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中金:底部陣痛後 鈷拐點已現碳酸鋰待出清

2019年回顧:需求放緩而供給擴張,行業處於底部陣痛期

新能源車增速放緩,消費電子錶現乏力,需求端整體表現疲弱

新能源汽車增長放緩、消費電子需求低迷整體拖累2019年鈷鋰需求。鋰電池佔全球鈷鋰消費的60%左右,鈷鋰消費的增長與電池需求息息相關。當前新能源車和消費電子是鋰電池的主要應用場景,2019年新能源車增速放緩,消費電子同比下滑是鈷鋰需求增長不及預期的主要原因。

圖表: 2019年全球鈷消費結構

中金:底部阵痛后 钴拐点已现碳酸锂待出清

圖表: 2019年全球鋰消費結構

中金:底部阵痛后 钴拐点已现碳酸锂待出清

資料來源:安泰科,CRU,中金公司研究部

2019年中國新汽車銷量為121萬輛,同比下滑4%;根據IDC統計,2019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13.7億部,同比下降2.5%。其他鈷、鋰傳統應用領域需求基本表現平穩,鈷方面,海外高溫合金消費受到737MAX墜機拖累,但國內高溫合金保持較快增長,海外硬質合金需求相對低迷,但國內地礦工具類產品銷量較好。鋰方面,冶金、玻璃陶瓷、潤滑劑等領域的終端消費也都基本平穩。

圖表: 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

中金:底部阵痛后 钴拐点已现碳酸锂待出清

圖表: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

中金:底部阵痛后 钴拐点已现碳酸锂待出清

鈷方面:2019年消費增長6%,同比放緩4ppt。根據安泰科統計,2019年全球精煉鈷消費達到13.4萬噸,同比上升6%(其中電池貢獻約5.4ppt),但增速同比放緩約4ppt。電池領域的鈷消費達到8.4萬噸,較2018年上升9%(其中新能源車貢獻約6ppt、消費電子貢獻約3ppt),但增速同比放緩約7ppt。

圖表: 全球精煉鈷消費量拆分

中金:底部阵痛后 钴拐点已现碳酸锂待出清

鋰方面:2019年消費增長7.5%,同比放緩10.6ppt。根據我們的測算,2019年全球鋰需求量有望達到接近30萬噸(碳酸鋰當量,下同),但年增速同比放緩10.6ppt至7.5%(其中電池貢獻約5.7ppt)。電池領域的鋰需求為15.5萬噸,同比上升約11%(其中新能源車貢獻10.7ppt、消費電子貢獻約0.6ppt),但增速同比放緩17ppt。

圖表: 全球鋰消費量拆分

中金:底部阵痛后 钴拐点已现碳酸锂待出清

資料來源:CRU,安泰科,中金公司研究部

鈷供給增長有所放緩,鋰產能大幅度擴張

全球鈷鋰資源儲量與生產地域上較為集中。鈷方面,全球49%儲量位於剛果(金)境內,2019年全球64%鈷礦產自剛果(金)。鋰方面,全球58%儲量位於智利,但目前澳大利亞鋰輝石構成全球鋰礦開發主力,2019年佔全球鋰資源供給的61%。

圖表: 全球鈷儲量分佈

中金:底部阵痛后 钴拐点已现碳酸锂待出清

資料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全球鈷礦產量分佈

中金:底部阵痛后 钴拐点已现碳酸锂待出清

資料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全球鋰儲量分佈

中金:底部阵痛后 钴拐点已现碳酸锂待出清

資料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全球鋰產量分佈

中金:底部阵痛后 钴拐点已现碳酸锂待出清

資料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2019年全球鈷供給增長6%,同比放緩7ppt。根據我們的統計,2019年全球4大鈷礦生產集團(嘉能可、洛陽鉬業、謝里特、淡水河谷)2019年總產量預計為7.3萬噸,佔全球總量的超過50%,同比僅增長2%。此外據安泰科報道,2019年ERG和莎林那的產量釋放均不及預期,剛果(金)政府對民採礦的控制力逐步提高導致手抓礦數量減少。根據安泰科統計,2019年全球鈷供應總量約為14.4萬噸,同比增長6%,增速放緩約7ppt。

圖表: 全球主要上市公司鈷礦產量

中金:底部阵痛后 钴拐点已现碳酸锂待出清

資料來源:安泰科,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鋰產能快速增長。2018-2019年全球大量新建鋰產能投放市場。-根據我們統計,目前鋰資源(礦山+鹽湖)產能已經達到全球鋰需求的2倍以上。根據安泰科預測,2020年全球鋰鹽加工產能可能超過百萬噸。2019年全球鋰鹽供給可能達到41萬噸,同比上升48%,較2018年上升25ppt;鋰資源產能同比上升19%至63萬噸左右。根據有色工業協會專家預計,目前行業產能利用率僅在70%左右。

