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數百頭獅子街頭爭霸、免費吃喝采青賺錢-疫情下佛山忘事只能回味

聚焦

數百頭獅子街頭爭霸、鑼鼓喧天、彩旗飄飄;千戶村居人頭攢動、掛青採青忙個不停、喜笑顏開、聲聲新年大吉、恭喜發財、笑語不絕……集體聚餐、宴開數百桌。免費的吃吃喝喝。這樣的場景每年某一天都分別在廣東佛山一帶不同地方的村鎮輪番上演。這就是醒獅盛會或者生菜會/搶炮活動的街頭景色。

大費周章、勞師動眾的,到底是什麼回事呢?且隨我來了解、八卦一下。

數百頭獅子街頭爭霸、免費吃喝采青賺錢-疫情下佛山忘事只能回味


上述街頭事件其實是佛山市幾區都會有的傳統民間年節活動,屬於文體性質。(類似北方的廟會一樣的性質,但表現內容不一樣),這類文體活動大部分都是從春節後從正月初開始分別在各個人口比較多的村鎮裡面,輪流舉行:主辦方的村鎮都是有一定歷史底蘊的,當然也是村級經濟相對發達的地方。這些地方村委會自主組織、提前申報到街道行政審批後,再由各村鎮自主操作:街道所在公安、派出所會協助治安管理。這些文娛活動包括了醒獅盛會、生菜會和搶花炮會的形式。

一、醒獅盛會的活動流程

傳統的醒獅盛會當天的活動流程(大部分是當天結束,個別活動跟村慶或其它慶典活動結合起來,可能持續舉辦兩~三天)一般包括:1、拜祖師爺;2、迎賓、接獅;3、主辦方掛青/客人採青;4、獅子游街採青;5、集體午宴;6、繼續獅子游街採青/參加主辦方組織的小規模武術表演(由各個醒獅隊臨時報名參與,純表演,不設比賽等級和獎金);7、集體晚宴;8、文藝演出:獅子上樓臺表演。由獅子王隊負責主演,再邀請一支兄弟村隊共同完成。之後就是粵劇或曲藝晚會,演出直到當晚22點左右;9、當天的活動結束。

二、醒獅隊隊伍的性質、構建和經費

各村的醒獅隊屬於公辦民助性質。由村委會負責管理,由村民或村辦企業贊助日常訓練和參加比賽的交通和運營經費。而組織參加體育協會的比賽活動、各地民間活動、商業活動所獲得的獎金獎品,則為醒獅隊隊員基本津貼、績效獎金的來源。

醒獅隊的訓練、比賽、演出並沒有固定的模式,由領隊兼師傅負責制定,教導、訓練並選定各個崗位的隊員:醒獅隊的隊員年齡從10歲到25歲之間。身材要求比較精幹,四肢靈活,反應機敏。

通常舞獅頭、獅尾的兩名隊員能力最高,通常要通過對內比試爭取的崗位。出成績的隊員通常在15歲前後。除了獅藝出眾外,還要身負一定的武術底子,個別還可能是武林高手。

除了演出、比賽外,醒獅隊員一年四季都要訓練,基本上都是晚上時間訓練為主。天晴時在室外訓練-設有固定器械的訓練場;雨天就在室內進行活動範圍小一點的翻身動作、武功訓練。

訓練有素、技術出眾的醒獅隊,獲邀參加各種體育比賽和高規格的大型活動獲得好成績時,除了主辦方設立的獎金外,村委或贊助商也會額外嘉獎。各種的福利津貼和獎金,累積起來就不是少數而。因此有些基礎比較好的醒獅隊員為了保證狀態,乾脆以此為職業。直到年齡漸長,身手比不上更年輕的孩子時,才退出從事教練或幕後工作。

數百頭獅子街頭爭霸、免費吃喝采青賺錢-疫情下佛山忘事只能回味


分鏡頭一:輪番祭拜祖師爺、醒獅隊各有師承

對於這一帶的原居民來說,過年並不是從除夕到大年初七那麼幾天連軸轉的走親訪友、拜年聚餐吃飯。從正月初八開始,從某條人口大村傳統的醒獅盛會就拉開了系列年節活動的序幕。

