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造價上百億的火電廠,究竟是如何“煉”成的?

造價上百億的火電廠,究竟是如何“煉”成的?

甘肅常樂電廠4X1000MW

建一座火電廠,概括起來共17步。(全文共1萬字,非常詳細,建議先轉發收藏)


(一)初步可行性研究

對擬建工程項目的建設必要性、技術可行性與經濟合理性進行初步研究,提出初步評價,以便確定工程建設項目能否成立的工作。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經審查同意後即可編制項目建議書。

火電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內容是:

①、根據電力系統發展規劃、市場分析和資源合理配置,論證建廠的必要性、建設規模和投產時間;②、收集有關資料,進行必要的勘測,研究燃料供應、交通運輸、水源、灰場、地形、地質、地震和環境保護等基本建廠條件;③、選出幾個可推薦的廠址;④、估算工程投資,提出資金(包括內資和外資)籌措的設想;⑤、測算上網電價,進行初步的財務評價和經濟效益分析,提出是否可以立項的意見。

(二)項目建議書

供國家或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審批的擬建項目的建議文件。在中國,對工程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之前,要編制項目建議書。它是根據經國家或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審查的電力系統中期發展規劃和已經審查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編制的。其主要內容包括:①、建設的必要性;②、建設規模;③、建設地點與基本建設條件;④、投資框算及來源;⑤、經營管理方式初步設想。項目建議書需按國家規定報主管部門審批。經主管部門審批同意立項後,即可開展可行性研究工作。

(三)可行性研究

在項目建議書經審批同意後,對擬建項目的建設必要性、技術可行性與經濟合理性做進一研究的工作,它是電力基本建設程序中設計階段的一個重要步驟,對項目要提出正式評價,以便投資者願意投資,銀行能同意貸款,電網經營者能同意購電,最終能得到國家或地方政府主管的批准。

火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主要內容是:①、新建工程應對兩個及以上的廠址進行全面技術經濟比較,提出推薦意見;②、落實建廠外部條件,取得符合要求的主管部門出具的、能夠滿足設計、估算與效益分析要求的各類協議;③、對運煤、除灰、供水、交通運輸、接入系統、環境保護以及地基處理等與廠址條件有關的內容,要有多方案比較,提出初步推薦意見,使估算能達到要求的準確度;對主廠房要有推薦採用那種類型的參考設計;④、對主機(汽輪機、鍋爐和發電機)的主要技術條件進行論證,以便經審查後可以對主機進行招投標,確定中標廠商及合同價格,利用外資的工程應有對標書編寫原則的論證;⑤、投資估算力求準確,以便經審查後可以成為限額設計的額度;⑥、在明確投融資來源的基礎上,按有關文件要求和電力市場供需情況,進一步測算上網電價,做好項目的財務評價和經濟效益分析。

可行性研究報告經主管部門審查同意,並進行主機招標準備工作及草簽合資、貸款、上網協議後,即可編報可行性研究報告書

(四)可行性研究報告書

供國家或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審查批准擬建項目的決策性文件。在中國,工程項目必須經過政府批准才能建設,這與國外通常的做法是一致的,僅審批內容有所不同。1952~1978年,稱為計劃任務書;1978年以後,有的稱為計劃任務書,有的稱為設計任務書;1983年以後,統一稱為設計任務書;進入90年代後,方改稱為可行性研究報告書。

可行性研究報告書是根據已經審批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編制的,其主要內容是:①、建設的必要性;②、項目主要設備來源;③、推薦廠址和建設條件;④、投資估算及來源;⑤、經濟評價與上網電價;⑥、項目法人組建方式和管理方式。

可行性研究報告書需按國家規定報主管部門審批。經主管部門審批同意後,項目法人可據此申報正式成立或被確認;完成主機招標,並將已草簽的合資、貸款、上網協議變為正式合同;進行項目準備和施工工作。

