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前言:

隨著家庭娛樂的多元化,電視機早已從家庭娛樂中心的位置上退了下來。雖然地位是今時不同往日,但是作為日常家電來說多數家庭都還是會選擇購買。不差錢的土豪用戶自然可以選擇最貴的,多數用戶還是希望價格和性能之間有一個比較好的平衡。二狗分享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希望大家能夠更多的瞭解電視機選購的要點,規避商家常見的忽悠。

電視機怎麼選?

1)QLED和OLED是啥?

OLED電視介紹: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屬於一種電流型的有機發光器件,是通過載流子的注入和複合而致發光的現象,發光強度與注入的電流成正比。OLED在電場的作用下,陽極產生的空穴和陰極產生的電子就會發生移動,分別向空穴傳輸層和電子傳輸層注入,遷移到發光層。當二者在發光層相遇時,產生能量激子,從而激發發光分子最終產生可見光。

OLED電視作為目前市場電視的重要產品,關注度頗高。高端電視機市場隨處可見OLED電視的身影,傳統電視機大廠SONY和LG一直都是OLED電視的有力推動者,目前加入OLED電視陣營的廠家也越來越多。自發光、高對比度、超薄機身、優秀的黑場表現、超廣可視角度、低延遲等產品特點獲得了不少用戶的青睞。

OLED電視的優缺點: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優秀的對比度和黑場表現:OLED電視每一個子像素點獨立實現發光和亮度控制,暗態下子像素不發光,對比度可以做到1:10000以上,同時也有不錯黑場表現。普通液晶電視在暗態下背光是發光的,存在一定的漏光情況,複雜場景的對比度表現難以實現精準控制。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優秀的響應速度:OLED自發光的先天優勢,可以做到0.001ms的超高響應速度。LCD背光源驅動液晶偏轉需要時間,相應速度上會有明顯差別。直觀的體驗就是觀看運動場景時,液晶電視會看到明顯的拖尾和變形,雖然通過MEMC技術、120Hz屏幕等方式能夠一定程度減輕這種情況,但是先天結構的差別註定了OLED在相應速度上的巨大優勢。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超薄和可變的形態:OLED由於自發光無需背光源的結構特性,在外觀上有更多可變的可能,除了體積可以做得更加輕薄外,結構也可以實現更多的變化。透明OLED、花瓣形OLED、雙面OLED等產品目前都有面世。

相對高昂的售價:OLED作為相對較新的技術,面板現在主要是LGD在生產。受制於製造成本和競爭的不充分,面板的價格相對較高,造成OLED相對液晶電視來說售價偏貴。隨著產能提升、技術更加成熟、活躍廠商增多等情況的產生,成本大幅度降低指日可待。

峰值亮度弱於液晶電視:真正的RGB OLED面板目前由於壽命和偏色問題處理不夠理想,目前OLED電視多是採用的LGD的WRGB OLED面板。LGD的WRGB OLED面板成本較低,但是相對RGB OLED來說光能利用率較低,亮度表現方面較為一般。高端的OLED電視的峰值亮度多在800Nit左右, 和傳統液晶電視峰值亮度輕鬆超過1000nit有一定差距。

燒屏和麵板壽命問題:OLED電視有類似等離子電視的燒屏問題,自發光的像素點長時間固定不動時,這些長期不變動的像素點在顯示其他圖像時可能會有類似影子背景的情況發生,也就是俗稱的燒屏。目前OLED電視機廠家也在嘗試各類方法來解決問題,不過多是從軟件算法上調教。總的來說OLED在壽命上是不如傳統液晶電視,但是按照廠商的說話現階段OLED電視的壽命也能達到十年。


QLED電視介紹: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QLED採用的量子點發光二極管,量子點可以和OLED一樣通電後自發光。不過受制於技術原因,目前已經上市的量產QLED並不算真正的QLED電視。畢竟現在的QLED無法實現通電自發光,只是通過在屏幕中增加一層量子點薄膜實現更高的顯示質量。從結構上來講目前的QLED電視依舊只能算作液晶電視,只是在性能上有所升級。商家不遺餘力的推廣QLED電視主要還是一種營銷手段。

簡單小結下,OLED除了容易燒屏和售價高昂外,整體性能好於液晶電視。高端用戶和不差錢用戶可以直接入手,如果考慮性價比的用戶還是需要在OLED和液晶電視中進行權衡。