獅慶盛會的這天,天才矇矇亮,就會響起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醒獅盛會,以該村的獅子王帶頭祭拜祖師爺啟動當天的活動……三牲祭品已經不再講究,一般是燒豬一隻作為供品,祭拜完了作為當天宴請賓客的菜式之一,共同分享:讓祖師爺知道後輩兒孫都生活美滿、象燒豬一樣的“紅皮血壯”。獅子王率領眾徒子徒孫共十多支不同的舞獅隊一起在祖師爺堂會前面的空地上擺開陣勢,各施各法,各展神通。

數百頭獅子街頭爭霸、免費吃喝采青賺錢-疫情下佛山忘事只能回味

&

(每村的獅子隊,都有其啟蒙教導的祖師爺和師傅。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每次兩隻有輩份、師徒關係的獅子相遇,那怕是在路上,也必須由徒子徒孫主動叩拜“長輩”…遙遙納福作為致意。)

祭拜儀式完成之後,獅子王會短暫逗留,迎接其它兄弟村落前來參加當天活動的醒獅隊……每一個剛剛來到的醒獅隊,必奉上拜貼,自報家門:儘管醒獅隊迎風招展的大旗已經顯示村名,但因為彼此尊重,還是循規蹈矩的遞上拜貼,方便主人家安排接待,而且準備一份統一標準的回禮。

在醒獅盛會活動當天遞上拜貼的客人獅子隊,都會有主辦方安排的掛青:遞拜貼~拜祖師爺~兄弟姐妹獅子見面問安~採青一套儀式下來一氣呵成。有時候如果當時湊巧有好幾支醒獅隊同時到達,為免等候時間太長,就需要安排幾支醒獅隊同時表演、同時採青……每到此時,便分外熱鬧。

數百頭獅子街頭爭霸、免費吃喝采青賺錢-疫情下佛山忘事只能回味


分鏡頭二:來客越多越有面子的派對

醒獅盛會不單純是舞獅子拜年和採青,部分地區還附帶有生菜會、燒炮等主題活動:生菜會顧名思義是跟吃有關係的……參加活動的各鄉各村來賓:包括專門下帖子邀請來的同宗族關係的老鐵、獅子堂會師徒關係的互訪、友好村落的“比面派對”等,都是在活動之前提前一週左右,便寫下帖子,派人專門送到相關負責人的手上。

接到帖子的人便馬上組織並通知手下的人馬,準備屆時出發……解決交通問題,食宿就不用費心了,作為主人家的活動主辦方會考慮距離遠近的問題,幫對方設計周全。務使來賓盡興而回。

數百頭獅子街頭爭霸、免費吃喝采青賺錢-疫情下佛山忘事只能回味


當天隨醒獅隊一起前來參加活動的所有人,不管男女老少、不管在舞獅隊裡有沒有“職務”,都是免費吃喝玩樂,分享採青和回禮的福利。

也有沒有請帖不請自來的醒獅隊。即便如是,也不用擔心會不受歡迎……照樣憑自己的拜貼到主辦方規定的接獅組報到,即可享受嘉賓待遇。

分鏡頭三:醒獅遊街採青、橫財就手

數百頭獅子街頭爭霸、免費吃喝采青賺錢-疫情下佛山忘事只能回味


數百頭獅子街頭爭霸、免費吃喝采青賺錢-疫情下佛山忘事只能回味


參與醒獅活動的各個醒獅隊可以在主辦方的村裡逐一遊街…在遊街&中,繼續敲鑼打鼓。居民聽到鑼鼓聲,知道有醒獅隊經過時,可以馬上準備掛青:只要先在門口放一串小鞭炮,相當於通知醒獅隊準備採青了。

