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揭祕!日本普通住宅的魔鬼細節

揭秘!日本普通住宅的魔鬼細節


2019年6月,新西蘭發生7.2級大地震,事後統計,零死亡。

2011年12月,新西蘭又發生6.3級大地震,差不多相當於1.5萬噸TNT炸藥被引爆。

結果也只有60名傷員,且大部分都是輕傷。

揭秘!日本普通住宅的魔鬼細節

新西蘭2019年地震記錄次數月分佈

在這一點,新西蘭和日本有異曲同工之妙。

結結實實,沒有豆腐渣,面對自然災難也紋絲不動。

但日本有一個強項可以完勝新西蘭。

那就是設計理念。

看完日本公佈的東京奧運會藝術海報,就明白什麼叫“降維打擊”。

揭秘!日本普通住宅的魔鬼細節

日本奧運會海報,聚集日本19位國寶級藝術家

頂尖設計理念+專業建造體系=教科書式作品。

日本在房屋這塊,就沒輸給誰過。


一、日本房子,能教給我們什麼?


在一個頂級設計大國的光環下,日本房屋一直都被當做業界優秀模板。

難道日本人就是天生的思路清奇,工藝匠心?

這種對藝術、人性的結合與捕捉,我們能不能一比一復刻?

揭秘!日本普通住宅的魔鬼細節


1.“小麻雀”創造的“大世界”

眾所周知,日本這個國家的關鍵詞就是:小。

但偏偏它還人多!

所以日本房屋非常注重對空間的充分利用,沒有一平方會被浪費。

和國內千篇一律的房型結構相比,日本更注重根據房間的特點,進行個性化設計。

我們能在日本看到各式各樣奇形怪狀的房屋。

比如這棟只有16平方的狹窄三角形房屋,在國內估計還沒很多人家裡的浴室大。

揭秘!日本普通住宅的魔鬼細節

建築師Kota Mizuishi作品

但就這麼一個“蝸牛殼”,內部卻寬敞明亮,五臟俱全,實用性極高。

看著比國內一些兩室一廳還舒服。

揭秘!日本普通住宅的魔鬼細節

還有位於京都這座像紀念碑谷似的房屋。

不大的住宅扣上了大大小小6個雙坡屋頂,所有空間都被罩在下面。

畢竟日本土地永久產權,可以在有限的面積上想怎麼蓋就怎麼蓋。

揭秘!日本普通住宅的魔鬼細節

由y+ M design office設計

在國內,應該會有一大部分人都無法接受這種房型。

但正是由於這些“異性”房子的存在,使得日本城市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多承載將近1/6的人口。

寸金寸土的國家性質,就決定了日本人必須在空間上努力彌補。


2.一群“心理變態”的傑作

每個去過日本的人,都能對那裡的“變態”人性化感同身受。

最具“日本特色”的產品包裝、洗手間防止尷尬的“音姬”按鈕、日本超市購物車針對老年人自帶的放大鏡等等。

公共場合況且如此,日本房屋的居住體驗感,就更值得期待了。

哪怕小的邁不開腿,低的挺不起腰,也不忍心給它一個差評。

比如當我們還在糾結是否要“乾溼分離”時,日本人已經開始“四式分離”互不打擾了。

浴室、洗漱臺、洗衣機、廁所這四個功能區分開,僅需8㎡,一家幾口就可以誰都不耽誤誰。

揭秘!日本普通住宅的魔鬼細節

再比如日本房子的安全設施配置。

樓房陽臺的都會設有這樣的避難通道,並且不允許放置物品,高層如有發生火災,就可以從這個避難口下去,實施逃生。

揭秘!日本普通住宅的魔鬼細節

為何日本這麼注重人性化設計?

沒辦法,這是極度市場經濟競爭的結果。

在日本經濟繁榮期各行各業都競爭很激烈,所以服務就成了非常重要的部分。

加上那時候服務人員工資也不低,日本人又喜歡制定規則,一但規則制定下來就嚴格按照執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行業的規則。

光是這種契約精神,我們就很難複製。


3.房子“青春永駐”

我還說,日本的房子可能是吃了唐僧肉。

路邊隨便一座嶄新亮麗的大樓,都有可能是上了年紀的百年古建築。

揭秘!日本普通住宅的魔鬼細節

日本群馬縣辦公樓,建於20世紀60年代,照片攝於2016年

像國內上世紀90年代建的房子,2014就倒塌,不到30年的壽命,還被國外媒體稱為“快餐式公寓”。

揭秘!日本普通住宅的魔鬼細節

1980年,日本就提出了百年建築的目標。

所謂百年建築,一是指建築結構壽命100年,二是指100年內可以讓家庭幾代人安居。

為什麼日本敢於提出這種設想?這麼有信心讓房子終身不老?

因為每月的修繕費可不是白交的!

為了保證房屋的質量,日本房產能夠定期進行一次大規模修繕而收取的費用。

畢竟如果一次性繳清修繕費用的話,那麼是一筆很龐大的數字,對持有者來說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壓力,所以就先未雨綢繆著。

揭秘!日本普通住宅的魔鬼細節

一棟百年大樓能夠青春永駐,這棟樓裡的每家住戶都出了力。

每月按時繳納修繕金,房子不僅永遠嶄新如初,有什麼問題也能及時快速修復。

這可比國內有些物業強多了,這筆錢不僅交的不虧,甚至物超所值。


二、我們,真的在為消除差距努力嗎?