圖表: 全球鋰鹽供應量

中金:底部阵痛后 钴拐点已现碳酸锂待出清

供給過剩擴大,價格快速下行,高成本礦山、冶煉廠陷入經營困境

鈷過剩幅度小幅擴大,但出現底部企穩趨勢。根據安泰科和我們的測算,2019年全球鈷市場維持過剩態勢,過剩幅度在1萬噸鈷金屬量上下,較2018年小幅上升0.1萬噸/10%,過剩佔全球消費量的比例維持在7%左右。供需兩端同時減速情況下,我們認為2020年全球鈷市場格局並未進一步惡化,而是出現底部企穩趨勢。

鈷庫存影響有限。由於2018-2019年鈷價大幅度下行,我們認為國內隱性鈷庫存得到了較為顯著地去化。根據安泰科統計,2019年中國進口鈷原料含鈷約8.6萬噸(金屬量,下同),再生鈷約1.5萬噸,精煉鈷產量約9萬噸,當前國內冶煉企業的鈷庫存在1.5萬噸上下,大致為2個月左右的精煉鈷產量,處在合理區間。海外來看,市場普遍認為礦端企業的鈷原料庫約為2-3萬噸,但礦企短期大量投放庫存衝擊市場的概率很小。因此,我們認為庫存對價格上行的阻力並不顯著。

鋰過剩較為嚴重,行業產能厄待出清。由於資源和加工產能在短時間內快速釋放,2019年全球鋰鹽產量大幅增長,導致2019年全球鋰供需過剩大幅擴大至接近12萬噸,佔總需求量的超過三分之一。在行業基本面急速下行背景下,澳洲主要7大鋰礦生產商中,Greenbushes和Mt Marion運營相對正常,Mt Cattlin和Pilbara計劃或已經減產,Altura面臨巨大財務危機,Bald Hill和Wodgina停產。我們認為,行業內部高成本、無效產能厄待出清。

鋰庫存去化尚需時日。根據安泰科報道,由於2019年全球鋰市場過剩嚴重,精礦和化合物層面的鋰庫存積壓情況都較為嚴重。我們認為高庫存會成為2020年鋰價反彈的隱憂,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庫存壓力也會加快行業重組、及高成本產能出清的進度,迫使行業基本面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行業底部陣痛期,價格整體下行。2019年國內99.8%鈷金屬均價約26.3萬元/噸,同比下降50%,但8月嘉能可公佈停產Mutanda礦後,鈷價從底部的20.5萬元/噸,反彈42%至10月上旬的29.2萬元/噸,也從側面驗證了鈷基本面過剩幅度相對可控。2019年國內工業級、電池級碳酸鋰和氫氧化鋰均價同比下降50%、47%和49%,全年也呈現單邊下行走勢,其深層原因是全球鋰市場格局的大幅度過剩。

2020年展望:鈷供需格局改善,氫氧化鋰需求向好

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再發力。2020年,我們認為歐洲碳排放政策將驅動車企戰略規劃改變,中國優質供應釋放有望提振新能源車需求。中金新能源汽車研究小組測算,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可能達到150-170萬輛,同比上升24%-40%,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324萬輛,同比增長34%。

5G帶動消費電子復甦。儘管5G運營商的正式商用時間為2020年下半年,當前5G的資費也相對較貴,但我們認為2020年用戶在換機時,將逐步考慮手機是否包含 5G 功能。在5G的帶動下,中金電子組預計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將達到15.68億臺,同比增長2.4%,結束連續兩年的衰退。電子組認為2020年底5G手機滲透率有望達到70%,考慮到5G高速率、低時延的特性,我們預計2020年手機平均單機帶電量將實現同比提升。

圖表: 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預測

中金:底部阵痛后 钴拐点已现碳酸锂待出清

圖表: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測

中金:底部阵痛后 钴拐点已现碳酸锂待出清

資料來源:Gartner,中金公司研究部

鈷:預計2020年供給過剩幅度收窄至4-5千噸,價格繼續有向上空間

2020年全球鈷需求有望同比上升1.5萬噸/11%,同比提速5ppt。雖然疫情給需求帶來一些不確定性,但在新能源車和5G雙擎驅動下,我們認為2020年全球鈷需求有望同比增長1.5萬噸/11%至14.9萬噸,增速同比上升5ppt,其中新能源汽車貢獻1.2萬噸/9ppt,消費電子貢獻約0.3萬噸/2ppt。

