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孩子學習三階段:小學重習慣,初中重態度,高中重能力

“小學重習慣,初中重態度,高中重能力”,這是學大教育對孩子三個階段學習的規劃,也是在眾多優秀的學生身上總結出來的經驗!

一、小學時候,習慣比成績重要!

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小學,尤其是低年級時,孩子成績很好,經常考雙百,父母常常引以為豪,但是孩子回家後,就迷戀網絡遊戲或者手機遊戲,父母沒有任何警惕,之後,孩子成績慢慢就下降了,很多孩子最後連高中也考不上。

孩子學習三階段:小學重習慣,初中重態度,高中重能力

這是為什麼?因為父母只是盯著成績,而忽略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低年級學習的內容非常簡單,都是一些重複的內容,即便孩子的習慣不是很好,但是在多次重複後,一般到最後都能考出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但是因為習慣不好,這種學生缺乏後勁,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加和難度的提升,成績自然會下降。

小學階段的習慣包括:課前預習習慣、課前準備習慣、上課積極回答問題的習慣、記作業的習慣、及時完成作業和檢查的習慣、自己收拾書桌和書包等學習和生活習慣。

孩子學習三階段:小學重習慣,初中重態度,高中重能力

小學生如同一張白紙,可塑性非常強,發現不好的學習習慣,要及時糾正,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你會發現,孩子越大,你越省心。

二、初中時候,態度比成績更重要!

初中學習的內容和難度增加,很多學生因為不太適應而掉隊,但是,據我觀察,更多的學生在初中掉隊是因為學習態度的問題。

我一個朋友的孩子,在初三一模考試之後,成績一般,考我們這所重點高中根本沒有希望,父母並沒有放棄,讓我去給談談,看看能不能激勵一下。

孩子學習三階段:小學重習慣,初中重態度,高中重能力

在我去和孩子談了之後,發現孩子對我們學校非常感興趣,而且對我帶給她的校園文學報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對自己的成績沒有信心,所以學習勁頭不足。經過這次談話,孩子轉變了態度,每天晚上都學到十二點甚至以後,就這樣經過3個月的努力,她竟然奇蹟般地考上了。

其實,初中的課程雖然難,但是還是以基礎為主,主要解決“是什麼”的問題,答案都在教材中,只要你把這些教材背好,吃透,短時間內考出好成績不是沒有希望。所以,初中更要關注的是孩子的學習態度。

孩子學習三階段:小學重習慣,初中重態度,高中重能力

初中影響孩子學習態度的因素包括

家庭因素:父母對待孩子學習的態度;

學校因素:這個階段的孩子特別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在一個學習環境好的學校或班級,孩子一般都會有更好的學習態度;

朋友因素:這個因素之所以拿出來,是因為交友對初中生的學習影響特別大,所以家長一定要關注孩子,防止孩子交友不慎而產生的嚴重後果。

三、高中階段,能力最重要!

初中優秀的學霸,到了高中為何變成了“學渣”?這是因為高中課程的內容,不只是“是什麼”的問題,更多解決的是“是什麼”、“怎麼樣”的問題,所以對學習的要求更高,那些“死學習”的學生,在高中就有可能會出現成績下滑的結果。

孩子學習三階段:小學重習慣,初中重態度,高中重能力

在高中,學習必須得努力,但是隻有努力是不行的,找不準方向的努力,只會讓你“越努力,越窘迫”。

其次就是要按照規律辦事,學習不能只單純憑藉著熱氣,不能按照學習規律來學習,你的努力就是假努力、偽勤奮。

比如,很多學生的教材背得很熟,但是考試老是考不好,這在高中階段是存在的,原因是什麼?

第一原因可能是你只是背了,但是沒有理解,所以當這個知識點以一個新形式出現時,你就蒙圈了;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你記住了,但是很快就忘了,這是由於你沒有抓住時間節點,及時複習,所以只是暫時的記住了。

第三個原因可能是你雖然記住了,但是不會運用。高中考試,考的是能力和素養,如果你不會審題,即便知識掌握得再好,也不會考好。比如這道題明明是讓你根據材料分析某個事件的原因,你把你背得滾瓜爛熟的原因寫上,可能一分也不得。

高中的能力包括:學習自主能力、行為自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因此,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側重點,作為家長,要著眼於長遠的發展,不能只盯著孩子的分數去評價孩子。按照以上思路培養的孩子,才是可持續發展的孩子,笑到最後的才是笑得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