(五)初步設計

電力基本建設程序中設計階段的一個重要步驟,是工程項目決策以後,正式開工建設以前,必須做好的一項工作。在中國,1952年起實行初步設計、技術設計、施工圖設計三段制設計;50年代中期開始,實行擴大初步設計(將技術設計部分內容併入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或初步設計、技施設計(將技術設計部分內容併入施工圖設計)兩段制設計。60年代起,除複雜工程外,一般均實行初步設計(內容與擴大初步設計大體相同)、施工圖設計兩段制設計。進入90年代後,為了滿足招投標工作的要求,初步設計內容又有深化。在國外,工程設計中也有類似的階段,一般稱為基本設計或概念設計,其內容大體與國內的初步設計相當,其目的是:①、把設計原則提供業主確認;②、為施工圖設計提供依據。編制初步設計的基本條件是:①、取得了必要的勘測資料;②、取得燃料、水的全分析資料;③、取得主設備和主要輔機的技術協議和滿足初步設計的技術資料;④、取得接入系統設計及審批意見;⑤、取得委外設計的配合資料(如鐵路專用線、碼頭等)。

火電廠初步設計主要內容是:⑴、複核電廠在電力系統內的地位、規劃容量、本期建設規模、機組形式和臺數;⑵、複核廠址條件,確定廠區範圍和總佈置;⑶、確定電氣主接線,熱力、燃燒系統,輸煤、除灰、供水、化學等工藝系統及儀表控制原則;進行主要輔機選型;⑷、做出主廠房佈置設計;⑸、確定主廠房及各輔助建築物的形式及設計準則;⑹、明確輔助設施、附屬設施以及其他公用設施,並做出佈置;⑺、確定環境保護、勞動保護和節能等措施;⑻、確定生產運行組織及定員;⑼、做出施工組織大綱設計,確定施工進度,為施工準備及施工單位招投標工作創造條件;⑽、提出主要設備清冊(含推薦有資格廠商名單),準備填寫主要輔機招標有關資料;⑾、提出總概算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並根據

可行性研究報告書中已審定的限額設計額度進行造價分析。

初步設計的審批:初步設計需報經項目法人和主管部門審批。審查批准後,即可據以進行主要輔機和主要施工單位的招投標、開展施工圖設計和申請正式開工。

(六)施工圖設計

設計單位根據已經批准的初步設計,為工程項目施工編制材料加工、非標準設備製造、建築物施工和設備安裝所需圖紙和施工說明文件的工作。它是電力基本建設程序中設計階段的最後一個步驟。由於它是進行工程具體施工所必需的工作,在國內的不同時期或者在國外,都有施工圖設計,只是出圖方式和內容深度因各個時期和各國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

施工圖設計的主要內容是:①、提供加工、製造、土建、安裝工作所需的詳細圖紙及施工說明文件;②、提出設備材料清冊和規格要求;③、計算各種工程量;④、根據業主要求編制施工圖預算。若能配合施工進度、滿足施工需要時,施工圖紙可以分批提交。

在施工過程中,設計單位派出的工地代表要及時解決項目法人、施工和調試等單位提出的問題,修改與完善已交付的施工圖紙,並根據項目法人的要求,編制符合現場實際情況的竣工圖,作為工程建設檔案,供生產運行單位進行維修、改造和擴建時使用。

(七)建設準備

在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書經政府主管部門批准後,為工程項目的開工所進行的準備工作。其主要工作有:①、組建項目法人;②、組織編制和審查初步設計和概算;③、徵租土地;④、組織設備招標;⑤、組織監理招標;⑥、組織施工招標;⑦、審查施工組織設計;⑧、編制建設進度及資金計劃;⑨、開展“五通一平”工作;⑩、落實工程開工條件和提出開工申請。這些工作,除第①項由項目出資者(或控股單位牽頭)外,其他均由項目法人或其委託的單位負責組織實施。

組建項目法人。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書經政府主管部門批准後,必須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正式組建項目法人(公司),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項目法人依法對項目的策劃、資金籌措、建設實施、生產經營、債務償還和資本的保值增值負責,並享有相應的權利。公司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董事長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總經理由董事會聘任,並對董事會負責。公司享有由股東投資和公司負債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公司股東作為出資者按投入公司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項目法人(公司)必須取得相應資質,方可自行管理項目的建設和運營,也可通過招標委託有資質的法人承包工程建設和運行。項目的建設要充分發揮諮詢、監造、監理、設備成套、工程承包等中介機構的作用。