看完日本的房子,再反觀國內,對比慘不忍睹。

倒不是說國內的房子不好,而是每個國家有不同的風格和側重點。

可道理我們都懂,為啥國內的房子還是沒啥進步?

揭秘!日本普通住宅的魔鬼細節


1.先有錢,才有工匠精神

日本人的工匠精神,就是一輩子只做一件事,而且將這件事做到極致。

比如做壽司,就會世世代代鑽研壽司的料理之道。

哪怕只能住在縣城的小房子,哪怕孩子上不了大學,也要把壽司先做好再說。

揭秘!日本普通住宅的魔鬼細節

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為了傳承壽司精神,不準兒子上大學

這在國內,可能發生嗎?

對事物的探索和挖掘固然重要,但賺錢養家和孩子的未來永遠第一位。

並且,從現實角度說,如果一座住宅採用了偏離社會準則的激進設計,就會相對損害這處房產的價值。

勇敢的設計會帶來投資風險。

為了將來轉賣脫手方便,業主只能收起他們對藝術的欣賞和喜愛。

再好看,再獨特,也要考慮收益。

揭秘!日本普通住宅的魔鬼細節

位於東京,像俄羅斯方塊一樣的房子

“Safe as houses”,當市面上的全部指標最終都以錢為準時,什麼設計不設計的?

開發商只想趕緊回賬,投資者只想趕緊收益。

工匠精神,只能變成一種江湖傳說。


2.中國人,沒什麼不能容忍的

中國人的宿命就是買房。

誰這輩子要是沒個自己的房子,那可真是白活了。

但日本人不是。

各種各樣的稅務會壓得他們喘不過氣,寧願一輩子租房,也不想活得那麼辛苦。

就這方面來說,中國人真的太能吃苦耐勞了!

國內的開發商也是被這樣慣壞的。

揭秘!日本普通住宅的魔鬼細節

廣島Saijo的房子

房子對地方來說,是主要的經濟來源,對老百姓來說,是不得不買的奢侈品。

這個地位一下子就懸殊了。

所以很多開發商才會如此任性,不斷地給大家洗腦:什麼地段配套,交付標準,只要有房子住,就不錯了!

於是,我們的容忍度也變得越來越高,底線也消失不見。

在日本,房子主要是由製造業企業建造,背後有一整套完善的工業流程與體系在支撐。

有其內部的實驗室、專家智庫、大數據分析等,整個工業流程基於精密的計算及自動化。

這些在國內,聽起來就像天方夜譚,哪怕是一線城市的富人區,也很少聽說哪個項目還有專家智庫來輔助。

揭秘!日本普通住宅的魔鬼細節

1993年建造完成的大阪Next21,凸顯了日本建築製造公司的想象力和前瞻性


3.“反傳統”思維,太昂貴了

大家都不願做那個獨樹一幟,鶴立雞群的人。

隨大流、跟隨普遍的大眾選擇,才能讓我們有安全感。

一座反傳統的住宅,就需要一個反傳統的業主。

但是房子太貴了,我們耗盡一生積蓄,實在承擔不起“反傳統”帶來的風險和不便。

揭秘!日本普通住宅的魔鬼細節

日本千葉縣的建築

那日本人是錢多燒的嗎?為啥他們就樂意做反傳統的業主?

其實,日本那些充滿設計感的住宅,往往不是有錢的富裕階層購買,而是實實在在的中產階級。

對於日本中產階級來說,那些設計激進的住房並不僅是住所,也是一座虛幻的城堡。

大家做著千篇一律的工作,穿著一模一樣的制服,過著相差無幾的人生。

那房子總能住的不一樣點吧?

用充滿冒險精神的設計,來填充自己只是一個凡人的無力感。

這也是日本的動漫產業發達,以及宅男眾多的原因。

揭秘!日本普通住宅的魔鬼細節

日本那須高原的錐形建築

比起現實社會,大家更願意活在一個自己創造的幻境裡。

現實生活已無法改變,所以他們堅信,漫畫裡那個熱血少年才是自己。

中國人的心就沒這麼大。

一輩子住在自己搭建的烏托邦假象中,騙的是自己。

人總要面臨殘酷的現實,人生這步棋,必須每一步都要走的小心翼翼。

冒險,是有錢人才配擁有的精神。


三、好房子,才配得上你的半生奔波!


對比這麼多,不是讓大家趕緊去買日本房子。

而是想提高大家看待房產的眼界標準。

不要國內隨便一個開發商的樣板間,就能把你騙的團團轉。

投資日本房產需要考量多層面的問題,比如高額稅、必須全款、出租轉賣等問題。

它很好,但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揭秘!日本普通住宅的魔鬼細節

建築是社會、經濟、文化等等基礎的上層建築,和一城一地一國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中國和日本的大環境雖然截然不同,但有一個邏輯,放哪都不會變:

我們的錢,不是大風颳來的。

我們努力拼搏的血汗錢,就應當獲得與之匹配的品質。

所以,無論你拿到哪裡的綠卡,無論你身處哪個國家,都不要委屈自己。

要相信,你一定配得上最好的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