶給我幸福快樂呢?”“我生活的意義在哪裡?”
  • 三天三夜關在宿舍的思考,他找到了思路,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便開啟了美食的創業。
  • 經過長期的思考,他意識到自己其實可以控制大腦,而不是被左右,在迷茫時,他選擇了積極向上的態度。


這就是所謂的”運用心智獲得解放。”

心智是什麼?

李笑來說:“一個人的心智就是其過往獲得的一切知識及經驗的總和。”

心智真正成熟的人在一些情況之下就能做到無須親自經歷,僅憑思考就得到深刻的體會。


覺醒,往往帶來的不僅僅是逆襲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李笑來在書中舉了自己成長的三個例子:


  • 比如,在初中的暑假,父母花了10元錢讓他報班學習計算機,可不知多年後,因為10元錢的班讓他多於常人的計算機知識,工作效率提高。
  • 比如,他在新東方講課時,十分精彩,確得益於他曾經從事於銷售的的工作,練就了超強的說服力。
  • 再比如,他學會了盲打之後帶個給他的價值遠超乎現象。


這些親身經歷讓他明白:人們可能會基於一模一樣的原因作出截然相反的決定。


當面對學習時,我們並不知道它是否有用,有的人選擇學習,有的人選擇不學。


不一樣的選擇,造就了不一樣的人生

而要看穿這一切紛雜,擺脫自己的侷限,則需要心智的力量。

覺醒,往往帶來的不僅僅是逆襲


小結:

對於心智的覺醒,你是否也有不同的看法呢?歡迎在留言區評論。

明早,我們將繼續共讀《把時間當作朋友》,第二章—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