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7成以上的居民生活在3、4線城市,6條忠告送給三四線城市買房人

根據統計局的人口統計中,截止到2018年末,中國的人口接近14億,其中一線城市的人口只佔到總數的5.3%,二線城市人口是總人口的20.5%,而更多的是3、4線城市佔到了總人口的74.2%。

3、4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之所以到目前為止,並不被很多人看好,是因為在人口的淨流入、經濟增長和各種政策的支持上都不是很理想。


7成以上的居民生活在3、4線城市,6條忠告送給三四線城市買房人


另外,國家統計局還有一組數據,是有關2015年到2019年這最近一波的房價上漲潮的二手房漲幅情況,漲幅最大的排在前五的分別是合肥、深圳、廣州、南京、杭州,幅度分別是60.1%、60.5%、47.2%、45.9%、44.3%,而漲幅最小的5個城市分別是錦州、牡丹江、湛江、桂林、包頭,幅度在3.5%-13%之間。

由此可見,上漲幅度最大的前五個城市都是一二線城市,幅度最小的都是三、四線城市,當然,這只是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統計,不管準不準確,大家可以作為參考。

作為投資,3、4線城市不會作為首選,但基於7成以上的人口基數,更多的人還是會選擇回到三、四線城市置業,那麼在3、4線城市買房,到底應該怎麼選?


7成以上的居民生活在3、4線城市,6條忠告送給三四線城市買房人


第一點:看周邊的商業配套。一般我們認為一二線城市,只需要看產業的發展情況,到了三四線城市,一般一個單一的產業就能夠養活一座城的人,產業完整的邏輯在這裡根本行不通,只能依附於周邊現有的商業配套,如果配有商業中心,人流相對會比較大,周邊5-10分的路程地方都可以考慮。

第二點:緊跟著CBD或市政辦公區域。一般的三四線城市,發展完了主城區之後,很難再有多餘的財力去發展主城區以外的配套設施了。

第三點:重點學區。一般在三四線城市的新區,即便在開發了10多年後,依然是人氣不足,周邊沒有生活配套,買了房子想賣,很難有人接手,三四線城市好的學校可能不及一二線城市多,但卻能夠聚集更多的人群,還有底下鄉鎮的人也會這裡邊擠。


7成以上的居民生活在3、4線城市,6條忠告送給三四線城市買房人


稀缺的教育資源為三四線的學區房保駕護航,比如說名列前茅,且具有壟斷性的初中、高中,周邊對應的學區房,還有圍繞學校周邊的房產,都會非常熱門。

第四點:儘量不買老破房。2020年,隨著棚改的結束,位於三四線城市的老房子,也很難再碰到拆遷了,主要是因為成本。

第五點:樓盤太小,且開發商也小,過去的幾年,很多原本可能是從事建材、五金等行業的人,見房地產行業發展勢頭好,都跑去開發樓盤了,地塊不大,有些甚至就一棟樓立在那裡,這種風險太大,慎選。


7成以上的居民生活在3、4線城市,6條忠告送給三四線城市買房人


第六點:看準合同,見業主或開發商,警惕那些中介或房主一謂的跟你談房屋裝修說事的人,因為過度看中裝修而選擇房產的人,要不就是小白,或外行為,再或者就是想欺負外行人。

買房的眾多因素中,像學區、交通、環境、商業、圈層、醫療、物業、戶型、車位、配套等,不可能每個都符合要求,但任何一個購房者都有自己最看重的幾個方面,列明自己最重要的需求,就是最好的策略。

對於這些,您是怎麼看的?請在下方留言給我們一起探討!

聲明:以上這些信息只為傳播之用途,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益或信息有誤,請及時聯繫修改或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