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 我有一壺酒,與君慰風塵,不知君意如何?

我有一壺酒,與君慰風塵,不知君意如何?

回望歷史長河,民國是中華髮展史上非常簡短的篇章,僅僅只有三四十年時間,但卻在那段波瀾壯闊的大潮中湧現出許多立志於拯救民族危亡的人,這些人都是手執教書與戒尺、心懷大德大志、滿腔拯救民族熱血之人,今天我們將他們稱為“先生”,以示後輩對前輩的萬分敬仰與緬懷之情。

教育興,則民族興,教育敗,則民族敗。

他們是蔡元培、胡適、馬相伯、梅貽琦、竺可楨、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陳寅格。

在《先生》一書中,關於他們的故事,被濃縮為一個稱謂,一種修為,一卷雋永。他們的背影,我們民族的正面。序言中這樣寫道,在波瀾壯闊的文化民國,烽火連天的戰亂守拙、大江大海的南渡北歸裡,他們宛如燈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

我有一壺酒,與君慰風塵,不知君意如何?

百年之後的今天,我們回望他們漸行漸遠的背影,重述他們的故事,旨在學習、重溫、自鑑。

在我不惑之時,轉身欲作一名教書先生,無人可解此舉欲何為。已不再少年,但再度歸來,依然一顆少年心。

月初之時,再次踏入考場,這是在我二十年後第一次再次邁進那個久違的校園。與我並肩而戰者,皆為豆蔻年華之新少年,年長者甚少,如我此般者更是鳳毛麟角。在他們叔輩的年齡,我重新開始了起步,那一天秋葉已滿地,而我一如那枝頭湛綠的樹葉,心中依然充滿憧憬。

過去丟掉的,今天都要彎下身子去一點點撿起來,用袖巾拂去灰塵,小心翼翼地裝在布口袋裡面去。這段時間一直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讀書,若要問讀書最大的好處是什麼?我的回答出奇的簡單,在讀書中,我又找到了另外的一個自己。

因此,才有了夜秉燭,與月同輝,晨掌燈,與星同明,鬢角早就白髮叢生,多幾根也無妨了。不管是走過去,還是爬過去,有些事情是需要做下去的。

我有一壺酒,與君慰風塵,不知君意如何?

讀的書越多,靈感就自然而多,寫東西也就多了起來。寫作,於我就如雙腳,三日不寫,便全身甚感不適,茶飯索然無味。

今天把自己寫的文章彙總成冊,取名為《呦呦鹿鳴文集》,內容包括教育、故鄉、閱讀、勵志、遊記、唐詩等內容,通過這些文章,您可以讀出許多不同的意味,並無賣弄之意,只想藉助這些文字讓我們共同來思考和反省自己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