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橄欖綠”裡的“雷鋒傳人”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通訊員 謝洪亮 袁立佳

時不同時代對雷鋒精神有著不同的解讀。然而,在武警湖南總隊長沙支隊望城中隊官兵眼裡,從這裡走出去的那個真實的雷鋒,已成為他們汨汨不絕的精神源泉。雷鋒精神,像一束熊熊火焰,鍛鑄著駐守在故里的武警官兵英雄魂魄,塑造著官兵們的忠誠品格。

傳承“接力棒”,讓“雷鋒種子”在群眾心中發芽

“橄榄绿”里的“雷锋传人”

走進中隊榮譽室,240餘封表揚信無聲地講述著雷鋒精神傳承的故事,官兵清掃街道、幫助群眾理髮、量血壓、捐資助學、無償獻血等一張張照片記錄著“ 最美雷鋒兵”稱號的由來。

逢年過節,中隊官兵都要去當地老百姓家中看望慰問大家,給老百姓們添補點生活物資,幫助他們做些家務活,與老人們拉拉家常等。38年來,中隊一直在學習踐行雷鋒精神,今年,官兵卻用“特殊”的方式續寫了這段軍民魚水情深。

疫情發生以來,中隊“學雷鋒志願小分隊”陸續給周邊百姓家中送去了口罩、酒精、84消毒液等防疫物資,並通過視頻連線,給群眾講起了公共衛生安全防疫常識。

視頻中,中隊官兵向老百姓們展示了自己在部隊取得的成績,詢問大家需要解決的現實困難,並叮囑大家在這疫情關鍵時期,要注意做好自身防護。

續寫約定,讓“雷鋒故事”在雲課堂中煥發活力

12年來,望城中隊的官兵每年利用學雷鋒紀念日、學校開學日以及國防知識宣講等時機,都會去烏山中心小學宣講傳播雷鋒精神,這漸漸成為了官兵與學生們之間的一種“約定”。這些年來,他們還與學校的貧困學生結對幫扶,捐錢捐物,先後幫助了30餘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烏山中心小學的全體師生早已經把武警官兵當成了自己的家人。

今年,由於疫情影響,中隊官兵給烏山中心小學的小朋友們錄製了一堂“特別”的網課。

“中隊官兵通過雷鋒的“三件小事”教育小朋友們要做新時代的小雷鋒,從小學雷鋒、長大當先鋒。這場“零距離”的授課很大程度上激勵了每名學生,“學習雷鋒好榜樣!”“我也要做雷鋒叔叔一樣的人。”“我長大了也要當兵!”……孩子們在網課上不停地刷著彈幕,課後,大家自發地寫起了觀後感。

“雖然不能見面,但是給孩子們的‘學雷鋒’教育不能斷線!”中隊官兵就是這樣年復一年地實現和小朋友們約定,讓偉大的雷鋒精神在幼小的心靈紮根發芽。

永不“褪”色,讓“雷鋒精神”在戰“疫”一線閃耀

“橄榄绿”里的“雷锋传人”

王樂樂,是從望城中隊走出去的一位14年老兵。在部隊的時候,他是一名普通的衛生員兼駕駛員,轉業後,他被安置在銅官街道負責安監工作,大年初一那天起,他就一直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

“每天我們上班進入車間時就看到他在門口,戴著頭盔和口罩、手裡還拿著企業復工復產查驗資料和表格,監督我們測量體溫、做好登記,告訴我們如果出現不舒服,就立即上報。”某企業員工告訴我們。在疫情期間,有了王樂樂的幫助,當地二十多個大小企業很快就復工復產。

他說:“作為一名退伍老兵,若有戰,召必回,疫情不退,我也不退,現在我就是要幹好自己的工作,幫助企業儘快走上正軌,讓老百姓儘快恢復正常生活。”

退伍2年來,他從來沒有忘記部隊的培養,在疫情警報被拉響時,他始終堅守在抗擊疫情一線,充分展現了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硬核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