組織編制和審查初步設計及其概算。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書經審查批准後,即可作為依據開展初步設計,編制初步設計的基本條件是:①、取得了必要的勘測資料;②、取得燃料、水的全分析資料;③、取得主設備和主要輔機的技術協議和滿足初步設計的技術資料;④、取得接入系統設計及審批意見;⑤、取得委外設計的配合資料(如鐵路專用線、碼頭等),委外設計的概算資料可在工程總概算開始編制前提供。初步設計文件的內容深度應滿足國家或行業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初步設計文件編制完成後,由項目法人報送電力主管部門和有關投資方審查。根據審批權限的有關規定,由主管部門批准初步設計文件及其概算。

徵租土地。對電力建設項目所需的永久性工程用地,由項目法人向工程所在地政府辦理申請徵地手續。對施工臨時用地,向土地原佔有者租用。對租用的土地,在租用期間要由用地單位按所租用土地的年產值逐年給原佔有者以補償;對可耕地,租用期滿後要負責恢復土地耕種條件,歸還原主。徵用土地,要依據設計文件中的徵、租地圖紙,在土地管理部門主持下,由用地單位與被徵地單位簽定合同。徵用土地,要按規定對地面上的房屋、水井、工廠、樹木等附著物進行賠償。

組織設備招投標。項目法人或其委託有資質的設備成套單位,根據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文件中規定的主機和主要輔機的品種、規格、數量等組織設備的招標工作。委託有資質的設計(或諮詢)單位(一般是委託初步設計編制單位)分批編制設備招標文件(詢價書和技術規範書)。組織有關單位和部門對招標文件進行審查和修改後,向有資質的設備供貨商發出投標邀請函(發售或隨函發送招標文件)。按規定程序成立招標機構,組織設備的發標、開標、評標和定標工作,組織設備合同和技術協議的談判及簽訂。

組織監理、施工招標。監理、施工招標宜分別在可行性研究報告書批准後和初步設計及其概算批准後進行。當項目法人具有與招標工作相應的經濟、法律諮詢和技術管理人員,有組織編制招標文件和組織開標、評標、定標的能力時,可自行組織招標;當項目法人不具備以上條件時,需委託具有承擔招標工作資質的代理機構代理招標。

審查施工組織設計。通過招標確定了工程施工單位後,施工單位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它是施工單位組織施工的總體部署,要遵守和貫徹國家有關法令、法規、規程、條例和各項技術政策,並從工程的具體條件出發,發揮施工隊伍的優勢,合理地組織施工,科學地進行管理,採用先進成熟的施工技術,優化施工方案,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安排好空間和時間,組織文明施工,以求實現安全、優質、高效、低耗,取得最大的技術經濟效果,按合同工期和達標投產要求全面完成建設任務。項目法人會同工程主管部門主持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參加,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審查,並提出審查批覆意見。

編制建設進度及資金計劃。工程建設進度計劃是工程項目計劃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其他計劃的基礎。編制建設進度計劃的主要依據是國家頒發的工程項目建設工期定額以及同類或相似工程項目的經驗資料。編制建設進度計劃的一般方法是:首先根據可行性研究報告書確定的工程總工期,然後,確定關鍵項目工期(里程碑項目工期)以及計劃總工期、里程碑項目工期、粗橫道圖、細橫道圖、網絡圖和子網絡圖。詳細的工期計劃通常在建設承包合同簽訂後,由承包單位編制,經項目法人批准後執行。編制資金計劃的主要依據是建設進度計劃及建設合同確定的付款方式;根據建設進度計劃確定工程建設資金、設備款等的支付計劃。

開展“五通一平”。在建設場地上進行的施工準備工作,作到水通、電通、道路通、鐵路通、通訊通和場地平整,簡稱“五通一平”。

落實工程開工條件和提出開工申請。工程建設開工前,項目法人要按照國家規定的工程開工條件

,對已經完成的各項準備工作進行檢查,以確保工程開工後能連續施工。當工程條件已經具備時,項目法人向電力建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開工的報告,主要內容有:項目批准依據、主要建設內容、投資來源及落實情況、建設項目外部協作配合條件(包括鐵路運輸、煤炭供應、電力負荷、用水數量和水源、灰場、環保落實情況)和主設備供應安排情況等。

