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一路向南之漫遊巴西(四)

亞馬遜熱帶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佔地550萬平方公里。雨林橫越了9個國家:巴西(佔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圭亞那、蘇里南以及法國(法屬圭亞那),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亞馬遜雨林又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

一路向南之漫遊巴西(四)


亞馬遜流域有很多印第安人和其它外來人口依河而居。

有的甚至就住在河邊的簡易排上,靠在河裡捕魚和或收一些遊客的小費討生活


一路向南之漫遊巴西(四)


巴西樹懶:形狀略似猴,動作遲緩,常用爪倒掛在樹枝上數小時不移動,故稱之為樹懶。樹懶是身上長有藻類、地衣等植物的野生動物,它雖然有腳但是卻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動身體前行。分佈於南美洲。毛被蓬鬆長厚;頭短圓,耳小並隱於毛內;尾短;前肢3指,後肢3趾,均有可屈曲的銳爪,前肢長於後肢;上顎有齒5對,下顎4對,共18枚;胃分數室;頸椎9節,為哺乳動物中最多者;全身毛色灰褐因身上毛被附著有藻類植物,外表呈現綠色。
終年棲居樹上,用爪鉤住樹枝倒掛身軀,並在樹上移行,可防備食肉獸的襲擊,天敵為蟒蛇和猛禽。嗅覺靈敏,視覺和聽覺不很發達。夜行性,以樹葉、果實為食。


一路向南之漫遊巴西(四)


食人鯧,也稱食人魚,是分佈於南美洲亞馬遜河中的一種水虎魚,成魚體可以長到約30公分。
主要分佈於安第斯山以東至巴西平原的諸河流中。除亞馬遜河外,庫亞巴河和奧利諾科河也是其主要產地,以阿根廷、巴西居多。


一路向南之漫遊巴西(四)


食人魚的體型雖然小,但它的性情卻十分兇猛殘暴。一旦被咬的獵物溢出血腥,它就會瘋狂無比,用其鋒利的尖齒,像外科醫生的手術刀一般瘋狂地撕咬切割,成群的食人魚性格兇殘,瘋狂無比,用其尖齒撕咬切割獵物,直到剩下一堆骸骨為止


一路向南之漫遊巴西(四)


亞馬遜流域生活著大量大白鷺的美洲亞種
大白鷺美洲亞種:是大白鷺的亞種之一,大型涉禽,體羽全白。虹膜黃色;嘴、眼線和眼周皮膚繁殖期為黑色,非繁殖期為黃色;跗蹠及趾、爪黑色。主要棲息於海濱、湖泊、河流、沼澤、水稻田等水域附近。


一路向南之漫遊巴西(四)


繁殖期5-7月繁殖,營巢於高大的樹上或蘆葦叢中,多集群營巢,每年繁殖1窩,每窩產卵3-6枚。

大白鷺行動非常機警,見人即飛。白晝或黃昏活動,常站在水邊或淺水中,用嘴飛快地攫食。

大白鷺飛行極為靈活,兩腳亦向後伸直,遠遠超出於尾後,頭縮到背上,頸向下突出成囊狀,兩翅鼓動緩慢。

步行時亦常縮著脖,緩慢地一步一步地前進。以水種生物為食,食性以小魚、蝦、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水生昆蟲為主,也食蛙、蝌蚪等。


一路向南之漫遊巴西(四)


瑪瑙斯大劇院是仿照巴黎歌劇院於1896年修建的劇院,耗資1000萬美元,是當年用巴西橡膠到歐洲換回原材料修建的,所用的大理石全部都是從意大利運來的。


一路向南之漫遊巴西(四)


這是一座典型的歐式建築。劇院的正面飾以白色浮雕,巨大的廊柱勾勒出建築的氣勢。馬瑙斯人窮其金錢,除了以巴西硬木做地板,其他一切都從歐洲進口。劇院有685個座位。歌劇院大廳裡,大理石石柱來自意大利,雕花鐵欄來自西班牙,水晶燈飾來自法國。


一路向南之漫遊巴西(四)


進了劇場內,更是歎為觀止:座位只有685個,但分為四層。整個觀眾席是圓形的,座位是木製的椅子,很寬敞,靠背全用絲絨包裹,紫紅色,高貴典雅,下面竟還有放冰的地下層,有孔可透出冷氣。當時有錢人是坐樓上包廂的,尤以二樓中間為最高貴。三層包廂共90個,每個包廂內設5座,與旁邊的包廂隔開,獨立有門進出。據說多數包廂為當年的出資者保留,今日仍由其後人、家族所有,不對外售票(這個劇院現在還正常演出)。


一路向南之漫遊巴西(四)


伊比拉布埃拉公園是 巴西 聖保羅 的大型都市公園,面積545英畝,是全市最大的城市公園。所以它也被稱為 聖保羅 的中心公園。在密密麻麻的摩天大樓中間,綠色的公園幾乎就是另外一個世界。這裡是 聖保羅 市民群聚,躲避城市繁囂的地方。


一路向南之漫遊巴西(四)


在聖保羅中央公園大門口一路之隔的地方,矗立著巴西拓荒者群雕,是聖保羅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是為了紀念巴西發展的歷史,突出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人民對巴西的貢獻而建造的。


一路向南之漫遊巴西(四)


護法英雄紀念碑,也稱聖保羅方尖碑 ,紀念碑高72米,大理石材質,始建於1947年,1955年7月9日揭幕。1932年,聖保羅的四名學生在抗議政府的示威遊行中遭槍殺,這一事件轟動全國,引發了著名的“憲政革命”。雙方的對抗共持續87天,共造成934人在革命中身亡。革命的結束標誌著巴西舊共和國的滅亡。護法英雄紀念碑就是為了紀念革命中失去寶貴生命的學生們而建。每年的7月9日被定為巴西聖保羅憲政革命日。


一路向南之漫遊巴西(四)


位於巴西第二大港瓜納巴拉灣,有一座擁有5000㎡的大型博物館,叫巴西明日博物館,又稱科學博物。

明日博物館在世界上開創了新一代科技館的先例,它被認為是全球首個“第三代”博物館。博物館的“第一代”還基本保留著歷史的遺蹟,如自然歷史博物館。 “第二代”旨在傳播現代進步的證據,如科學技術博物館。 “第三代”,意在探索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及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思索。正是後一種概念,正引領著人們對當今科技文明發展的探索與展望。


一路向南之漫遊巴西(四)


從巴西前往智利,要飛越安第斯山脈,它屬於科迪勒拉山系,也稱安蒂斯山脈,位於南美洲的西岸,從北到南全長8900餘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安第斯山脈從南美洲的南端到最北面的加勒比海岸,綿亙形成一道連續不斷的屏障。安第斯山脈將狹窄的西海岸地區同大陸的其餘部分分開,是地球重要的地形特徵之一,它對山脈本身及其周圍地區的生存條件產生深刻的影響。


一路向南之漫遊巴西(四)


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除亞洲之外最高的山脈,平均海拔3660米,最高峰是位於阿根廷境內的阿空加瓜山,海拔6962米,為西半球和南半球第一高峰,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死火山。安第斯山脈範圍從巴拿馬一直到智利。縱貫南美大陸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樑”之稱,山脈有許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頂終年積雪的高峰,且地區礦產資源豐富。


一路向南之漫遊巴西(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