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沒想到這件老物品竟是明代的,價值連城

當人們熱衷於收藏紙幣、玉石、書畫等收藏品時,有些聰明的收藏家另闢蹊徑收藏一些不被人們看好的老物品,收穫很大。


沒想到這件老物品竟是明代的,價值連城


某專科學校的會計黃老師就是其中之一。一天,黃老師上會計專業一年級新生的初級會計實務。他從貨幣的起源說起,從石頭、樹黃、貝殼、銅、鐵、銀、交子、銀行卡到現代的支付工具。黃老師的口才很好,學生聽得入迷。

沒想到這件老物品竟是明代的,價值連城


當講到計算工具珠算時,有學生提出,能不能用實物講述一下。黃老師立即行動起來,工作學習之餘,黃老師常常到舊貨市場、古玩城的一些民俗用品鋪面內尋找老算盤。漸漸,他對珠算這種度量衡的工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由此與算盤收藏結下了不解之緣。

沒想到這件老物品竟是明代的,價值連城


在黃老師的家裡,各種各樣的算盤堆滿一屋子,件件都在爭奇鬥異。品種有木質、玉質、銅質、鐵質等,其中的珍品異形算盤、偶數檔算盤、袖珍算盤、海南黃花梨算盤、八角算盤更是令人歎為觀止。

沒想到這件老物品竟是明代的,價值連城


黃老師說,算盤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體現,在公元前600多年的西周時代就有了這種簡便的計算工具。“會計”一詞就出現在西周,當時的會計工作人員叫“司庫”。算盤到唐朝、宋朝時開始流行,成熟於明清時代。

沒想到這件老物品竟是明代的,價值連城


黃老師收藏有30多把民國以前的算盤,這些算盤沒有銘文、沒有刻字,也沒有油漆和釘子,全部用木榫來榫卯。

沒想到這件老物品竟是明代的,價值連城


一次,香港老闆翁先生經過熟人介紹找到他。翁先生對他收藏的一把海南黃花梨算盤很感興趣。這把海南黃花梨算盤呈深褐色,規格為31x15cm。翁先生認真研究後,肯定這把四出頭十檔海南黃花梨算盤是明代中期的產品。黃老師相當高興,他沒想到這件老物品竟是明代的。翁先生想出價18萬元人民幣購買,黃老師一口拒絕。

沒想到這件老物品竟是明代的,價值連城

2013年,珠算成功申遺給古玩文化收藏市場帶來了一陣熱浪,現在一把好的民國以前的老算盤一般都要價幾千元到幾萬元,及至幾十萬元。2016年一把清代的寶石算盤以200萬元成交,創出算盤成交的最新紀錄。

沒想到這件老物品竟是明代的,價值連城

被外國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的算盤作為珠算文化的主要載體,漸漸被中外珠算收藏家青睞,加上品相好的老算盤的存世量已十分稀少,隨著時間的推移,收藏價格將會越來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