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布達拉宮參觀路線,揭祕布達拉宮鎮宮之寶

雲春遊活動讓1388歲的布達拉宮在3月1日視頻直播時引來百萬網友關注,而2-5米厚度的牆體著實給現場直播帶來了不小的網絡信號的壓力,不少計劃中的直播場景沒有順暢的展示在直播的畫面中。帶著憧憬和興趣,我們一起來通過圖文感受下布達拉宮的神秘!


布達拉宮參觀路線,揭秘布達拉宮鎮宮之寶

本次直播最值得關注的畫面就是布達拉宮的金頂了,由於觀看金頂的平臺只有幾十平方米的大小,且上下金頂只有一個樓梯,每天又有大量遊客從樓梯經過,所以安全起見目前金頂是不對外開放的,同時也是為了文物能更好的得到保護。

不管是因為時間上錯過了布達拉宮的直播,還是因為網絡信號直播時沒看太明白,今天我們都通過圖文回顧下布達拉宮的風采和神秘!


布達拉宮參觀路線,揭秘布達拉宮鎮宮之寶

布達拉宮參觀路線,揭秘布達拉宮鎮宮之寶

先從建築結構和特點來了解的話,布達拉宮主要由紅宮、白宮、金頂三大建築單元構成。白宮部分是達賴喇嘛處理政務和生活居住的地方,也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辦事機構所在地。紅宮的主體建築是歷代達賴的靈塔殿和各類佛堂。宮內共有靈塔8座。安放著五世到十三世(六世除外)達賴遺體的靈塔。塔身以金皮包裹、寶玉鑲嵌,金碧輝煌。其中以五世達賴和十三世達賴的靈塔最為豪華。


布達拉宮參觀路線,揭秘布達拉宮鎮宮之寶

白色代表慈悲,紅色象徵智慧,金色則預示著至高無上的權利。布達拉宮建築群依山而建、雄渾壯闊,歷經千百年滄海桑田,虔誠的信仰從未中斷過。


布達拉宮參觀路線,揭秘布達拉宮鎮宮之寶

布達拉宮的建築特點中值得關注的兩個是白瑪草砌的牆頂和阿嘎土打的地坪。白瑪草也叫怪柳枝,是一種紅柳,不僅有著莊嚴肅穆的裝飾效果,還由於白瑪草的作用,可以把建築物頂層的牆砌得薄一些,從而減輕牆體的分量,這對於高達13層的布達拉宮來說,顯得至關重要。白瑪草製造的工序複雜,利用率又低,老百姓是絕對用不起的,所以,它也不例外地成了西藏舊社會等級的標誌之一。“阿嘎”是一種風化石,似土似石,亦土亦石,西藏的“阿嘎”資源極其豐富,但由於打製特別費工費時,在舊西藏只有寺廟和一些貴族家庭才用得起,布達拉宮由於其至尊的地位,裡面幾乎全是“阿嘎”地面。離地六七十米的“德陽夏”,就是專供達賴喇嘛在節日期間觀賞跳神、藏戲表演的場所,就是用阿嘎土打成的,也就是東歡樂廣場。


布達拉宮參觀路線,揭秘布達拉宮鎮宮之寶

遊人上布達拉宮,有山前和山後兩條道,山前的道是花崗岩鋪設的“之”字形階梯路,這是正道,雖然費力,但感悟會多些,留給人的記憶也會深刻些。山後的汽車道可將遊客直接送到山頂,旅遊團隊多走此路,建議年老體弱者或日程安排較緊的散客也選走後山,可省時省力。

布達拉宮的主要看點在紅宮裡,以佛殿、靈塔、壁畫為主,佛殿以法王洞——曲傑竹普、聖觀音殿——帕巴拉康最為有名,都是布達拉宮內最早的建築,是松贊干布1300年前的紅山宮唯一保留下來的兩座殿堂,後者殿堂供奉的聖觀音像是布達拉宮的鎮宮之寶。


布達拉宮參觀路線,揭秘布達拉宮鎮宮之寶

法王洞在布達拉山頂,擴鑿巖洞為殿,面積不足27平方米。傳說松贊干布曾在這裡靜坐修行。洞內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和祿東贊、吞米桑布扎等人的彩塑,傳為吐蕃時期的作品。洞中保存的爐灶、石鍋、石臼等據說都是松贊干布時用過的原物。


