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孙杨禁赛八年的教训——恨你不懂游戏规则的力量

“检察日报”评孙杨案,一篇《无视规则将会承担相应后果》使这起事件再度刷屏。规则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我可以花半天时间给大家讲讲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法理基础,但为免枯燥,我就通过本文简单地谈一谈规则的力量。

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一个罪恶滔天的死刑犯,在行刑的前一天突发疾病,我们是否应该救治他?


一、事件回顾

2月28日,国际体育仲裁庭(CAS)公布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诉孙杨和国际泳联案”的仲裁结果:孙杨被禁赛八年。

3月4日,CAS公布了孙杨案的仲裁报告。

任何案件都绕不开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

案件实体:2018年9月4日,国际泳联委托的药检人员到孙杨住处提取血尿样本,遭遇孙杨拒检的事实。关键点并非许多人在意的孙杨到底有没有服用兴奋剂的问题,由于血样的破坏,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得知这个答案。而关键点在于,由于孙杨的不配合导致未能完成药检取样。孙杨团队在仲裁现场和网络上都一致地质疑检测人员资格,希望以此证明拒检的合理性,但正是这个立场,进一步敲实了本案的基本事实——孙杨拒检。

【拒检】行为本身,便是个实体问题。

案件程序:药检人员是否有资格瑕疵?孙杨拒检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孙杨方以《ISTI血样采集指南》为依据,认为每一位采样人员都要出具授权文件。在这个问题上,世界反兴奋剂组织是规则制定者,参与编纂ISTI工作人员作证,说《ISTI血样采集指南》是不具备强制力的“最佳实践”建议。最终仲裁庭认为对孙杨进行兴奋剂检测的人员符合资质。

搬出规则制定者来解释规则,一众网友对这个操作嗤之以鼻。我无意站队,只是想从一个法律人的角度谈谈程序正义。

二、规则的力量

我们不能剥夺运动员提出质疑的资格,关键在于,这种质疑是否能赋予运动员直接拒检的权利?

显然不能,质疑的理由可以有很多,长此以往,兴奋剂检测将无法进行。《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制定者肯定也考虑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在“兴奋剂违规”这一条的2.3款规定了“逃避、拒绝或未完成样本采集的行为”:

孙杨禁赛八年的教训——恨你不懂游戏规则的力量


孙杨禁赛八年的教训——恨你不懂游戏规则的力量

“违规”不仅是服用了兴奋剂这么简单,“无正当理由”的拒绝取样同样也是违规。

这就是游戏规则,你可以不参与游戏,但是一旦你参与了就必须服从游戏规则,不服从的代价是巨大的。

仲裁庭认为,孙杨并无正当的理由可以毁坏检测样本。运动员完全可以在提供血检样本后,质疑检测人员资质的同时将完好的样本保留在权威机构中,而不是直接毁坏样本,这使得此后检测这一样本再无可能。实际上,这种毁坏样本的行为已经不是单纯的“抗检”,而属于条例2.5款规定的“篡改或企图篡改兴奋剂管制过程中的任何环节” :

孙杨禁赛八年的教训——恨你不懂游戏规则的力量

违反规则的代价有多大?《世界反兴奋剂条例》10.3款规定禁赛期为四年:

孙杨禁赛八年的教训——恨你不懂游戏规则的力量

孙杨最终被禁赛八年,是因为已经有过兴奋剂违规的先例(2014年孙杨在国内的游泳比赛上被查出尿样中含有违禁物质曲美他嗪,属误服心肌炎药物,被禁赛三个月)。对于二次违规,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可以提出两倍的禁赛期

(反兴奋剂条例10.7.1):

孙杨禁赛八年的教训——恨你不懂游戏规则的力量

三、程序正义

你可能认为孙杨根本没有使用兴奋剂,也可能存在误服,但事实真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这就是对规则(即程序)的尊重。

很多人都看过《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影片最大的冲突就在于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矛盾。男主角程勇代购印度仿制药品,甚至自己贴钱帮助病友。程勇贩卖的药品,未经国内批准和检验,是

法律范畴的“假药”。药是“假药”,却能救人性命,虽然违法(程序违法)但却是许多老百姓眼中的正义(实体正义),片中的警察也一度陷入两难。

所幸,对于影片的原型陆勇,检察院最终作出了不起诉决定,但这个案件是极为特殊的个案。事实上,民意并不总能代表正义,我们看到的事实也不等于真相。

孙杨禁赛八年的教训——恨你不懂游戏规则的力量

日剧《Legal High》剧照

如果司法体系被架空,法律的程序被打破,我们将面临灾难性的失控。

追求实体正义的前提,是程序正义能够被尊重和保护。因此,法律界有一个术语叫做“毒树之果”,意思是说,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能在诉讼中被采纳。比如,办案人员对刑事被告人刑讯逼供,这就是“毒树”,即使因此得到的口供是真实可靠的,依然不能被采纳,这就是“毒树之果”。

程序正义固然有局限性,但为了维护正当的司法制度和大环境中大部分人的权益,有时候不得不牺牲个案的实体正义。

说回文章开头的问题:

一个罪恶滔天的死刑犯,在行刑的前一天突发疾病,是否应该救治他?

我的答案是:应该救治。

我们看过那么多申诉平反的案件,你永远不可能知道明天会有哪一个真相水落石出。

最后,我从情感的角度还是希望孙杨的案件能够反转!

透过社会问题的表象,剖析其背后的法律逻辑;

通过轻松诙谐,浅显易懂的方式,传递我们的法律观点;

希望我们的文字,带你认识不那么乏味的法律。

“韦恩谈律法”,第一时间为您送上社会时事的法律分析!


声明:本号作者发布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标明来源的内容除外)均为原创,享有著作权。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转播、刊登、改编,否则作者将保留采取法律手段追责的权利。若您认为文章内有任何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进行核实并更正,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