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我家的陽臺我為什麼封不得


我家的陽臺我為什麼封不得

想封陽臺的王哥

“我家的陽臺我為什麼封不得,什麼鬼物業,憑什麼不讓我封……。”我的朋友王哥在電話裡咆哮的跟我說道。

王哥多年前來到蘇州打拼,拼搏半生用自己的積蓄和親朋好友的資助,正好在15年上半年蘇州行情大漲前買入了一套九十多平的小三居。

我們都羨慕他運氣好會買房,他卻跟我說他自從買房後,遇到的糟心事簡直不要太多,還貸壓力大,小孩慢慢大了可小區附近沒好學區,現在又遇上了封陽臺這個麻煩事。

物業說他封陽臺會危害公共安全,損害他人權益,小區都是禁止封陽臺的,臨時業主公約也是這樣規定的。

我家的陽臺我為什麼封不得

王哥說他住在高層,小孩子兩三歲正是淘氣的年紀,自己和老婆每天都要上班,孩子奶奶在帶孩子。孩子奶奶總有照看不到的時候,這兩年因為家長照看不周,出事故的小孩太多了,很多都是因為陽臺出的問題。

我說:“王哥,你可以把岳父岳母接過來一起住啊,把你家老爺子接過來啊。既盡孝心又可以帶孩子,一個老人確實不方便。”

王哥說他家老爺子不喜歡來這邊待不住,岳父岳母也要幫媳婦的兩個哥哥帶孩子,來了也住不了幾天,還是想把陽臺的事情解決好,不然自己這顆心老是懸著。

我想了想,打算把我做律師的朋友老吳介紹給他,電話裡說不清他那邊到底啥情況,還是有時間我們幾個當面聊一聊。

我家的陽臺我為什麼封不得

一天,我和老吳來到他家,看了看陽臺。我發現他家的屬於那種凸陽臺,有一半面積算是贈送面積,也就是說贈送面積不完全屬於業主,屬於共同業主,業主享有共同的管理權利,通常是由物業代為管理。

老吳帶著職業微笑說道:“物業不讓你封你也不要怕,關鍵是你當初買房子時和開發商籤的《管理規約》或者《業主手冊》裡面是否約定不得封閉陽臺。

如果沒有約定不得封閉陽臺,即使現在臨時業主公約說不可以也沒關係,可以召開業主大會會議,經本小區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佔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將《管理規約》中確定為可以封閉陽臺。只不過這個過程會很麻煩,有點漫長。”

王哥深吸了一口煙說:“麻煩也要做,也不光是為了咱自己,我看這小區跟我家條件差不多有孩子需要封陽臺的也不在少數。

徵求徵求大家的意見,如果只是沒人願意出個頭,我願意出這個頭。”

我家的陽臺我為什麼封不得


我家的陽臺我為什麼封不得

籌備業主委員會
由於他們小區還沒有業主委員會,需要先成立業委會籌備組。王哥在他們小區微信群QQ群動員大家先成立業主委員會籌備組,一時間願意入組者甚多,達到了上百人。

王哥很高興認為離成立業委會快了,當他拿著名單去當地居委會才知道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居委會說他們要進組的人太多不符合程序,要退出來大多數人才行。

於是他在群裡跟大家解釋現在人太多沒法弄,需要一部分人自願退出。

這個時候他才發現這個事情有多難,不少人當即就明確表示不退,要退讓他自己退。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沒人買賬,可愁壞了王哥。

這個時候,樓下熱心腸的劉大姐在微信上私信告訴他,是物業在壞事,物業有人在傳進業委會有好處拿,有免費停車位使用不用交物業費的。所以大家都不願意退。

我說這不是無稽之談嗎?都9102了還信這些啊。我讓他把老吳這位法律專家拉進業主群,讓老吳在群裡普法,告訴他們什麼才是業委會。

業主群的管理員是物業的人,一看事情不好,把老吳踢了,也把王哥踢了。

所幸的是,好事人緣又極好的劉大姐建了很多小群,把我們拉了進去。

這次王哥決定要多費點心思,他加了群裡每一個人的微信,單獨去聊業委會的事,能面談的朋友就當面交流。

在王哥的不懈努力下,業委會籌備組人數終於符合要求了。

眼前要召開業主委員會大會,事情又出了風波。

業主們都知道了,王哥這麼拼命是有私心的,是為了讓大家同意他封陽臺。

頓時風向變了,更多人開始指責他討厭他。

更何況在要不要封陽臺這件事情上,本來業主們就意見不一。

有人覺得在牆體上來打孔,會破壞保溫層,帶來後期滲水問題,破壞外立面統一性影響到美觀。

有人說沒有封陽臺的房子會比封了在二手房市場更受歡迎,價格上更有利。

有人覺得不封陽臺室內空氣流通會更好,陽光會更充足。

支持封陽臺的人,也反對他,認為他沒安好心謀私利。

王哥感到前所未有的挫敗感,這是他第一次跟這麼多人打交道,上學的時候他連小組長都沒有做過。第一次感受到來自這麼多人的批評,他有點無所適從。

小區裡的人,見到他都繞道走,對於他開始有了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

有些話說的相當難聽,氣得他要拿東西打到別人家裡去,還好王嫂及時勸住了他。

我家的陽臺我為什麼封不得

過了段時間,王哥打電話給我,請我喝酒。酒桌上的他,先幹了兩杯,拉著臉,跟我說:“太麻煩了,我不想折騰了。跟物業說下裝個隱形防護網算了。現在我做夢都是在,跟那些在背後指指點點的人吵架。”