(八)工程開工條件

能滿足國家規定的工程項目建設連續施工和順利實施的基本要求。大中型電力項目的開工條件是:⑴、工程項目法人已經設立,項目組織管理機構和規章制度健全,項目經理和管理機構成員已經到位,項目經理經過培訓,具備任職資格和條件;⑵、項目初步設計及總概算已經批覆;⑶、開工審計已進行;⑷、申請開工報告國家已經批覆;⑸、已列入國家年度投資計劃;⑹、項目資本金及其他建設資金已經落實,資金來源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承諾手續完備並經審計部門審計認可;⑺、項目施工組織設計大綱已經編制完成,並經審定;⑻、主體工程的施工隊伍已經通過招標選定,施工合同已經簽訂,勞動力的配備已經基本滿足需要,且已通過技術、安全等的教育,特殊工種的施工人員已培訓合格,主要施工機具已配備並處於良好狀態,主體工程施工準備工作已經做好,具備連續施工條件;⑼、項目法人與項目設計單位已經確定好施工圖交付計劃並簽定交付協議,圖紙已經過會審,主體工程的施工圖至少可滿足連續三個月施工的需要,並進行了設計交底;⑽、項目施工監理單位已通過招標確定;⑾、項目徵地、拆遷和施工場地“五通一平”工作已經完成,有關外部配套生產條件已經簽定協議;⑿、需要進行招標採購的設備、材料,其招標組織機構落實,採購計劃和工程進度能銜接,主要設備和材料已經訂貨,運輸條件已落實,並已準備好連續施工三個月的材料用量。

(九)施工準備

施工單位為創造開工條件所進行的各項工作。它是保證工程按計劃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主要工作有:①、根據工程規模和進度要求,組建項目工地的施工組織機構,明確機構中各部門的職能和人員的職責和分工;②、制定質量保證程序和施工管理制度、經營管理制度,調配勞動力,進行崗位培訓和特殊工種培訓,必要時派出人員到同類型工程學習先進的施工技術、施工經驗和施工機具;③、向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和設備製造單位調查瞭解工程總體部署、年度計劃和投資安排,瞭解地方關係及周邊環境,熟悉設計文件,瞭解工程的設計特點和圖紙的交付進度,瞭解設備技術特性和交付進度;④、與當地公安、交通、工商、稅務、勞動、環保、環衛等政府部門取得聯繫,瞭解當地政策,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⑤、對施工現場測繪的基點、基線、座標高程的基準樁作必要的複核測量,正確確定工程部分的位置、標高、尺寸和基準線,保護好使用的基準點;⑥、編制施工組織總設計、施工組織專業設計、施工計劃和施工預算(見施工組織設計);⑦、落實臨時工程和正式工程所需物資的訂貨、採購非標準設備、預製構件、金屬結構的委託加工,以及生活必需用品供應渠道等;⑧、按照項目法人的要求完成施工現場接通水源、電源、道路、鐵路、通信和平整場地的工作,場地還應滿足防洪要求;⑨、根據施工組織總設計佈置施工場地,建設臨時性的生產、生活設施,鋪設臨時施工道路、吊車軌道,根據施工需要將水管、電纜、氣管鋪設到使用地點;⑩、裝設大型施工機械及加工配製設備,以滿足施工需要。

(十)工程施工

按工程設計文件和設備製造廠提供的技術文件要求進行的建築安裝工作。施工階段是工程項目具體實施建築安裝作業的階段。工程承包商應按承包合同規定的工程範圍、工期、質量、責任等方面的要求進行工程施工包括:施工準備、土建工程施工、安裝工程施工、設備分部試運行、整套啟動調試和竣工移交。

電力工程施工的特點是:①、涉及設計、製造、生產、運輸、物資供應、地方關係以及有關單位等多個方面的協作配合;②、施工週期長,投入的資金、人力、物力多;③、土石方、混凝土、金屬結構、電纜、管道等工程量大;④、露天作業、高處作業、交叉作業多;⑤、高溫、高壓、精密設備多,自動化程度高,技術複雜;⑥、水電工程建築施工的導流和截流,大壩的穩定、防滲、抗衝、承壓,水力機械的耐磨、防腐等,需要採取特殊的措施;⑦、施工現場經常有多個單位同時施工,需要統一指揮,協調配合等。

工程施工需要嚴格按施工圖進行,並執行有關的施工規程、規範、標準,以確保工程的質量;需要加強安全工作,認真執行安全法令和規章制度,以確保職工人身安全。

工程施工要有周密細緻、科學合理的計劃安排,按順序施工。一般要遵循先地下後地上、先主體後外圍、先主機後輔機、先設備後管道的施工順序,必要時可以調整施工順序,以滿足總體計劃工期的要求,使工程能按規定工期竣工投產,發揮投資效益。

