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俄媒:美國正在蒐集俄羅斯人的核糖核酸和滑液,是什麼目的

俄媒:美國正在蒐集俄羅斯人的核糖核酸和滑液

俄媒:美國正在蒐集俄羅斯人的核糖核酸和滑液,是什麼目的


國際媒體熱議2019-nCoV冠狀病毒已經一月有餘,外匯行情和中國經濟(因客貨量急劇萎縮正在蒙受巨大損失)的波動令國際證券市場忽冷忽熱。某些媒體已經將這一病毒定義為“二十一世紀的瘟疫”。

一、生物安全常識

人類已經能夠製造各種生物武器,假如居民沒有防護、醫療設備,國家沒有專業化的軍民三防分隊,生物武器可能奪走幾百萬人的生命。中世紀時由於沒有上述設備和勤務分隊,在衛生狀況極其糟糕的條件下人們大量被鼠疫、炭疽、天花、霍亂危險細菌、流感、麻疹病毒感染,全世界幾億人死亡。

歷史上學者們研究了6000多種危險微生物及其消滅方法,然而在已知的1億多種微生物中這只不過是滄海一粟。軍事微生物學是微生物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早在一戰時多個國家軍隊的武器庫就開始裝備生物、化學武器,此後1925年6月17日的日內瓦公約對其進行了嚴格禁止。但並非世界上所有國家都簽署了這一公約,因此二戰時許多國家仍在加緊研究、使用生物武器。

臭名昭著的日本“731部隊”由石井四郎中將領導,在人體上做實驗,不僅研究了危險細菌,而且開始製造“特殊”彈藥——含有鼠疫、炭疽菌株的炸彈、炮彈。

英國也加緊研製生物武器。丘吉爾批准了代號為“素食主義者”的秘密作戰計劃:英國皇家空軍計劃向法西斯德國領土投擲含有炭疽的炸彈。轟炸可能造成農業牲畜被感染,數量急劇減少,也有可能感染人,傳染病可能奪走數百萬人的生命。幸運的是,這一計劃於1944年被取消,製造的生物武器也於1945年用熱處理方式銷燬。

1972年生物武器最終被全面禁止,倫敦、華盛頓和莫斯科簽署的《關於禁止發展、生產和儲存細菌(生物)及毒素武器和銷燬此種武器公約》取代了1925年的日內瓦公約。1972年的公約禁止發展、生產、儲存和採購生物武器,以及必須將其銷燬。當年公約歡迎出於和平目在生物(細菌)製劑領域開展研究:交換信息、預防傳染病、為簽約國提供援助,“包括根據公約條款出於和平目的處理、使用或生產細菌(生物)性劑和毒素,進行細菌(生物)性劑和毒素、設備交換”。全球163個國家簽署了這一公約,確保免遭生物武器威脅,捍衛安全。

圖注:各國參加《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概況:簽署並批准(淺綠色),同意(深綠色),遵守《禁止生物武器公約》之條件(佛青色),只是簽署(黃色),未簽署(紅色)。

二、美好的願望

無論聽上去多麼蹊蹺,出於和平目的對細菌(生物)性劑和毒素的科研醫學研究經常引發高度關注,司空見慣的病毒依舊奪走人的生命。同時媒體上經常有傳言稱,秘密實驗室正在基於對人類基因密碼的破解大力研發“種族武器”。

地球上最危險的病毒有埃博拉病毒、急性呼吸道病毒、狂犬病、流感(二十世紀初最可怕的是“西班牙流感”)、肝炎、西尼羅瘧疾、小兒麻痺和麻疹。個別病毒,如流感,具有不可預知性,因為與其他病毒相比,變異頻率非常高。多種變異取決於其複製非常簡單(自體複製),屬於巴爾的摩第四、五類病毒,利用單鏈核糖核酸自體複製。病毒經常發生變異,這就是為什麼針對流感或冠狀病毒很難研發有效的疫苗

1998年美國的兩位學者法爾和梅洛發現了核糖核酸的干擾機制,在抗擊病毒領域邁出了一大步。因這一重大發現兩人獲得了2006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正是瞭解了這一機制,學者們終於搞清楚人類的免疫系統是如何與病毒感染做鬥爭。

人的每個基因中存在一定的蛋白質組合程序編碼,在機體中履行一定的功能。執行這一程序需要中間分子——信使核糖核酸,而侵入人體的病毒可能抑制或替換核糖核酸。對地球上動物構有危險的“自然”病毒核糖核酸,作為“破壞-黑客”進入人體,開始干擾機體的功能,而免疫系統則起到“天然”的抗病毒作用。

目前核糖核酸干擾機制已用於生物實驗,包括與生物體基因治療、工程有關的實驗中。由於存在核糖核酸干擾,可以暫時“斷開”靶標基因,降低其生產能力。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可以降低番茄中過敏源的比例和罌粟中麻醉劑的水平。因此,核糖核酸干擾不僅與基因工程的未來息息相關,而且涉及新型生物武器的研製,採用病毒形式的生物武器將影響人的群體(在形態生理方面適應具體的地形條件)。

三、美國空軍謀求“俄羅斯白種人”的DNA

美國空軍實驗室的聲明公佈在美國政府用於發佈招標的Federal BusinessOpportunities網站上。其中一個聲明直言不諱地提到至少需要“歐洲種族俄羅斯族”人士12個核糖核酸樣本,27個滑液樣本。

著名教授謝韋裡諾夫指出:“您對人類基因多樣性瞭解得越多,治療和診斷疾病的能力就越強”。然而,當被問及,美國空軍正在研究哪些疾病?為什麼偏偏需要俄羅斯人的核糖核酸和滑液樣本,他無言以對。

眾所周知,“9.11”事件之後,美國藉口打擊恐怖組織使用細菌武器明顯加強了對世界各國這一領域研究、危險病毒儲存地點的監控。

為此美國通過不同機構(主要是通過美國國際開發署渠道)開始資助許多前蘇聯國家(烏克蘭、格魯吉亞、摩爾多瓦、哈薩克斯坦、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烏茲別克斯坦)建立參考實驗室。

美國在全世界開設了近400個此類實驗室,其宣稱的合法工作方向主要有:

- 蒐集不同病原體及其消滅方法信息;

- 建立對人、動植物構成危險的新型微生物菌種及其消滅方法;

- 在不同生物性劑的現地展開實際試驗,修正其特點,加強毒性,跟蹤傳播途徑;

- 蒐集人類的核糖核酸、滑液。

對人類如此“關心”令人警覺,因為在五角大樓、中情局的計劃文件中,人類只不過是美國達成全球霸主地位的耗材而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