2020年全球鈷供應增速小幅上升至7%,維持相對低位。2020年嘉能可的Mutanda停產將導致嘉能可鈷產量同比下降約1.7萬噸。但根據安泰科預計,2020年ERG-RTR項目有望接近滿產,莎林那Mutoshi項目產能繼續爬坡,中色旗下Deziwa項目、萬寶旗下Kamoya二期和Pumpi項目也有望在2020年貢獻產量。整體來看,我們預計2020年全球鈷供應可能達到15.4萬噸,增量在1萬噸金屬量左右(不考慮手抓礦大規模復產),增速小幅上升至7%。

基本面改善確定性強,價格具備上漲潛力。根據我們的測算,2020年全球鈷市場過剩可能從1萬噸收窄至4-5千噸水平,行業格局改善的確定性較強。考慮到目前鈷基本面僅小幅過剩,且庫存風險可控,我們預計鈷價對於供需的邊際變化較為敏感。若2月底後疫情可以得到控制,我們認為2Q20趕工和疫情後的消費復甦將成為鈷價回暖的催化劑。但考慮到整體鈷供應並不短缺,且行業均有儲備低鈷電池技術,我們預計鈷價目前尚不具備持續大幅上漲的動能。

圖表: 全球精煉鈷供需平衡表

中金:底部阵痛后 钴拐点已现碳酸锂待出清

鋰:雖需求有望恢復快速增長,但產能過剩仍較嚴重,預計價格底部運行

2020年全期鋰需求增速有望恢復至18%。根據我們的測算,2020年全球鋰需求有望增長5萬噸碳酸鋰當量/18%至35萬噸上下,增速同比上升接近11ppt,其中新能源汽車貢獻約4.5萬噸/15ppt,消費電子貢獻0.5萬噸/3ppt。

鋰供應增速可能放緩。由於目前鋰化合物價格已經跌破冶煉廠的成本線,上游多個礦山在減產和財務風險中掙扎,我們預計2020年全球鋰供應增速有望大幅度放緩,其中鋰資源(礦山+鹽湖)產能僅上升3%至65萬噸,增速同比放緩16ppt,全球實際鋰供應量上升5%至43萬噸,增速同比下降43ppt。

碳酸鋰價格底部運行,氫氧化鋰格局相對較好。2020年雖然行業整體呈現邊際修復走勢,但考慮到目前的過剩產能短期難以消化,我們測算2020年全球鋰市場過剩仍將超過8萬噸碳酸鋰當量,我們預計全年碳酸鋰價格將保持底部運行。相對來看,氫氧化鋰的供需格局較好,尤其電池級氫氧化鋰准入門檻較高、產能主要集中在頭部三家生產商手中(贛鋒、雅寶、Livent),受2020年高鎳新能源車普及拉動,價格可能出現拐點。但我們提示若雅寶、雅化、天齊的氫氧化鋰產能投放進度超預期,可能會壓制氫氧化鋰價格反彈的動能。

圖表: 全球鋰供需平衡表

中金:底部阵痛后 钴拐点已现碳酸锂待出清

資料來源:安泰科,CRU,中金公司研究部

關注新冠肺炎疫情的潛在影響

鈷:疫情影響有待觀察。近期國內大部分鈷冶煉廠處於停工狀態,且下游正極材料廠、整車廠的復工也因物料、人員的流動受阻而有所延遲。WHO將新冠肺炎疫情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也可能對國際物流運輸造成影響,但考慮到中國鈷冶煉廠在春節前也普遍進行了1個月左右的備料,國際物流運輸受阻的影響相對有限。我們認為一季度鈷需求受疫情影響較大,但後續若出現的工廠趕工、消費報復性反彈等情況,疫情對鈷行業全年的影響仍有待評估。

鋰:疫情增加基本面不確定性,拐點可能提前。疫情對鋰行業的影響較大,除了春節期間未停產的企業(天齊鋰業、藍科鋰業、五礦鹽湖等)連續生產外,其他鋰化合物加工商(贛鋒鋰業、雅寶國內工廠、瑞福鋰業等)節後都延遲了復工節奏,下游正極材料廠、電池企業的情況也與上游類似。專家預計,若沒有發生新冠疫情,行業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來消化2019年囤積的庫存,碳酸鋰價格在2020年底前難有起色;但如果疫情繼續發展,進一步影響鋰鹽廠的正常生產和物流運輸,供需面的拐點可能有所提前。

本文源自中金點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