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文|令狐伯光

2019年12月28日,《聲臨其境第三季》在湖南衛視正式上線。

這檔綜藝節目自2017年12月30日播出,已經走過了來到了第三季,是一檔優秀的聲音魅力競演的綜藝節目。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這檔綜藝誕生的原因,就是近年中國演藝圈的混亂。

比如說到演員的聲樂表演,光是”數字先生““數字小姐”的事情,前前後後都爆出多少次。

當前中國演藝圈演員“聲樂表演”的問題非常嚴重,這早就是公認的事實了。

那麼,中國演藝圈只是現在對於“背臺詞”都不這麼重視嗎?

答案是否定的。

中國配音非常的盛行

中國影視劇配音從來都是主流,包括過去大量經典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配音、在中國影視劇中的起源就不展開了,最早能夠追溯到民國去。

這裡如果詳細寫出來,主要是大多數觀眾非常陌生,沒有什麼共識和共情。

但我們講到8090年代的影視作品,中國觀眾就非常的熟悉,因為這個時代的經典太多。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比如國產神話劇86版《西遊記》。

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聲音,實際上全都是配音。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從孫悟空到唐僧、從豬八戒到玉皇大帝——

86版《西遊記》裡的“滿天神佛”,其實全都是配音演員配出來的(沙僧的配音是演員閆懷禮自己)

因為種種主觀或者客觀的原因。同一部戲,很多角色不止一位配音演員;同一部戲,很多配音演員不止配過一個角色。

2018年3月,“86版《西遊記》未配音花絮”突然在網上刷屏。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中國觀眾感到震驚的是,《西遊記》原版花絮裡演員們的聲音雜七雜八。

比如龍太子演員說的粵語,土地公竟是蘇州口音?

但是網友們對於86版《西遊記》演員的原聲,並沒有任何的苛責。

原因下面再分析。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除了86版《西遊記》,央視版《紅樓夢》《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全都是一樣。

除了從影視作品去看配音演員,我們也可以從那些著名的配音演員,去追溯他們配過的經影視作品和角色。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比如《西遊記》和《三國演義》都配過音的李立宏老師。

(《西遊記》更是一人配了五個角色)。

李立寵配音生涯作品高達上千部,除了《西遊記》《三國演義》這些經典,近年作品還有《琅琊榜》裡的梁帝,《北平無戰事》裡的何其滄等等。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當說到《琅琊榜》的梁帝,大家腦海裡是否立刻晌起了那個聲音?

一旦說到配音演員經典的聲音,此處不得不推薦童自榮老師。

他的聲音太過經典鮮明。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2015年,國產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上映,最終取得了近10億的票房,為國產商業動畫片打下基礎。

當片中反派混沌一出現,中國觀眾實在是太熟悉了。

我們再去看童自榮老師過去配音的作品,他的聲音陪伴了幾代的中國人。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可以說,在中國影視產業各個環節當中,配音一直都是主流,簡直非常的普遍,從過去到現在都是這麼做的。

中國影視配音盛行的原因

歷史環境誕生的產物,主觀和客觀導致的結果

中國影視劇的配音真的很盛行,具體的原因有著幾點。

1、歷史環境的限制

眾所周知,電影發明了一百多年,電視劇發明只有近一百年了。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影視劇都是科技的產物,早期科技還不完善的時候,收音設備非常的落後。

更早期的黑白片不提了,有聲片剛剛出現的時候,哪怕是發達國家歐美的電影,演員的聲音基本也都是配音。

因為當時收音設備非常落後,現場收音很難達到想要的效果。

所以我們觀看老片的時候,能夠非常清楚感覺到人聲是獨立於環境音的。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哪怕是到了80和90年代,以當時內地的影視劇來講。由於這個時代內地的經濟發展落後,相應的影視工業同樣非常落後。

比如中國觀眾知的央視《四大名著》電視劇版。

電視劇拍攝的過程非常艱苦,在現在根本不敢想象能完成。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比如86版《西遊記》,楊潔導演帶領整個團隊荒山野嶺到處跑,因為窮只有一臺攝像機,錄間設備可想而知。

同時演員的來源非常複雜,天南北地各種方言都有。

《紅樓夢》《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另外三部名著電視劇相同。

不管是為了便於所有中國觀眾的理解,還是為了電視劇整體的效果,最終選擇配音都是必然的,這也是沒有辦法。

2、中國習慣追求整體效果,忽視個體表達

8090年代中國內地經濟發展非常落後,人民普遍接受教育的程度極低。

中國卻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語言和方言不計其數的國家。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那個年代即使解決了影視技術上的問題,但一部影視劇如果只上字幕,角色卻說著各種各樣的方言,天南地北的口音。

很多觀眾根本就看不懂。

你想歐美電影為了通行全世界,外星人都在說世界語言“英語”。

中國影視劇為了照顧所有觀眾,既然普通話是中國官方語言,全部配音說普通話也就理所當然了。

這有什麼問題?