布達拉宮參觀路線,揭秘布達拉宮鎮宮之寶


布達拉宮參觀路線,揭秘布達拉宮鎮宮之寶


布達拉宮參觀路線,揭秘布達拉宮鎮宮之寶

觀音殿,在法王洞的上方,是布達拉宮中的早期建築之一,但屢經改建,原貌今已不存。門首懸掛有同治皇帝御筆“福田妙果”匾額。殿內主要供奉帕巴·洛桑夏然佛,傳為松贊干布的本尊,被認為威力無邊。


布達拉宮參觀路線,揭秘布達拉宮鎮宮之寶


布達拉宮參觀路線,揭秘布達拉宮鎮宮之寶

從山前走正門步道,入口是布達拉宮廣場北面的石砌門樓,穿過門樓沿路向北,山前有一座無字碑,碑旁就是登上布達拉宮的寬大石階路。


布達拉宮參觀路線,揭秘布達拉宮鎮宮之寶

沿路曲折而上,可見布達拉宮正面的東、西兩大門。東大門是入宮的主要通道,名叫平拮多朗。進門後,通過幽暗的階梯式複道,便到達白宮正門外1600餘平方米的大平臺——德陽夏,是東歡樂廣場的意思。德陽夏是專供達賴喇嘛及高級僧俗貴族觀看藏戲、歌舞的場所。每年藏曆十二月二十九日,這裡都要舉行盛大的跳神活動。達賴喇嘛每次都在德陽夏西面白宮第八層東日光殿居高臨下觀看錶演。屆時,噶廈、譯倉的高級僧俗官員、三大寺堪布要出席陪伴。拉薩居民也可上山觀看錶演。廣場上人山人海,氣氛十分熱烈。


布達拉宮參觀路線,揭秘布達拉宮鎮宮之寶

山前步道的參觀路線如下:平拮多朗——德陽夏——白宮門廊——東有寂圓滿大殿——西日光殿——東日光殿——彌勒佛殿——金頂區——壇城殿——殊勝三界殿——長壽樂集殿——十三世達賴喇嘛靈塔殿——上師殿——七世達賴喇嘛靈塔殿——八世達賴喇嘛靈塔殿——九世達賴喇嘛靈塔殿——時輪殿——釋迦能仁殿——無量壽佛殿——普賢追隨殿——響銅殿——紅宮二回廊——西有寂圓滿大殿——菩提道次第殿——持明殿——五世達賴喇嘛靈塔殿——世襲殿。

其中東有寂圓滿大殿是白宮的主殿,也是白宮最大的殿是清駐藏大臣主持達賴坐床、親政大典儀式,以及重大政治、宗教活動的場所。西有寂圓滿大殿是布達拉宮中最大的殿,大殿的西面是達賴喇嘛的靈塔殿,東南北三面各有一座配殿。十一世達賴喇嘛的靈塔在北配殿,殿中有歷代達賴喇嘛造像。從後山乘車上山的遊客,首先進入的就是這座殿。東配殿主要供奉高2米的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銅像。南配殿主要供奉蓮花生銀像及其8種化身像。

德陽夏:白宮正門前面平坦廣闊的平臺。面積為1600餘平方米,其西面為白宮主樓,東面為僧官學校,南北面為住房。

白宮門廊:此門廊有通往白宮的大門,四壁均繪有壁畫,其中北壁繪有文成公主進藏圖,南壁繪有五世達賴喇嘛晚年封桑傑嘉措為第斯(執政)的文告。

東有寂圓滿大殿:白宮主殿,也是白宮最大的殿,面積為717平方米,內有34根柱。北側面設達賴喇嘛寶座,上方懸清同治皇帝御書"振錫綏疆"匾額。殿內四壁滿繪宗教故事和歷史人物的壁畫。原達賴喇嘛坐床等重要慶典均在此舉行。

西日光殿:此殿是早期修築的達賴喇嘛的起居宮,位於白宮頂層。由福地妙旋宮、福足欲聚宮、喜足絕頂宮、寢宮和護法殿組成。

東日光殿:此殿是十三世達賴喇嘛晚年擴建的起居宮,位於白宮頂層。由喜足光明宮,永固福德宮、護法殿、長壽尊勝宮和寢宮組成。

彌勒佛殿:主供彌勒佛塑像。左右為長壽3尊,仙女頓珠卓瑪等,殿內沿供有其他佛像和佛塔,西側設有八世達賴喇嘛寶座。

金頂區:金頂區位於布達拉宮的最高處。金頂指的是靈塔殿和主供佛殿的鎏金屋頂,共7座,金頂上有許多鎏金裝飾。金頂區四周,尚有經幢、經幡等裝飾。

壇城殿:殿堂中心為桑旺堆巴壇城,東面為德卻壇城,西面為吉傑壇城。桑旺堆巴(密集)、德卻(勝樂)、吉傑(大威德)均為密宗本尊。殿內四周繪有壁面,大都是佛教名人名寺及教史。

