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19年甘肃省药品监管工作5大成效

2019年药品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201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场监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全省药品监管系统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聚焦药品安全主责,深耕服务发展主业,守牢药品安全底线,追求药品高质量发展高线,各项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2019年甘肃省药品监管工作5大成效

一、党的建设有力加强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配合省市场监管局完成省委巡视工作,深入开展药品监管领域腐败、作风问题专项检查和廉政风险隐患排查,严肃问责监管执法、检验检测违规行为,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奠定了基础。

2019年甘肃省药品监管工作5大成效

二、机构改革扎实推进

全面实施省药监局“三定”规定,在全国省级药监部门首设科技与产业服务机构。市县市场监管部门均设立药品监管内设机构,最大限度保留了药品监管专业人才。省级派出机构设置和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会同17家省直部门制定《甘肃省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提请省政府同意印发《甘肃省疫苗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药品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基本建立。平凉、陇南、临夏等市州局加强药品监管机构建设,充实了基层监管力量。

2019年甘肃省药品监管工作5大成效

三、药品安全稳中向好

深入开展药品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格高风险产品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加快构建疫苗质量管理体系(QMS)。持续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执业药师挂证、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清网行动”和化妆品“净网清源”等集中整治。全省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158件,移送司法机关31件,罚没款856.45万元,责令停产停业8户,取缔无证经营26户。收回GMP证书8张、GSP证书30张,撤销GSP证书14张。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示率100%。基本药物抽检生产环节合格率100%,流通环节合格率100%。各地严控药品安全风险,统筹监管资源,狠抓专项整治,在机构改革过渡期守住了药品安全底线。兰州、酒泉、白银、庆阳、武威、天水、张掖等地在加强监管执法、药械专项整治、创新监管方式、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等方面工作力度大、效果好。

2019年甘肃省药品监管工作5大成效

四、监管保障不断夯实

推进落实疫苗药品安全党政同责,药品安全目标责任考核全面加强。深入开展《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宣贯培训,全省累计举办宣贯活动20余场次5000余人次。会同省总工会、省人社厅联合举办2019年全省药品检验检测技能竞赛,评选产生五一劳动奖章1名,甘肃省技术标兵20名,优秀选手20名。成功获批国家药监局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控制研究重点实验室,联合中检院成立中藏药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价联合实验室,成立甘肃省道地药材研究所。总投资2.23亿元的“甘肃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项目”列入“国家提升医疗器械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项目”。兰州、金昌、嘉峪关、甘南等地落实药品安全党政同责,人、财、物等保障力度持续加大。兰州市食药检所成立“庞国芳院士工作站”,提升中药材农残检验水平。

2019年甘肃省药品监管工作5大成效

五、服务发展有力有效

助推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离子治疗系统获批上市,实现高端医疗器械装备国产化的重大突破。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利企便民23条措施》,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医药企业发展座谈会,限时办结企业难点堵点问题36个。“互联网+政务服务”再次领跑全省,签发全省第一张在线服务电子许可证。探索开展大宗道地药材产地加工切片试点,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扶贫车间+农户”模式,推动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在全国率先发布当归、党参、黄芪、甘草、板蓝根5个产地中药材切片标准及生产技术规范。省药检院成立新型科研创新实体,与广药集团合作深入开展。各地不断创新举措,优化服务,改善营商环境。兰州新区、定西、陇南等地药监工作在促进现代中药制造基地建设,推进中药材产地加工试点方面成效显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