2)4K電視還是8K電視?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在售電視全高清的1080P基本已經告別市場,現在電視機主流是4K。主流電視機制造商,一部分將研發重心轉向OLED電視機,一部分將研發重心轉向8K電視機。廠家推廣的力度還是很強的,市面上不少品牌都已經推出了量產的8K電視機,不過多數偏向高端的定位的產品。8K分辨率雖然在畫質上有更好的表現,但是目前的實際使用環境來說,4K資源都還沒能做到完全普及,現在僅有少數電視臺能做到4K資源傳輸。受限於現有8K資源的稀少以及高昂的製造成本,

目前8K電視的購買意義並不大,喜歡嚐鮮和預算充足的用戶可以考慮。

3)4K電視有真偽之分?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4K電視確實有真偽之分,真4K電視面板只有RGB三種顏色的像素,偽4K真4K電視面板包含RGBW四種顏色的像素。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真4K電視包含約830萬個像素點同時需要支持4K/60Hz。偽4K電視有效像素為615萬,除了正常的RGB三色的像素,偽4K電視會增加白色像素W。W像素只能作為一個亮度通道像素,並不能作為色彩像素使用,因此在畫質上和真4K電視還是有較大區別。

區分真假4K其實比較簡單,線上的話可以直接聯繫客服,詢問面板是RGB三色面板還是RGBW四色面板。查詢自己選中產品型號的介紹和評測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線下的話除了諮詢工作人員面板情況,也可以自行拍照區分。使用手機靠近屏幕拍攝白色區域,選擇放大觀看像素的排列方式,區分像素排列是RGB還是RGBW。

4)真偽HDR電視如何區分?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除了4K有真偽,HDR也有真偽之分。市面上的電視從2K到數萬的電視都標稱自己支持HDR,但是結果卻大不一樣。簡單來說便宜的HDR電視只是支持HDR解碼,但是其他硬件不能滿足需求,最終無法實現HDR效果。上圖所示的電視說明即只支持HDR解碼,無法實現HDR顯示效果。

HDR電視標準:

1)液晶電視屏幕峰值亮度1000 Nit以上;

2)廣色域,大於等於90%DCI-P3色域;

3)支持動態區域背光控制;

4)杜比視界/HDR10/HLG至少支持一種;

市面上達到要求的液晶電視並不多,基本都集中在售價較為高昂的高端產品上,所以市售低於5K的電視機支持的HDR自然只是HDR解碼,並無太多實際意義。

5)怎樣選擇高畫質的電視機?

畫質是多數人購買電視最看重的方面,電視機作為一款相對複雜的工業化商品,影響畫質的因素較多。

不過常見的衡量標準主要包括畫質處理芯片、色彩表現、運動補償、屏幕亮度、控光分區、屏幕刷新率等方面。

畫質處理芯片:

把最終使用的電視機比喻成一道菜的話,面板相當於是食材,畫質處理芯片相當於廚師。相同面板的情況下,索尼往往比很多品牌畫質高出不少,主要就得益於優秀的畫質處理芯片,多年的數據在算法的優化做得更好。不少中低端電視是沒有單獨的畫質處理芯片,同時芯片技術需要較強的技術底蘊,目前涉足的廠商並不多,索尼、三星、LG、海信等廠商都能自研芯片。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SONY:SONY電視機的畫質神奇,SONY從中端8500系列以上標配畫質芯片,不過根據定位不同使用不同版本。從低端到高端依次為:X1-X1進階版-X1旗艦版。X1芯片主要包括HDR動態逐項重塑技術,雙影像數據庫,4K HDR 14 Bit平滑漸變技術,可以智能優化畫面的清晰度、亮度、對比度、色彩,呈現更加逼真細膩的顯示效果。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LG:

LG在芯片主要包含α9和α7,針對不同定位的產品,目前最新的產品都已推出二代芯片。自主優化提升畫質,支持AI音效調節。在色彩表現和音頻優化上都下足了功夫。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三星:三星電視的中心放在了8K和QLED,自然其Quantum Processor 8K也是有針對性的做了優化。針對畫質、8K都做了優化,在優化畫面畫質的情況下匹配8K高分辨率,通過AI調整屏幕亮度和聲音效果,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

