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明末清初河北省深州市村民生活狀況

孫宗樂(生於明崇禎九年-卒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36年-1689年)父孫啟興,母榆坑村(今於科村)劉氏。妻趁村王氏。父孫啟興是劉家元村第二社的社長,明朝十家為一社。此時劉家元村大概有八九社。約600人左右。人多地少,稅重,百姓也苦不堪言。崇禎十一年春,清軍犯村,燒殺搶劣。一村人躲西藏,劣走了三分之二的青壯人口。燒燬了絕大部分房屋。村民忍痛南遷2裡。樊家集村北遷2裡,兩村併為一村。分東西格局,兩村不足百人。

明末清初河北省深州市村民生活狀況


崇禎十七年,清軍入關,安撫百姓,劉家元村每人20畝地,允許買賣。三年免稅。老百姓才過安穩了。

孫宗樂家有2口人,父親被清軍劣走,剩下母親相依為命。家住十字街附近。婦女養家非常難。地基本上荒著,正當母親要找人家時,父親放回了原籍。後來又生了兩個孩子。

孫宗樂娶了沉村(趁村)的閨女,生下了孫基糧、孫基友。還有兩女。順治十三年,地震,地震如馬車咕嚕聲,來自於東南方向,一連鬧了一個月。村中不少房屋倒塌,人們都睡在地裡。

康熙五年,村中鬧鬼狐,(那時候人迷信)夜晚陰風陣陣,村中的人都不敢出門。後來找來南方蠻子驅邪。最後在村東,西,北各蓋了一個小廟,菩薩廟,用來驅邪,後來人們死了都去報廟。

明末清初河北省深州市村民生活狀況


康熙二十八年,旱災嚴重,井中無水。政府免了兩年農業稅,深挖水井。開倉放糧。村中設粥場,小米粥,大米粥,玉米粥,粥立筷不倒。一直持續了一年半。孫宗樂就在那一年去世了。

康熙年間政策很好。很少有人餓死。政府鼓勵開墾荒地,獎勵打井,工商業縣級以下免稅。

明末清初河北省深州市村民生活狀況


至此孫宗樂志告一段落。排序孫啟興-孫宗樂-孫基友-孫書中-孫家林-孫希賢-孫時正-孫志業-孫繼鋮-孫元隆等等。孫志業和孫繼鋮是舉人,孫志業是河間府糧道道臺。孫繼鋮是國子監貢生,布政使藩臺。孫元隆是武舉。都有墓誌銘,建國後推倒了擋了新朱家河。

本文章考證孫志業《孫世宗普》及《深州縣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