電力建設工程施工要採用系統工程理論及現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和計算機的應用,建立完善的施工質量體系,使有關計劃、技術、質量、安全、組織、統計、設備、物資、勞動、工資、財務、成本、定額等各項管理工作做到標準化、規範化。

工程施工要嚴格執行工程質量驗收程序,一般按分段工程、分項工程、分部工程、單位工程、總體工程進行檢查驗收。施工單位除執行內部三級檢查驗收制度外,還要根據工程項目的重要程度,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地方政府的工程質檢站、質檢中心站主持檢查驗收。上一道工序檢查驗收合格後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單位工程檢查驗收合格後才能參加整套試運行;完成整套試運行後,進行總體工程檢查驗收,對該工程設計、設備製造、施工調試和生產準備工作全面檢驗合格後,工程才能移交生產運行單位,還要通過半年或一年試生產、達標投產考核和質保期,工程施工才告完成。

(十一)土建工程施工

火電廠土建工程一般包括主廠房及輔助廠房、煙囪、水塔、灰場、溝渠、地下設施、道路等,施工內容一般分為建築施工測量、爆破工程、地基與基礎工程、主體工程、外圍工程等。主廠房及輔助廠房的施工又可分為主體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樓面地面工程、門窗工程、裝飾工程、電氣工程、暖衛工程、通風空調工程、消防工程、給排水工程、電梯安裝等。一般的施工程序是:施工準備,樁基工程施工,土石方開挖、降水、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基礎及上部結構澆灌,預製件吊裝,地下設施施工),鋼結構施工,屋面施工,樓面、地面施工,砌磚、粉刷,附屬廠房施工,上下水、採暖、衛生、消防、照明、通風、空調施工,裝飾工程施工等。

土建工程施工的依據是設計文件,製造廠技術資料,行業工藝規程、規範及施工單位編制的施工方案、施工措施。大型土建工程的施工應採用網絡計劃管理,流水作業施工,以合理使用人、才、物資源,降低工程成本。

由於土建工程有投資大、建設週期長、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量大、施工面廣等特點,加強質量管理,確保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是土建工程施工的頭等大事。在施工中應嚴格執行各項質量管理制度,如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制度,鋼筋、水泥的質量跟蹤制度,中間產品的質量檢驗制度,工程項目的質量驗收制度等。質量檢查人員應按工程質量驗收和評定標準進行驗收和評級,不合格品必須返工,嚴格把關。施工中還要注意現場整潔、安全設施完好,做到安全文明施工。氣候對土建施工的安全和質量影響較大,應有科學合理的季節性施工措施,如冬季混凝土的早強和防冬養護措施,屋面防水的冬季施工措施,雨季施工的防塌方措施、防施工機械雷擊和軌道塌方措施等。

(十二)安裝工程施工

在基本建設工程施工中將設備安裝就位並連接成有機整體的工作。設備安裝後,經過調整實驗和試運行,證明各項安裝質量指標符合設計和規程規範的要求,將工程移交給生產單位後,安裝工程施工才能宣告結束。

安裝工程施工的依據是:設計文件,製造廠技術資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行業工藝規程、規範,工程質量驗評標準,以及安裝、調試單位編制的施工方案,安裝和調試的措施等。

火電廠安裝工程的內容主要有:①、鍋爐本體安裝和鍋爐附屬設備安裝,包括鍋爐鋼架、汽包、水冷壁、過熱器、再熱器的焊接和安裝,磨煤機、給煤機、引送風機、燃燒裝置、除灰裝置的安裝,以及管道和金屬結構的安裝。鍋爐安裝還包括化學酸洗和水壓實驗等工序。②、汽輪發電機組本體安裝:包括汽輪機、發電機本體和管道、給水泵、循環水泵、凝汽器、除氧器、加熱器、主油箱、冷油器等設備的安裝。③、燃煤系統安裝:主要包括翻車機、取料機、皮帶運輸機、電磁分離器、軌道衡等設備的安裝。④、電氣設備安裝:主要包括全廠廠用電系統和升壓站系統設備的安裝,以及計算機監控和全廠自動化系統的安裝。⑤、其他設備安裝,如橋式起重機、循環水系統、鐵路專用線、全廠通訊設備等的安裝。安裝工程還包括分部調試和啟動調試工作。