殊勝三界殿:殿內供奉一塊用藏、漢、滿、蒙4種文字書寫的"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牌位。牌位上方所供為清乾隆皇帝肖像。周圍有金剛持、宗喀巴等塑像。殿內尚有十三世達賴喇嘛用萬兩白銀鑄造的十一面觀音像。這是紅宮中一座重要的佛殿,有些重大活動在此殿舉行。

長壽樂集殿:此殿堂設有六世達賴喇嘛的寶座,沿牆的佛龕中供奉千尊無量壽佛像。殿內還供奉"埃革則底"護法神和宗喀巴塑像等2000餘尊佛像。

十三世達賴喇嘛靈塔殿:十三世達賴喇嘛靈塔通高12.97米,用優質黃金包裹的靈塔面上鑲嵌有珠寶上萬顆,可謂世間珠玉寶石薈萃。殿內陳設著各種法器、祭器。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坐像前陳設一座由20萬顆珍珠串成的珍珠塔(曼陀羅)。第3層樓四壁均為十三世達賴喇嘛一生的傳記壁畫。

上師殿:殿內主要供奉著西藏著名上師的塑像。佛龕中尚有吐蕃王朝贊普像、賢者像等數千尊和佛塔上百座。

七世達賴喇嘛靈塔殿:七世達賴喇嘛靈塔供奉在殿堂中央,殿內尚有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坐像,以及佛龕、經書架等。

聖觀音殿:殿門上方懸掛清皇帝御書"福田妙果"匾額。殿內正中央供奉的檀香木質自在觀音像,為松贊干布所依本尊,屬布達拉宮的稀世珍品,尚有合金質的六面閻羅王等許多珍貴的佛像和佛塔。

八世達賴喇嘛靈塔殿:殿內主要供奉八世達賴喇嘛降白嘉措坐像及其靈塔,並在靈塔前供有八瑞物、八吉祥、七政寶等。

九世達賴喇嘛靈塔殿:殿內主要有九世達賴喇嘛靈塔、九世達賴喇嘛隆朵嘉措和宗喀巴的坐像,尚有經書架等。

時輪殿:殿中心有銅質鎏金時輪壇城1座,其周圍有時輪神像和歷算家塑像100餘尊。

釋迦能仁殿:主供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塑像,兩側排列其八大弟子立像,殿內設有七世達賴喇嘛寶座以及存放手抄甘珠爾經典。

無量壽佛殿:殿中間的佛座上供奉9尊無量壽佛塑像以及白度母、綠度母塑像各1尊。殿堂四周滿繪壁畫。

法王洞:系七世紀吐蕃時期的建築,被西藏佛佛徒尊稱為法王的松贊干布當年曾在此修行。殿內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以及吐蕃王朝大臣噶爾東贊(祿東贊)和吞米.桑布扎等塑像,後者相傳為藏文創始人。尚有早期珍貴的壁畫。

普賢追隨殿:殿中間佛座上供奉銅質鎏金釋迦尼坐佛,左右為觀世音和五世達賴喇嘛像等。

響銅殿:此殿供奉的佛像皆為響銅(合金)鑄造,有釋迦牟尼像、無量光像等約3000餘尊,其中大明宣德和永樂時內地製造的塑像可達上百尊。

紅宮二回廓:素有畫廓之稱。回廓四周滿繪布達拉宮修建史、紅宮落成慶典和佛事活動等壁畫。

西有寂圓滿大殿:布達拉宮最大的殿堂,面積達725平方米,內有44根柱子。西端設達賴喇嘛寶座,上方高懸清乾隆皇帝御書"湧蓮初地"匾額。殿堂四周滿繪壁畫,面積達280平方米,其中五世達賴喇嘛進京覲見清順治皇帝的壁畫是極為珍貴的藝術品和歷史資料。殿內木構梁檁均有木雕鏤空佛像以及各種動物和花紋圖案。