色彩表現:
色彩表現由多個因素決定,主要包括色域表現、色準、色深三個方面。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色域表現:色域又叫色彩空間,是衡量電視畫質的重要標準之一。一般來說色域越廣越好,廣色域包含更多的色彩表現,能夠更好的呈現視頻的畫質。色域範圍標準由於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同標準下的色域範圍有較大差異。

色域標準眾多,常用的主要包括NTSC、sRGB、BT.709、BT.2020和DCI-P3,不同標準覆蓋的色域範圍不同。考慮到NTSC標準相對通用,習慣性會將其他色域標準轉化成NTSC(考慮到不同色域之間並不能完全互相覆蓋,這裡的轉換隻是近似)。

100% sRGB≈72% NTSC;

100% BT.709≈72% NTSC;

100% BT.2020≈150% NTSC;

100% DCI-P3≈96% NTSC。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日常選購電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商家標註的色域標準。比如上圖所示的電視表述為100%色域,需要注意的是該電視機為 BT.709標準下的100%色域,近似為72% NTSC標準的色域表現。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以NTSC標準為例,一般色域超過82%我們就可以稱其為廣色域電視。目前比較常見的廣色域解決方案就是通過在液晶面板中加入含有量子點材料的薄膜, 提高整體的色彩表現,也就是現在俗稱的QLED電視。另外早期索尼的特麗魅彩顯示技術也是通過量子點技術來實現廣色域表現的

。量子點廣色域方案較為成熟,目前三星、TCL、海信、華為、小米等廠家都以陸續推出相應產品。

色準:色準即色彩精準度,是指顯示設備的色彩精準程度,一般用ΔE來表示。ΔE反映的是電視色彩與標準數值之間的差距的大小,數值越小表示色彩失真越小,色準表現越好。如果說色域表現是面板默認的,那麼色準就是體現一家電視機廠商實力的重要體驗。好的電視機生廠商,能夠將色域表現一般的屏幕調教得十分精準,帶來觀感更好的色彩表現。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色深:色深又叫作色位深度,指在某一分辨率下單個像素點包含的色彩數。色深越多,表示畫面色彩過渡越多也越自然。色深用2的冪指數來表示,1bit即2的1次方,2bit即2的2次方,以此類推。色深越高畫面顯示效果越好,色彩過渡越自然,不少斷層的色彩表現就是色深不夠造成的。

運動補償:(針對液晶電視而言)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傳統液晶電視的屏幕響應時間比較長,不少運動場景會出現卡頓和拖影現象。液晶電視廠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推出了運動補償功能(多數廠家叫MEMC,SONY的叫Motion Flow)。通過插入黑幀/複製幀/預測幀等方式來提升畫面流暢度,減少卡頓和拖影情況。MEMC是區分中低端液晶電視的重要標準,同時不同定位的電視使用的MEMC技術也是有差別。玩主機遊戲、看體育比賽以及動作片愛好者,MEMC功能必須有,否則十分影響體驗。

屏幕亮度:高亮度可以帶來更好的細節表現,亮度也是衡量電視機水準的重要標準,一般用其峰值亮度進行衡量。頂級液晶電視峰值亮度可以輕鬆達到1000nit以上,中高端液晶電視亮度可以達到700Nit左右,普通液晶電視峰值亮度在500nit左右,整體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

控光分區:上面已經介紹過HDR,電視為了實現HDR呈現的更多細節表現,除了需要面板、畫質處理芯片外,還需要控光技術的參與。實現畫面的高對比度,需要精準的控光分區。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通過硬件實現的控光分區主要包括直下式和側入式兩種方式。兩種方式並存在天然性的優劣之分,重點是看廠家如何調教處理。

側入式分區控光呈條狀,由於分區較少無法精細調節不同位置的亮度。一般中低端機型採用側入式分區控光較多。直下式分區控光呈棋盤狀,分區較多,不同區域間不容易產生影響,能夠獨立準確控制每個背光單元,整體的控制能力較精準。一般高端機型和低端機型採用直下式分區控光較多(這裡沒有弄錯,高端機和低端機都有大量採用直下式的機型,但是分區會有明顯不同)。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屏幕刷新率:屏幕刷新率表示電視在一秒鐘能刷新的圖片數量。刷新率越高刷新的照片越多,電視畫面就越流暢。目前大多數電視屏幕刷新率都是60Hz,高端電視屏幕刷新率可以達到120Hz。高刷新率配合MEMC技術,可以帶來更加流暢的畫面體驗。

6)電視尺寸怎麼選?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電視的觀看距離除了和電視尺寸相關外,和電視自身分辨率也有較大關聯,目前的話沒有相對統一的標準。上面給到的一個範圍參數,喜歡看起來電視畫面更大的話選擇下限數值參考即可。正常觀看的話無需考慮電視對眼睛的損害,勞逸結合的觀看的話儘量選擇自己觀看習慣更大的電視,有人說電視機越看越小也就是這個道理。電視機尺寸儘量做到買大不買小是最佳的選擇。

PS:上面描述的距離為電視機屏幕到人眼的直線距離。

7)選擇哪裡購買電視機?

