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黏坦克不行,黏褲子到是一把好手,二戰英國的反坦克黏彈那些事兒

“在訓練時,一名投彈手不小心把手雷黏在了褲腿上,一時半會拿不下來。這時一個機靈的戰友拼命把它的褲子扯了下來才避免了一場事故”

英國國民警衛隊員比爾·邁爾斯

黏坦克不行,黏褲子到是一把好手,二戰英國的反坦克黏彈那些事兒

上邊這段話來自當年英軍對黏彈的吐槽,也從另一方面表現出黏彈這貨非常不受英軍的歡迎。接下來狗子和大家聊聊英軍在二戰時這種看起來很蠢,用起來也很糟糕的反坦克武器那些事兒。

話說當年英法聯軍在法國東北部被德軍切入的裝甲師包了餃子,賣友求榮的英國人紛紛丟掉了武器坐著破船回國,這也就是敦刻爾克大撤退。但由於跑路的比較慌忙,因此大量的武器裝備都丟在了岸邊,其中包括大量的小男孩反坦克步槍、2磅反坦克炮之類的玩意。

黏坦克不行,黏褲子到是一把好手,二戰英國的反坦克黏彈那些事兒

然後英國人就頭疼了,德國人的裝甲部隊見識過了,很強、很猛。但這仗還是得打下去,現在步兵反坦克武器該丟的都丟光了,接下來那什麼打?萬一德國人登陸了呢?所以快速的研發一款簡單而行之有效的單兵反坦克武器成了重中之重,M74單兵反坦克黏彈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被研發出來。但它簡單確實是夠簡單,行之有效就得打個問號了。

黏坦克不行,黏褲子到是一把好手,二戰英國的反坦克黏彈那些事兒

恰好早在1938年,英國有個叫傑弗里斯的軍需特裝處少校研發過一種反坦克投擲炸藥,它是一種可塑的膠泥裝炸藥,丟過去之後能直接粘附在裝甲表面。相比傳統的炸藥,這種柔性炸藥能更好的崩落裝甲板或者讓裝甲內側因爆炸產生崩裂,原理和英國人後來特別喜歡玩的碎甲彈。

但這個項目起初並沒被軍方關注,因為當時他們這個項目用的是柔性炸藥+橡膠黏劑。但這種柔性的炸藥丟出去非常沒準頭,稍微做硬一點吧,則起不到貼合裝甲表面爆炸的效果。但等1940年敦刻爾克大撤退之後,英軍是等不及了,這個單兵反坦克雷必須立馬上架。而解決方法就是-把柔性的炸藥(硝酸甘油+增稠劑)塞入玻璃瓶裡,然後在玻璃瓶外頭套上羊毛織物套,將抓鳥用的鳥膠抹在上邊。再外邊套上個金屬殼子方便運輸,玻璃瓶口插上一根帶有5秒延時引信的棍子,所謂的M74反坦克黏彈就完成了。

黏坦克不行,黏褲子到是一把好手,二戰英國的反坦克黏彈那些事兒

裝玻璃瓶的原因是他在投擲時候作為一個固體,有準頭。易碎的特性讓其在砸到坦克上時碎裂,好讓裡邊的柔性炸藥糊在裝甲表面上。織物套子一方面是為了增加黏性,另一方面也省的柔性炸藥被潑的到處都是。總之這玩意的組成部件都足夠簡單,隨便哪個廠子的女工都能生產。但這貨的效用是真的堪憂...

黏坦克不行,黏褲子到是一把好手,二戰英國的反坦克黏彈那些事兒

首先,雖然他外邊有個金屬套子。但在運輸過程中,裡邊這個玻璃瓶還是很容易碎裂,結果英軍士兵拿到這貨之後經常看到粘稠的硝酸甘油漏流的到處都是。這還不是最要命的問題,本身英國把這個反坦克手雷緊急上馬是為了做好德軍登陸,然後為了打巷戰的準備。實質上這玩意用法很像燃燒瓶,它適合於樓頂朝坦克頂部投擲,畢竟這種低裝藥的碎甲彈也只能對付25mm以下的裝甲板。

然而德國登陸英國的海獅計劃最終流產,但這種不適合野戰的反坦克黏彈卻留了下來。然而這種所謂的黏彈從側面壓根黏不住坦克那種髒得要死的裝甲,當英軍拼死接近德軍坦克,然後丟出去的結果往往是這樣的...

黏坦克不行,黏褲子到是一把好手,二戰英國的反坦克黏彈那些事兒

我想當年德軍坦克的表情應該是這樣的...

黏坦克不行,黏褲子到是一把好手,二戰英國的反坦克黏彈那些事兒

是的,塗了鳥膠的羊毛織物壓根沒法黏在坦克側面,只會帶下裝甲表面的一塊泥巴...但士兵打開黏彈外邊金屬套子,準備投擲的時候倒是很容易黏在自己的褲腿或者衣袖上。

最終這玩意從1940到1943年產了250萬枚~但只有90萬枚被送往戰區,其餘的都是丟給國民警衛隊當鎮宅之寶。當盟軍從法國登陸歐洲之後,英軍也把這批“寶貝”丟給了法國抵抗組織...也算個正常操作,一般英美不怎麼靠譜的武器都是丟給法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