數百頭獅子街頭爭霸、免費吃喝采青賺錢-疫情下佛山忘事只能回味


在醒獅隊過來採青之前,掛青的人家就需要準備一份獎品:找一、兩棵有葉子帶根的生菜,封一個大紅包(大紅包金額不限,基本上不會少於30元),生菜跟大紅包中間包紮起來,如果是地青或盤青比較方便的話,還可以放多兩個桔子上去,喻意生意興隆、大吉大利。這就是獅子要採的獎品了。個別人家喜歡某一個醒獅隊,可以在獎品上加碼,除了現金外,加一條煙、一瓶酒也可以。

數百頭獅子街頭爭霸、免費吃喝采青賺錢-疫情下佛山忘事只能回味


採青可以設計成高青……直接從二樓垂下來,懸掛高度三、四米:以前農村的鍋耳屋樓底高度起碼六七米,夾層有二樓;也可以盆青……用一個大盆裝住一份獎品,放在大門口或家裡面積比較大的客廳地板上;還可以獅子上樓臺式的採青……最高難度的表演,通常獎品金額也會比較大。在八、九十年代,經濟起飛,生活水平比較高,普通人家掛青的比較多,一條街上幾十戶人家,只要有1/3數量的人家掛青的話,當天的採青收入就很豐富了。

數百頭獅子街頭爭霸、免費吃喝采青賺錢-疫情下佛山忘事只能回味


數百頭獅子街頭爭霸、免費吃喝采青賺錢-疫情下佛山忘事只能回味


午宴、晚宴都是採取流水席的形式,沒有固定名單安排位置,十人一桌,坐滿就等上菜吃飯。不過為了放便管理,通常都在中午12點鐘左右、晚上6:30左右開餐上菜……上菜時全部桌子都上滿,那怕暫時沒有客人落坐。有專門負責餐飲的單位承包宴席的所有工作。客人來了就吃,吃飽就走,自然有工作人員收拾東西。沒有吃過的那些空桌面也會妥善打包,等第二天由工作人員食用,不會浪費。

分鏡頭四:粵劇好戲連場,粵韻悠揚

數百頭獅子街頭爭霸、免費吃喝采青賺錢-疫情下佛山忘事只能回味


曾經有關心粵劇發展的大師在媒體上放言,說粵劇市場後繼無人:年輕的觀眾不識粵劇為何物,演員之中斷層嚴重,優質新劇本缺乏……其實在這個多元社會之中,面臨挑戰的何止粵劇一個劇種呢?但作為普通的觀眾,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卻因此而可以在村的活動之中,得已欣賞大老倌們的現場演出:只要出得起價格、只要有規範的演出劇場、只要有相應的燈光音響設施,那些享譽海內外的粵劇名角就願意下沉到鄉鎮市場包場演出!

這幾年,老媽她們成為最幸福的粉絲,得已最近距離的觀賞大老倌們的演出……去年回家時,老媽連同幾個鄰居的伯孃大嬸之類的,正聚坐在老媽家門口,在分享前一晚上,跟彭熾權、黃偉香一起吃晚飯,還上去以茶代酒的敬了對方一杯的開心事……兩位是廣東觀眾非常熟悉的長壽電視連續劇《七十二家房客》裡面,包租公、包租婆太子炳和八姑的扮演者,但其主業身份,應該是廣東粵劇院的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

他們兩個應邀掛帥帶領佛山市青年粵劇團到我們村的醒獅盛會活動上演出。一連三晚,演出不同劇目。據說演出劇目由劇團提供清單,主辦方選擇後商定。去年一年三晚演出的劇目,分別是彭熾權的首本名劇《胡不歸》、《趙子龍保主過江》、《光緒皇夜祭珍妃》,深受歡迎。

這些昔日高高在上的表演藝術家願意放下身段到農村小舞臺上演出,是因為面對傳統戲劇演出市場出現衰落的職業危機,而主動作出的改變、還是因為回饋廣大觀眾的熱愛呢?不得而知。觀眾有眼福就好。

