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淮安涟水月塔!

涟水月塔位于涟水往唐集石湖方向右侧!离路边不远!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淮安涟水月塔!


月塔,又名石橛塔、法济塔,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唐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2年3月25日,授予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据《雍正安东县志》记载"法济寺去治75里","法济塔在法济寺山门外,塔有三:左藏佛牙,右藏佛骨,西南大者藏舍利。高七级, 有门可登。万历三十四年重修。寺东有通济桥,石刻'神智大师'四字。''由此可见,古代涟东曾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法济寺,法济塔即今月塔只是寺中三塔之一。

据当地人称,法济寺确实宽宏,前在丁梁,后在后营,中在中营,分别建有前大殿、后大殿、中大殿。据此说法,则法济寺南北长约有15公里左右,难怪当地有"跑马关庵门"之说。当然,口传未必真实, 但中营的中大殿直到1946年还存在,被涟东县民主政府拆除另用了。

当地人还称,中大殿三间,有长廊,柱子粗至一人抱不过来。而前、后大殿的损毁时间,已无人说得清楚。月塔建于何时无确言,甚至连哪个朝代也不得而知。当地传说:"唐初李世民八叔东征时,曾率部驻屯法济寺。 后来在战斗中负伤,又死于法济寺中。李世民命尉迟敬德在寺中建塔,表示纪念。"据此,则先有寺而后有塔,且寺在唐朝初年已存在,塔则建于唐朝初年。考唐太宗李世民诸叔父(包括支出)中,唯长平王李叔良是在作战时负伤后死去,且又是在唐武德四年(621年) 与突厥人交战中,中流矢后死于道途中的,故此传说殊未可信。

至于另一传说"姑嫂建塔",则纯为民间文艺之作,理当置之。

艺术价值

尽管月塔有许多未解之谜,但是作为千年古迹和特殊的建筑艺术品,仍然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在《中国古塔精粹》一书中,就有《江苏涟水月塔》专篇记录。全文如下:"塔平面八角形,当年可能七层,今残存六层,通高24米。亦是一座楼阁式的塔。这座塔没有基座,只有塔的简单台基。第一层塔 身特别高,东西南北四面各开折角式门洞(圭形)',塔身光平,无装 饰,至檐部做单抄斗拱,除转角外,每面各出两朵,这是宋塔上一般常见的。檐子很短,转角用石条做角梁,由于塔檐破落亦无平座之余意。第二层第三层塔身四面四个门窗洞口,其余四面为花窗子, 构造与第一层大致相仿。第四层为直棂窗;第五层第六层已破坏。塔之内部为"壁内折上式"。这座塔,根据门窗洞口以及斗拱式样做得非常标准来判断,是一座宋代的塔。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淮安涟水月塔!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淮安涟水月塔!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淮安涟水月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