在安裝工程施工中,需要嚴格執行質量檢查和隱蔽工程驗收簽證制度,確保工程質量;做好各項技術記錄和質檢記錄,妥善保管設計變更文件資料;竣工後,按規定的內容向項目法人移交完整的技術資料。

在安裝工程施工過程中,還需要保持作業場所的整潔,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十三)設備分部試運行

對已安裝完畢的設備和系統分成若干部分單獨進行運行試驗。目的是檢查其安裝是否符合要求和做必要的調整。它是工程整套啟動調試和試運行前必須做的工作。

火電工程設備分部試運行的項目一般有:①、電氣系統的通電試驗,控制系統受電試驗;②、轉動機械(如風機、水泵等)單機試運行;③、主機局部系統試運行,如水管道系統的沖洗、蒸汽管道系統的吹掃、鍋爐及爐前系統化學清洗、爐膛及煙風系統動力場試驗、循環水系統通水試驗、機組油系統循環等;④、輔助系統試運行,如水處理系統、輸煤系統、除灰系統、除塵系統、空氣壓縮機系統等的動態工況試運行;⑤、大型溝道、水渠及其他過水建築物的通水試驗;⑥、大型閥門(包括鍋爐安全門)、閘板的啟閉試驗和整定試驗;⑦、大型起重設備的負荷試驗等。各項目分部試運行,均以滿足相應的技術標準為合格。

設備分部試運行,一般由安裝單位負責,調試單位和生產單位的人員參加,以安裝單位為主提出試運行方案和技術措施(個別項目由調試單位提出試運行方案),並明確指揮系統,經批准後實施。

設備分部試運行應具備的條件是:①、設備極其相連的系統已安裝完畢並經驗收合格,與非試運行的設備和系統之間已做好可靠的隔離;②、試運行方案(包括試運行設備的主要性能、試運行項目和要求,試運行時投入的系統,採用的試驗儀器、儀表,試運行所需材料、燃料等的準備,試運行人員的組織分工,操作程序,試驗項目,檢查項目,技術標準,消防設施以及安全注意事項等)已經批准;③、試運行的外部條件(如電源、水源、供汽、排水等)已齊備;④、試運行現場周圍已打掃乾淨,溝蓋板齊全,道路暢通,有充分的照明,可靠的消防系統和必要的通信設施;⑤、參加試運行的人員已配齊並能勝任工作。

在分部試運行中需要做好各項記錄,以作為質量檢查驗收和整套啟動的依據。經分部試運行合格的設備和系統,應按規定請參加試運行單位的代表簽證。如因生產需要繼續運行時,可辦理生產單位代管手續。

(十四)整套啟動調試和試運行

對已安裝的整套發電機組進行啟動、調整試驗和試運行,以達到試生產條件的過程。

整套啟動調試和試運行應具備的條件是:①、建築、安裝工程已驗收合格,滿足試運行要求;②、設備分部試運行、調試和整定項目已完成,驗收簽證完畢;③、所有參加整套啟動調試和試運行的設備和系統均已滿足試運行要求;④、配套送出的輸變電工程已滿足送出要求;⑤、滿足電網調度提出的併網要求;⑥、各項試運行準備工作已完成;⑦、質檢中心站已進行監督檢查並同意進入整套啟動調試和試運行階段;⑧、試運指揮部及有關人員已全部到位,職責分工明確;⑨、整套啟動計劃、方案及措施已經試運總指揮批准;⑩、已召開第一次啟動委員會會議並做出了准予進入整套啟動調試和試運行階段的決定。

(十五)生產準備

為使建成的工程項目能順利投入運行而進行的各種準備工作。主要包括:①、建立生產組織;②、培訓運行、檢修人員;③、制定生產規章制度;④、管理圖紙資料、備品配件;⑤、參加設備安裝和試運行。

(十六)試生產

發電工程項目在完成機組整套啟動調試和試運行後,至進入商業運行前的一個階段。按規定,20萬KW及以上火電機組的試生產期為六個月。試生產的目的是全面完成和考核機組在各種工況下的運行和調試工作。