這種為了照顧所有觀眾的情況,同樣還能用到港片上面。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90年代的香港影視劇,雖然仍有配音但演員同期聲表演也非常成熟。但粵語區和普通話區的語言習慣,確實有著巨大差異。

直到今天,粵語電影在內地影院上映主流上都有配音版本。

如果回到港片配音上面,我們又能想起“那些粵語片中的經典國語配音”。

2、中國影視“配音”濫用,由來已久

中國影視劇一直就存在濫用配音現象,不是當前獨有。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國內這種為了照顧“群體的利益”,對於配音這個工種的濫用。

早在演藝圈內就引起過爭議,有很多演員甚至公開表達過不滿。

注意:這裡不是指戲爛了,然後演員甩鍋給配音的那種不滿。而是演員自己明明要求原音,但劇組非要去找配音的情況。

比如張國榮的《霸王別姬》,張國榮擔心自己口音出戏,特意苦練幾個月的“京腔”。

結果在參選戛納電影節時,導演秘密讓楊立新配了程蝶衣。不但最後片尾沒有註明,甚至都沒有告訴張國榮。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說句實話,這已經是不尊重張國榮。

如果說《霸王別姬》時間太早,為了效果難以決斷。

2010年後,全世界的影視工業已經非常成熟,但中國爆出的類似事情也不少。

比如孫儷因為《甄嬛傳》用了季冠霖配音,一直受到觀眾的詬病。後來《羋月傳》孫儷表示要自己原音配,結果被導演給否掉。

這讓孫儷非常生氣。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2018年的《那年花開月正圓》,再到2020年的《安家》。

孫儷死活都要爭取到自己原音出演。

比如胡歌封神的《琅琊榜》,同樣遭遇到這個問題。

一開始,《琅琊榜》官方放出的幾版預告,梅長蘇全都是配過音的。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胡歌是嚇了一跳,為了角色的完整度堅持要原音。最終還是胡歌自己掏錢重新配音,否則梅長蘇可能也會留下遺憾。

曾經傳出過有演員自己都配好音,結果劇組仍然找了配音,引起演員公然開罵的事情。

總而言之,在中國觀眾接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文化越來越多元的今天。中國影視劇傳統的為了追求“最好效果”,“口音不符合人物性格”等等。‘

連那些臺詞過關的演員都濫用配音,這種行業規則急需打破。

不過,現在中國觀眾廣泛嘲笑配音,對於演員同期聲無比的渴求,和這個關係不大。

流量時代和《聲臨其境》

行業混亂的“反配音”是其中一點,為此催生了演員原聲的節目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當前的中國影視行業非常混亂,”數字先生““數字小姐”只是其中一種表現。

漣源是“流量經濟”和“粉絲經濟”的崛起。

2011年,於正的《宮鎖心玉》在市場大獲成功。

彼時正逢臺灣偶像產業、香港影視產業的衰落,韓國偶像產業則轉型升級成功。

於是乎,韓國的偶像劇、韓國的偶像明星和偶像產業全面進入了中國,一下子佔領了中國的偶像文化市場。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一方面是外部發達產業的進入,另一方面產業落後的國內主動學習。

2012年後的中國流行文化,全面進入“流量經濟”和“粉絲經濟”的大時代。

如果像流行文化產業發達的日韓,影視演員是影視演員,唱跳偶像就只是偶像,這種行業涇渭分明的情況也還好。

中國內地偶像產業遠談不上建立,但影視產業正在迅速的發展。

注:2012年,徐崢導演的《泰囧》票房破10億,國產電影票房進入高速增長的時代。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這種混亂的環境下,偶像產業不成熟的唱跳明星,開始大舉輸入到了發展迅速的影視產業中。同時“流量經濟”來錢太快。

有了流量和粉絲,名氣、利益和聲譽已經是唾手可得。

這也導致大量中國傳統影視院校出身的演員,還有大量傳統演藝圈的群體倒向流量。

2012年—2017年:中國影視產業從業者質量全面的倒退,堪稱群魔亂舞,影視文化裡出現了各種刷新下限的現象。

作品:磨皮摳圖、五毛特效、劇情注水,故事劇情飄浮不接地氣。

演員:臺詞太差、演技面癱、毫不敬業、到處軋戲片酬還高得嚇人。

這個例子就數不勝數了。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以近年不時爆出的”數字小姐“這件事情。

都已經不止一次,不止一名實力派演員公開的吐槽了。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2020年2月份,配音演員沈磊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吐槽”某男星不背臺詞,配音是屎上雕花。”。

2019年6月,實力派演員王勁松在上海電視節論壇上,怒斥“年輕演員把背臺詞當自豪,你多不要臉啊”而引起熱議。

劉濤和金星爆出的“數字小姐”事件,已經是娛樂圈經典吐槽。

我們再延伸到整個中國演藝圈,“數字小姐”不過是其中的一種罷了。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中國演藝圈的種種亂象,今天的中國觀眾早已經無法忍受了。這種對於演員原聲的渴望,為此催生的相應的綜藝節目。

——《聲臨其境》誕生!

2012年—2017年前後,這是中國流行文化產業最混亂的時代。

這倒是今天已經完全杜絕,而是2017年《戰狼2》創造神話後,2018年的《紅海行動》,2019年的《流浪地球》和《哪吒之魔童降世》過後。

中國影視圈逐漸在恢復正常,“流量經濟”和“粉絲經濟”開始退散。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但從2019年《誅仙》大賣和肖戰的火爆,再到近來肖戰引起的娛樂風暴能夠看出,中國的“流量經濟”還沒有徹底過去。

不管如何,國內混亂的影視文化,中國觀眾對於“演員實力”前所未有的渴求,方會誕生對於演員原聲演繹的綜藝《聲臨其境》。

《聲臨其境》這樣讓演員追求原聲演繹的節目,不但出現大量精彩實力派演員的原聲,更是貢獻了大量實力配音的經典場面。

要忍到何時?今天的中國觀眾,對演員的原聲從來沒有這麼渴求過

在影視劇配音仍然濫用的情況下,《聲臨其境》反倒成為演員原聲的樂土。

這讓那些對於堅持演員原音演繹的觀眾,感受到了實力派演員聲音的魅力。

最後希望中國影視劇演員全部同期聲的那天。

早日到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