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西安工業大學:我真不是傍名牌


今天說說西安工業大學的歷史。


很多不瞭解情況的人總會說,你看,西安工業大學就想傍名牌,山寨人家西北工業大學的名字。其實,你這是誤解。


西安工業大學:我真不是傍名牌


西安工業大學是陝西省內眾多高校中僅有的幾個從建校第一天開始到現在都保持校名主體不變的學校,因為從建校起他就叫【工業】。

1955年,新中國建立不久,為鞏固國防,加快兵器工業建設,國家在西安建設了一大批兵工廠,主要集中在東郊,為了給兵工行業培養人才,國家又陸續在全國建設了七所兵工院校,業內稱為【兵工七子】,也就是現在的北京理工、南京理工、長春理工、瀋陽理工、重慶理工、中北大學和西安工大,西北地區唯有西安工大一所。

該校曾先後隸屬於國家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五機械工業部、兵器工業部、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機械電子工業部和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1998年隨著高校教育改革而下放到陝西省,變為省部共建,以省為主。如今,西安工業大學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國家國防科技工業路和陝西省共建院校。


西安工業大學:我真不是傍名牌


1969年,因WG原因,國內很多高校停辦,沒有停辦的也很多不再招生,那年正式停辦,改學校為兵工廠5218廠【對外名稱陝西光學儀器廠】,教職工變為工廠職員,生產各類軍品。1978年,恢復高考後,有幸成為國務院批准的【全國首批恢復建設的13所高校之一】,並於當年開始招生。

80年代末開始,改革開放正如火如荼,國內逐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因為總設計師有了世界打不起來大的戰爭的論斷,我們國家開始了韜光養晦的國防策略,軍工行業整體衰弱,一大批軍工項目下馬,眾多兵工廠實行了軍轉民,兵工行業徹底走進了低谷期,作為兵工院校的他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消極影響。

90年代是學校發展的瓶頸期,遇到了很多困難,曾連續多年沒有校長,曾計劃學校整體搬遷到廣西北海或海南,曾因各種原因被學校周邊單位蠶食校園面積,等等,造成了那幾年學校發展的緩慢。不過因為那些年學校的口碑還在,畢竟是類軍校式的學校(過去錄取有政審,軍訓類軍校),且就業分配去向也比石油、煤炭、地質等院校更吸引學生,所以招生質量還一直保持著,每年的錄取分數在省內二批本科中僅次於建築科大、理工大、陝西財經和因行業爆炸式大發展而猛熱的郵電學院等學校。


西安工業大學:我真不是傍名牌


1999年,美帝一堆導彈炸到了我駐南聯盟大使館,2001年,美帝飛機跑到我南海撞沉海軍航空兵戰機,等等一系列事情,終於敲醒了國內某些人的腦袋,於是乎,我國的兵工行業迎來了春天,開始了加速度般的大發展,補之前十年的欠賬。作為行業院校,本校也在各方面,特別是經費、科研項目以及被主管部門重視程度等眾多方面上得到了提升,開始了十多年的追趕超越,力爭找回曾經應有的地位,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這一目標已逐步實現,在陝高校中的綜合實力也逐步靠前,趁著這些年國內兵工行業熱度不減,本校也參與了一大批兵器的研製工作,並逐步增加了兵器相關專業的建設力度,擁有【兵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去年也組建了【兵器科學與技術學院】,未來定將在兵器行業發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