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要点(一)

A.包浆要厚重,看起来柔和,润泽。特别是打孔及砣工中的包浆要和玉表包浆浑然一体。伪古玉无包浆而言,有的封过蜡或是用油浸过,这种情况,用火一烧,闻一下便知。老玉新工则在加工痕迹处无包浆。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要点(一)

图一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要点(一)

图二

红山文化玉器

红山文化玉器的包浆厚重,浑然一体。

B.把古玉放到温水中浸泡一会(大约几分钟)取出时,用手指捏住玉器,慢慢松开,会有一种黏附的感觉,这是玉器风化淋漓和渗透胶结过程中,吸收的有机质遇水渗透排出,或是玉表的有机质溶解所致。伪古玉无此现象。

C.有玻璃光包浆的玉器,在盘玩过程中,原来的玻璃光泽会逐渐消失,慢慢地也会变成柔润的光泽。至于何因,笔者认为,盘玩时,玉器要恢复本性,需要进行还原反应,玉器和外援物质置换时,发生化学变化,玻璃光尽失,变得柔光滋润。这个观点还有待于学者更科学有力的证明。伪古玉出现玻璃光,不但刺眼,盘玩时也不会有变化。这是真假玻璃光的最大区别。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要点(一)

战国玉带钩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玻璃光泽。

D.带灰皮的玉器,盘玩时,灰皮会慢慢消失,放到水里浸泡或是放置一段时间,灰皮会重新显现,直到盘玩通透。

关于这个现象,孙野先生是这样描述的:古玉在滚水中泡煮时,水分子在高温的作用下,由古玉的毛孔和绺裂处进入古玉内部与古玉中的内容物相结合,还原成钠盐溶液。古玉内钠盐浓度远远高于沸水中钠盐的浓度,基于渗透原理(高浓度溶液必向低浓度溶液渗透)钠盐溶液便从古玉毛孔和绺裂处渗出。

包浆及灰皮的鉴定要点(一)

战国虎形玉饰

河南博物馆,类似的灰皮,会在盘玩的过程中逐渐消失。

下期继续讲解包浆及灰皮的鉴定要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