我說:“現在你退卻了,不就證實了那些造謠猜忌你的人說的話了嗎?現在那些人可不只是說你的壞話,也說嫂子和孩子的。除非你不在這邊住了。”

王哥想了想,覺得確實要在這裡生活,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有些問題你是逃不掉的。

我家的陽臺我為什麼封不得

義無反顧救孩子
於是他還是像以前一樣,盡心盡力操心籌備組的事情。

這天,他打算去一家業主家,詢問一些關於關於業主委員會的事情,遇到了一場意外。一個媽媽帶著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從電梯出來,此時是在十二樓。

我家的陽臺我為什麼封不得

媽媽不知道怎麼了忙著看手機,沒照看到孩子。這個小女孩跑到電梯旁的欄杆邊往外鑽,這個小女孩很瘦小半邊身子都出去了。

眼看著馬上要失重掉下去,王哥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小女孩,慢慢地把孩子從欄杆裡移出來。媽媽聽到孩子的哭聲才意識到孩子不在身邊。

王哥把孩子交到媽媽手裡,馬上轉身就離開了。

我家的陽臺我為什麼封不得

當天晚上,業主微信群裡就炸鍋了,這個新來的業主媽媽尋找救孩子的好心人。她只知道救孩子的是一個高高瘦瘦,臉有點黑,身上有很重煙味的男人。

群裡有人說,這說的好像是老王啊?不可能吧?他有這麼好心……

一時間七嘴八舌,說啥的都有。

有人把王哥的照片傳到群裡,那個媽媽驚喜若狂,說就是他。

但是還是有人不信,說是不是認錯了。

於是第二天,那個媽媽找到物業,想查一下當時那個樓層的監控。那個時間段的監控顯示,救人的就是王哥。物業的人大吃一驚,擦了擦眼鏡,反覆看了幾遍。

有好事者把這段錄了下來,傳到業主微信群裡。這下那些質疑的人終於消停了,但是卻疑惑為什麼王哥不第一時間出來說那是他,享受大家的鮮花和掌聲。

後來王哥跟我說那天晚上,他就看到了,他本來也準備回覆那個媽媽,自己寫了長段的文字。但是寫了刪刪了寫,他感覺自己需要的不是表揚,而是藉著這個事情告訴大家,安全性有多麼重要,不管你選不選擇封陽臺。

他當時的腦子很亂,還沒想好怎麼面對大家,還沒想好怎麼說,於是選擇暫時沉默。

我家的陽臺我為什麼封不得

選擇的自由與安全底線
業主群開始出現同意王哥封陽臺做法的聲音。

沉默許久的王哥出現了,他在業主群發語音說道:“大家好,我是老王,但不是隔壁老王。我就是在那層樓救小女孩那個人。我知道你們之前對我有很多誤會,有不少人在造我的謠。

我承認我一開始沒有講我是因為想封陽臺,才籌備業主委員會的。我有自己的訴求,你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訴求,我尊重且理解那些不想封陽臺的人的想法。

我家的陽臺我為什麼封不得

但是,但是,安全才是我們要考慮的第一位,近些年兒童在高層出事故還少嗎?不管是走廊欄杆還是陽臺都要以安全為第一。不能因為沒看見沒發生,就認為不需要啊。一次事故對一個家庭是百分之百的傷害啊,同志們朋友們。

至於封不封陽臺,你們有自己選擇的自由,安全這個底線千萬丟不得。我要說的就是這些,希望你們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我家的陽臺我為什麼封不得

群裡頓時從鴉雀無聲變成不斷刷屏,認可王哥說的話,表示要支持工作,把安全放在心上。

看到群消息的王哥,感覺比買房那天的心情還激動,連煙都不會點了。

本來以為沒什麼事了,會順順利利召開業主大會,修改《管理規約》。

沒想到這天,樓下的劉大姐急匆匆找到王哥說,物業有人說不怕你們鬧,你們翻不了多大浪花的,最終還是要聽物業的,具體的原因她也沒有打聽出來,可把王哥愁壞了。

我也有些納悶,大家明明都同意修改《管理規約》了,物業還能有什麼辦法。

此時我想到了老吳,把這裡的情況跟他詳細說了一下。

他說你們可能忘了開發商手裡可是有很多房的,有些房子他們沒賣出去,員工自持了一部分。按照投票機制,面積越多權重越大,所以他們是可能佔優勢的,如果有業主倒戈,局面就很難講了。

但是也不用過度擔心,還是有辦法解決的,可以搞雙重投票機制,同時看人投票和麵積票,還是會有勝算的。

王哥找到了籌備組街道辦的工作人員和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像他們詳細表達業主的訴求和希望雙重投票制的要求。

同時王哥又上門拜訪業主,希望他們支持雙重投票制,不要忘記安全底線。

業主大會召開後,勝利屬於了王哥,不,屬於全體業主。

大家都有封和不封陽臺的自由,但是要統一要求和標準,不封要做好防水和欄杆安全要求。

王哥終於封了陽臺,但是更讓他高興的是他為大家的安全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一些無愧於心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