分鏡頭五:生菜會與搶炮會

個別地方的生菜會與醒獅盛會結合在一起舉辦,有些地方就只有醒獅盛會,有些地方只有搶花炮活動。各個村鎮的活動舉辦日期因村鎮自己而異,基本上方圓十里內的村鎮都錯落在不同時間舉辦活動,不會時間重疊、避免發生“兩村相爭、搶人搶獅子”的不愉快事件。如某個村,從大年初八開始,下一個村,便接著在大年初九舉行活動……如此這般的輪番上陣。

搶花炮因為是要消費大量的煙花爆竹,在農村人口越來越稠密、已經很少有閒置的大片農田可供舉辦活動的前景下,為了安全起見,近十年以來,已經不再批准搶花炮活動,只批准採用更安全、更溫和的慶典儀式……直接把搶花炮環節取消,只保留集體聚餐、唱大戲的儀式。

數百頭獅子街頭爭霸、免費吃喝采青賺錢-疫情下佛山忘事只能回味


數百頭獅子街頭爭霸、免費吃喝采青賺錢-疫情下佛山忘事只能回味


生菜會上最有特色的環節,就是請到會的所有來賓吃生菜包和贈送觀音齋飯……生菜包現場製作現場吃掉,觀音齋飯可以打包帶回家再分享。

生菜包顧名思義,就是用生菜葉包成的飯糰……生菜葉是生的,飯糰是熟的。外生裡熟。飯糰是生炒糯米飯製作而成:糯米飯裡面包括糯米、冬菇粒、蝦米粒、臘肉粒、臘腸粒、花肉粒、玉米粒和蔥花粒等。所有材料混炒到熟透,再用幾個大不鏽鋼盆盛著待用。

生菜葉提前清洗乾淨,晾乾水份,用冷鹽水略為燙過殺菌。等客人到達觀音廟的活動現場後,便在觀音廟大門口的廣場上,擺開陣勢,由十來個工作人員每兩個人一組的,分別給不同的客人隊伍製作、分派生菜包……戴著衛生手套的一隻手拿一片生菜葉,另一隻手拿大勺子,根據生菜葉子的大小,裝入不同份量的糯米飯。再把生菜葉四個邊摺疊包裹起來,包好了遞給客人。客人拿到生菜包趁熱馬上幾口吃掉……一個生菜包大概拳頭般大小。

為何要生吃生菜包呢?原來啊,佛山人說生菜=生財!生菜(財),既是要生生不息、更加要生生猛猛……財富與健康的身體兼得。是好“意頭”的活動。

傳說以前的觀音齋飯是要自己自備一個大飯碗去排隊盛飯的,現在已經改良為用環保一次性飯盒提前分裝好,堆放在一起,需要的人井然有序的排隊輪候,一人一盒,超出一盒的數量,自覺掏出五元錢/盒,公平,公證,透明。滿滿的一盒觀音齋飯裡面,除了半盒白米飯外,還有半盒特意煮好的羅漢齋菜,乾淨衛生好味道。

吃生菜包,是要祈福來年生生猛猛、事事順利、子孫顯貴!都是好“意頭”!

尾聲

可能看官們會好奇搞一場這樣的民間文體活動,沒有幾十萬元搞不下來。村民得掏多少腰包啊?其實,這樣的活動,都是免費、免費、免費!重點要敲黑板。

原來這些與眾同樂的活動經費,來源於三方面:村集體經濟收益提留一部分,一部分來自於私人或企業捐款贊助,另外一部分是廣告費收入……出租主要活動場所懸掛的商業廣告牌收入。

不能不說,這些文體活動既能體現與眾同樂、皆大歡喜過新年的宗旨,又能夠發揚地方文化特色,兩者結合、相得益彰。

附近一帶的居民,便是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民間活動,把春節的年節過得高潮疊起,熱鬧非凡。這個春節新年,便從除夕開始,一直過到正月底,才算是把新年過完了。

~~~~~~~~~~~~~~~~

我是聖鬥士曉楓,希望可以把更多地方特色文化活動跟大家分享。感謝關注、感謝支持、歡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