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被時代遺忘了的“窮人的哈蘇”

每一次的技術變革都是行業內部的一次洗牌,相機制造業也是一樣,雖然現在獨霸單反市場的兩大品牌在膠片時代同樣也是鼎鼎大名的品牌,但是卻不一定是市場佔有率最高的,而那些曾經的王者,也在膠片數碼時代的變革中悄然落幕,今天就來說一說那個被時代淘汰了的相機品牌。


  Bronica

被時代遺忘了的“窮人的哈蘇”

Bronica專做中畫幅相機,機型、鏡頭和配件十分豐富,電子鏡間快門,下潛式反光板,中畫幅光圈優先……都是當年Bronica擁有的先進技術。而且設計的概念與哈蘇十分相似,可以隨意更換後背、取景器和鏡頭。我第一臺120相機就是Bronica ETR-S。十多年前,一機四鏡一後背一平腰取景器,加上平視取景器和手柄,一套二手裝備買下來才不過六七千。那個年代,要是換成哈蘇最少也得花費十萬以上。我揹著ETR-S走遍了上海的城隍廟,獨自前往蘆潮港,回外婆家給她拍老人照……後來用上了數碼單反,自然捨棄了它。


被時代遺忘了的“窮人的哈蘇”


被時代遺忘了的“窮人的哈蘇”


被時代遺忘了的“窮人的哈蘇”


被時代遺忘了的“窮人的哈蘇”


被時代遺忘了的“窮人的哈蘇”


被時代遺忘了的“窮人的哈蘇”

勃朗尼卡於 1956 年在日本東京成立,並在 1958 年發佈了第一臺相機,在它的歷史上生產過許多知名的相機,仿哈蘇的設計以及平民化的售價也使它有了平民哈蘇的美譽。它們的相機生產線非常多樣化,從 645 到 67 畫幅的專業設備都有生產。


早期的 Bronica 相機採用焦平面快門,搭配 Nikon 為其量身定做的 Nikkor 鏡頭。上世紀七十年代,Bronica 逐漸轉向鏡間快門,也開始使用自家設計製作的鏡頭,使得機身整體更加可靠耐用。


被時代遺忘了的“窮人的哈蘇”

勃朗尼卡ETRS I

在日系66畫幅單反相機裡面,Bronica SQ 可謂一枝獨秀,它的畫幅、體積和形狀都和哈蘇神似,但是更加輕便及便宜,最關鍵的是,它還實現了自動曝光。


被時代遺忘了的“窮人的哈蘇”

勃朗尼卡SQ


是中畫幅膠片相機廠商的命運在數碼浪潮裡依然不能倖免,尤其是這種單一生產中畫幅膠片設備的廠商,最終 Bronica 於 1998 年被騰龍收購,而 Bronica RF645 也成了 Bronica 的收山之作。到了 2004 年,數碼相機的發展嚴重削弱了 Bronica 的業務,最終 RF645 也於 2005 年停產。


被時代遺忘了的“窮人的哈蘇”

勃朗尼卡RF645


我相信,在膠片時代使用過Bronica相機的人,都有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懷,隱藏在內心的深處。就在小康社會來到之前的艱苦年代,哈蘇、祿萊的價格讓人止步,唯獨Bronica成就了萬千攝影愛好者踏入中畫幅的夢想。現在為數不多的追隨者仍然為它痴迷。

被時代遺忘了的“窮人的哈蘇”

勃朗尼卡SQ-A


被時代遺忘了的“窮人的哈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