菩提道次第殿:主供藏傳佛教祖師宗喀巴坐像,殿內還供奉格魯派及噶當派名人銅像等。

持明殿(仁增拉康):主供藏傳佛教寧瑪派祖師蓮花生銀鑄塑像,其東側為8尊蓮花生傳承祖師塑像,西側為8尊蓮花生變身塑像。殿內尚有8座銀鑄善逝佛塔,經書架上存放著第司桑傑嘉措時精刻的甘珠爾經。

五世達賴喇嘛靈塔殿:殿堂高3層,內有16根柱,殿中央供奉的五世達賴喇嘛靈塔通高12.6米,塔身用金皮包裹,耗費黃金3721公斤,塔面鑲嵌各種珠寶上萬顆,殿內尚有十世和十二世達賴喇嘛靈塔,以及8座鑲有各種珠寶的銀質善逝佛塔等。

世襲殿:殿堂正中並列供奉金質釋迦牟尼塑像和銀質五世達賴喇嘛塑像,其右側是一世到四世達賴喇嘛塑像等。西側是藥師八如來塑像。鄰西牆是十一世達賴喇嘛克珠嘉措坐像及其靈塔。東、北壁的經書架上存放著藏文丹珠爾經。


布達拉宮參觀路線,揭秘布達拉宮鎮宮之寶


布達拉宮參觀路線,揭秘布達拉宮鎮宮之寶

布達拉宮由紅山南麓奠基,緣山而上,依勢迭砌,從平地直達山頂,幾乎佔了整座瑪布山(紅山)。在地基上縱橫起牆,之後在人工形成的平面上修建殿堂,地板下面形成了地壟,這些地壟成為了天然的通風管道,空氣和陽光從每個房間的天窗進入,通過地壟與外界進行循環,所以即便有厚達五米的牆體,宮殿內部依然光線充足,空氣流通而且冬暖夏涼。布達拉宮高117米,東西長360米,外觀13層,實為9層,面積約12萬平方米,殿宇巍峨,金頂輝煌,共有佛堂、經堂、靈塔殿、習經室15000多間(按西藏建築計算辦法以柱計算)。整個建築系石木結構,用塊塊方石壘砌,高大寬敞的殿堂牆上繪有各種色彩鮮豔的壁畫,室內陳設有幾十萬個用金、銀、銅、玉和檀香木等雕鑄的大小佛像,造型生動,集中體現了藏族人民高度的建築成就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布達拉宮參觀路線,揭秘布達拉宮鎮宮之寶

布達拉宮攝影攻略:拍攝布達拉宮的角度非常多。其中布達拉宮廣場西側的“藥王山照景臺”和魯普巖寺適合在下午拍攝側順光和晚霞照耀下以白塔為前景的布達拉宮;布達拉宮廣場上適合拍攝布達拉宮的正面“標準照”,尤其是在晚上有音樂噴泉時還能拍到富麗堂皇的布宮夜景照;布達拉宮廣場的東側的池塘南邊可以拍攝以出柳樹作為前景、帶有倒影的布達拉宮圖片;布達拉宮北面龍王潭公園可以拍攝打牌布達拉宮的背面倒影。另外,在北京東路上的下密寺頂平臺、朵桑格路上的平措康桑青年旅舍樓頂、大昭寺的金頂上等處也都適合用長焦鏡頭拍攝布達拉宮的全景。此外,在拉薩河對岸的半山坡上也有一處以大山作為背景拍攝布達拉宮的絕佳角度。


布達拉宮參觀路線,揭秘布達拉宮鎮宮之寶

百聞不如一見,布達拉宮被稱為“世界屋脊明珠”,它是拉薩乃至青藏高原的標誌,也是西藏曾經的政權中心。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偉的宮殿裡,收藏著極為豐富的文物和工藝 品,同時也珍存著獨一無二的雪域文化遺產。它的宮殿佈局、土木工程、金屬冶煉、繪畫、雕刻等方面均聞名於世,體現了以藏族為主,漢、蒙、滿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藝和藏族建築藝術的偉大成就。在冷兵器時代,布達拉宮的建立標誌著一個王朝對於生存的渴望與抗爭,依山而建,銅牆鐵壁,將一個地域的總指揮中心置放於一個最安全的地方,體現出的生命頑強不息的精神等著你來親身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