電視作為成熟的家電產品,雖然不同渠道有不同的定製版本,但是整體產品線來說線上線下差異不大,售後的話也是統一上門服務,選擇靠譜的商家購買即可。買電視不用一直盯著線上,沒事也可以線下看看,不僅能現場體驗,有時候活動力度也比線上大。

一些優先推薦的購買渠道:

1)京東/蘇寧/國美線上自營店;

2)品牌線上直營店(天貓旗艦店、索尼商城、米家有品等);

3)線下蘇寧/國美/順電/京東超級體驗店等大型家電數碼賣場;

4)品牌直營門店(SONY Store、小米之家等)。

線上的話一些小商場和經銷商有時候會有一些價格優勢,具體情況的話大家可以自行甄別,個人首推上面介紹的購買渠道。

8)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點

投影和電視選誰?

同等預算情況下,投影可以投射出更大的屏幕,帶來更好的沉浸式體驗。但是投影在畫質、對比度和亮度上和電視還是有較大區別。簡單來說就是,對大屏幕有需求同時對畫質要求不是特別高推薦投影,對畫質要求較高建議購買高端電視。

購買有專業音效認證的電視有意義嗎?

意義不大,買一個迴音壁一般都比這類專業認證的電視音箱效果好,音質還是比較考驗硬件水平的。

智能電視藍牙功能是否有用?

有用,搭配遊戲手柄、藍牙音箱使用十分方便,同時看電視無法外放聲音的時候可以使用藍牙耳機。

數據接口的多少對日常使用影響大嗎?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數據接口的多少對日常使用其實有比較大的影響,購買電視的時候需要考慮結構是否夠用。以HDMI接口為例,低端的電視基本只有2個接口,定位高一些的產品有2個接口。固定使用有限網絡佔據一個,如果你需要連接遊戲主機同時連接電視音箱,2個HDMI接口就明顯不夠用。有條件的話儘量考慮到自己對數據接口的需求,一面造成遺憾。

宣傳的原裝液晶面板意義大嗎?

電視機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啦

基本沒太大意義,高端面板廠也有低端產品,低端面板廠也生產高端產品。重要的是看面板本身的定位和性能,和生產廠家無關。一些電視行業話語權較大的品牌比如索尼,不公佈面板廠家,只根據產品需求採購符合要求的面板。

現在還有沒有開機廣告的電視嗎?

電視進入智能時代後,用戶在忍受啟動速度慢的同時還要承受不同市場的開機廣告。雖然有開機廣告的品牌較多,不過SONY 、LG、三星、松下等品牌目前依舊可以無廣告開機

智能電視芯片幾十核芯片是不是很厲害?

這基本是廠家的營銷噱頭,和電視芯片的性能關係不大。智能電視中,部分中高端電視有畫質處理芯片,此外還有主要運行智能系統的智能電視芯片。主要有晨星 Mstar(Mstar 6A938>Mstar 6A848>Mstar 6A838>Mstar 6A648>Mstar 6A638)、晶晨 Amlogic(T968/966>T962>T866)和海思Hisilicon(海思 V811>海思 V730>海思 V600>海思 V551),具體產品型號較多,大家根據上面的性能排序可以大致情況。至於商家說的XX核心意義不大,核心的多少並不能代表真正的性能。另外內存的話2G以上都基本夠日常使用。

電視屏幕選軟屏還是硬屏?

軟屏與硬屏並沒有明顯的優劣之分,重要的是屏幕本身的性能,比如色域、響應時間等。

總結:

電視機的主流發展方向無疑就是OLED和8K,嚐鮮新技術還是考慮性價比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選購電視機確實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想要做好需要花費不少的精力。以上內容可以作為大家選購電視的參考,希望大家都能選到適合自己的電視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