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金盞花草本花卉之一,花金黃色花瓣

金盞花草本花卉之一,花金黃色花瓣

金盞花,金盞菊、盞盞菊、黃金盞、長生菊、醒酒花、常春花、金盞等,為菊科兩年生草本,全株被毛。全株高約20~75釐米,通常自莖基部分枝,綠色或多少被腺狀柔毛。

金盞花草本花卉之一,花金黃色花瓣

金盞花葉互生,長圓形,基生葉長圓狀倒卵形或匙形。

金盞花草本花卉之一,花金黃色花瓣

金盞花草本花卉之一,花金黃色花瓣

金盞花頭狀花序單生莖枝端,直徑4~5釐米,總苞片1~2層,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外層稍長於內層,頂端漸尖,小花黃或橙黃色,長於總苞的2倍,舌片寬達4~5毫米;管狀花簷部具三角狀披針形裂片,也有重瓣、卷瓣和綠心、深紫色花心等栽培品種。

金盞花草本花卉之一,花金黃色花瓣

金盞花瘦果全部彎曲,淡黃色或淡褐色,外層的瘦果大半內彎,外面常具小針刺,頂端具喙,兩側具翅脊部具規則的橫折皺。

金盞花草本花卉之一,花金黃色花瓣

金盞花的生長適溫為7~20℃,幼苗冬季能耐零下9℃低溫,成年植株以0℃為宜。溫度過低需加薄膜保護,否則葉片易受凍害。冬季氣溫10℃以上,金盞菊發生徒長。夏季氣溫升高,莖葉生長旺盛,花朵變小,花瓣顯著減少。幼苗的金盞菊以稍溼為好,有利於莖葉生長,冬季提高抗寒能力。成年植株以稍幹為宜,可以控制莖葉生長,以免引起徒長。

金盞花主要用播種繁殖。常以秋播或早春溫室播種,每克種子100~125粒,發芽適溫為20~22℃,盆播土壤需消毒,播後覆土3毫米,約7~10天發芽。

金盞花草本花卉之一,花金黃色花瓣

金盞花一般播種後5~10天即可出苗,由於出苗時間與播種深度、土壤類型以及當地氣溫關係密切,當播種過深、土壤溼度過大或溫度過低時會延緩出苗時間。當苗高5釐米左右。天氣適宜時應及時破膜放苗,避免燒苗。

金盞花草本花卉之一,花金黃色花瓣

金盞花在幼苗長出2~3片真葉,苗高約20釐米時疏苗,每穴留2株壯苗;3對真葉時定苗,每穴留健康無病苗1株;同時把弱苗、小苗、病苗拔除,在缺苗的地方移栽補苗。留苗密度以“肥地宜稀,瘦地宜密”為原則。在苗高30釐米左右時結合拔草,中耕鬆土,在溝內取土培植於基部,使基部產生不定根,防止倒伏和折斷。

金盞花草本花卉之一,花金黃色花瓣

金盞花草本花卉之一,花金黃色花瓣

金盞花屬中等需水植物,缺水會導致植株矮小,灌水過量則會引起植株徒長,都會因花的體積減小而降低產量。一般結合當年的降雨量,於6月中旬灌頭水,7月下旬灌第2次水,8月下旬至9月初灌第3次水。灌水量因墒情而定,以畦灌和滴灌為最佳。在現蕾期要結合施肥及時灌水,以促進多開花、開大花,對缺肥田和鮮花采收期的大田可進行根外追肥。促進植株生長,提高後期鮮花產量。

金盞花草本花卉之一,花金黃色花瓣

金盞花草本花卉之一,花金黃色花瓣

金盞花采集加工:春、夏季採收,鮮用或陰乾。

金盞花草本花卉之一,花金黃色花瓣

金盞花葯材形態:本品呈扁球形或不規則球形,直徑1.5-4cm。總苞1-2層苞片組成,苞片長卵形,邊緣膜質。舌狀花1-2列,類白色或黃色;花瓣緊縮或鬆散,有的散離。體輕,質柔潤,有的鬆軟。氣清香,味甘、微苦。

金盞花草本花卉之一,花金黃色花瓣

金盞花富含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古埃及人認為金盞花能延緩衰老,印度人則尊奉它為神聖的花。金盞花泡茶,適合單泡,或搭配綠茶。用一大匙乾燥金盞花花瓣沖泡,燜約3~5分鐘即可,金黃色的茶映襯著漂浮的金黃花瓣,清香嫋嫋,飲來甘中微苦,可加蜂蜜調味。

金盞花是早春園林和城市中最常見的草本花卉之一。在古代西方作為藥用或染料,也可以作為化妝品原料或食物,其葉和花瓣可以食用,因此可以用作菜餚的裝飾。

看更多新奇動植物,關注奇文導航,我願為你導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