試生產階段的主要任務是:①、進一步考驗設備,消除缺陷,完成未完的調試項目;②、進行機組主要性能試驗,如鍋爐效率和出力試驗、機組熱耗試驗、汽輪機出力試驗、供電煤耗試驗和環保設備效率測試等;③、完善自動調節的品質和提高保護裝置、監測儀表、熱控自動裝置等的投入率,逐步實現全部投入;④、全面考核機組的各項性能和技術經濟指標,包括供電煤耗率、機組可用小時數、廠用電率、保護裝置、監測儀表和熱控自動裝置的投入率,電除塵效率,不投油穩燃負荷,機組軸承、軸的震動,汽水品質,發電機漏氫量,高壓加熱器投入率,汽水損失率,真空嚴密性等。

(十七)工程驗收

在工程項目完成前,在工程階段驗收的基礎上,對工程進行全面檢查和鑑定的工作。工程驗收分啟動驗收和竣工驗收。啟動驗收是在每臺機組具備運行條件時進行的驗收工作,目的是儘早移交試生產和發揮投資效益。竣工驗收是工程按批准的設計文件全部機組已建成並已完成試生產後進行的驗收。工程驗收的內容包括:①、檢查工程的設計、設備、施工和調試的質量並做出評價;②、對環境保護和生產準備等做出評價;③、對不影響生產的未完施工或試運行中發現的問題提出處理意見;④、組織工程極其資料的移交工作,辦理固定資產交付手續;⑤、簽發啟動驗收證書等。

驗收的依據。①、工程承建合同和與其相應的設計、設備、施工、調試、監理等的技術文件;②、政府頒發的技術規範、規程;③、安全、環保法規等。

啟動驗收。通過調試和試運行,全面檢驗主機及其配套系統的設計、設備、施工、調試的質量和生產準備的重要環節,是保證機組形成設計生產能力、發揮投資效益的關鍵程序。啟動調試、試運行和驗收由啟動驗收委員會及試運行指揮部負責組織。啟委會一般由投資方、項目法人,以及電網經營管理、設計、施工、調試、監理、質量監督、運行、電網調度、製造廠及地方有關部門的代表和專家組成。啟委會應在整套啟動前組成並開始工作,直到辦完移交試生產手續為止。啟委會負責在機組整套啟動前,審議各階段驗收和整套啟動準備工作彙報,協調外部條件,決定整套啟動開始時間等事宜;在完成整套啟動後審議整套啟動試運行和交接驗收情況報告,決定機組移交生產等有關事宜。試運行指揮部由項目法人牽頭會同工程建設有關單位組成,由工程主管部門批准成立。一般應從設備分部試運行開始前一個月組成並開始工作,直到辦完移交生產手續為止。其主要職責是:①、全面組織和領導機組啟動試運行和驗收工作;②、審批啟動調試方案和措施;③、啟委會成立後,在主任委員的領導下籌備啟委會會議,啟委會閉會期間,代表啟委會主持整套啟動試運行的常務指揮工作,組織領導各階段的交接驗收簽證工作,協調解決啟動運行中的重大問題。試運行指揮部一般下設試運組、驗收組、生產準備組和綜合組。

竣工驗收。對已全部竣工並完成試生產的工程進行的綜合檢查和評價,是工程建設的最後階段。電力工程的竣工驗收由竣工驗收委員會主持。大型工程的竣工驗收委員會由項目法人與有關單位和當地政府協商,提出代表名單,報電力主管部門批准。特大型或特殊工程由國家綜合部門主持驗收。竣工驗收的範圍,包括本期工程的所有設計項目、全部機組及其公用系統和公用設施等。內容包括建築、安裝、工藝設備、財務、計劃、統計、安全、工業衛生,環保設施、消防設施和工程檔案等。項目法人對驗收工作進行總結,提出工程竣工驗收總結報告,經電力主管部門審查合格後,由電力主管部門向項目法人頒發工程竣工驗收證書。

工程後評價階段工作。項目法人切實做好項目後評價工作,是總結經驗教訓、提高電力建設管理水平、控制今後工程造價的一個重要環節。內容包括:①、項目決策水平和經濟效益;②、設計水平的選優比較;③、工程實施中的經驗教訓;④、項目可持續性;⑤、社會、環境和技術影響。

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