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明清騙術奇譚:三千兩銀子被調包 只因騙子掌握了人性的這個弱點

在各種騙術裡,調包是騙子們用得最多和成功率最高的騙術之一。騙子們常常利用人們容易輕信於人和疏忽大意的特點實施詐騙。而更高級的騙子,甚至還會利用人性的弱點來進行詐騙活動,比如,下面這個發生在明清之際的調包案,騙子就是緊緊地抓住了人性中的這個弱點,從而詐騙成功的。

話說金陵城裡,這天來了個湖南的客商,這人舉止高雅,穿著得體,就連跟在他身後的兩個僕從,也都是相貌出眾的俊美少年。不用說,從這主僕三人的扮相來看,就知道這是有錢的主兒。

明清騙術奇譚:三千兩銀子被調包 只因騙子掌握了人性的這個弱點

客商進城後,在城裡轉了兩圈,然後就來到了城裡著名的昆和綢緞莊裡,進到店裡後,客商就開始挑選各種綢緞。在挑選的過程中,店主發現這個客商可是個內行,他對各種綢緞的產地,工藝,甚至價格都瞭如指掌。

待到客商把貨物挑選齊全了後,已經到了日暮時分了。一番講價還價後,最後兩人以三千兩的價格完成了交易。不過,這樁買賣雖然看似不小,但因為客商懂行,所以實際上,店主也沒有賺到多少錢。

這客商也是個爽快人,價格談妥後,馬上就讓僕人拿了銀票出來,交給了店主。三千兩銀子可不是個小數目,店主就和客商一起到了錢莊,讓錢莊的人來辨別這銀票的真偽,錢莊的人看了銀票後,說是真的,店主這才放了心。

明清騙術奇譚:三千兩銀子被調包 只因騙子掌握了人性的這個弱點

此時天色已晚,店主見做了樁大買賣,於是就留下客商吃飯。那時候吃飯的規矩多,僕人是不能和主人在一起吃飯的。店主就把客商的兩個僕人安排到了大廳之外。

就在店主和客商吃飯時,大廳外卻突然吵鬧了起來。店主就到外面去看,原來,是客商的僕人正在向店主的手下人要回扣,說是想要兩件羽毛褂子。

店主聽了後,就對僕人說,按規矩,你們的辛苦費都是由你們的主人家從貨款里扣出錢來給你們的,你們家主人也是行家裡手了,但他這次也沒有留有餘錢啊。

僕人一聽,立刻就不樂意了,他說,我跟著主人家走南闖北,不知道做了多少買賣了,還從來沒有空手而回過,那些店主都自有分寸,你何必在這裡喋喋不休呢。說完,僕人就在那裡爭過不停。

明清騙術奇譚:三千兩銀子被調包 只因騙子掌握了人性的這個弱點

店主被他吵得沒法,就鬆口說,那就拿一件好了。僕人一聽,就更不高興了,他對店主說,主人家本來是不想到你這店裡來的,是我們慫恿他,他才到了你家店裡來,早知道你這人如此的不識好歹,我們就不該到你這家店裡來了,這金陵城裡,賣綢緞的可不止你一家吧。現在既然我們還沒有提貨,那就乾脆別做這樁買賣了。

僕人的話嚴厲之極,店主一聽,這火氣“騰”的一下就起來了。你想想,這樁買賣雖然看似不小,但他實際上,因為客商懂行,他也根本就沒多少利潤可言,現在又被這僕人如此的奚落,不管換做哪個人,估計都會火冒三丈的。

店主就說,我也正愁這樁買賣沒賺什麼錢,竟然這樣的話,那倒也正合我意。僕人聽了,把鼻子一曬,說道,這金陵城裡,我看還沒有比你們昆和綢緞莊更欺客的了?竟然你不想做買賣了,那就把銀票還我好了。

店主被這僕人一激,一氣之下,就拿出銀票還給了僕人。之後,店主回到屋裡,把這件事兒講給了客商聽。

明清騙術奇譚:三千兩銀子被調包 只因騙子掌握了人性的這個弱點

客商聽後,勃然大怒,他大聲說道,我一生做生意,平論市價,都是我說了算數,從來不讓僕人插手,這個僕人太猖狂了。說完,立刻就把這個僕人叫到了跟前來,然後二話不說,伸手對著這個僕人就是幾個耳光扇了過去。

打完了僕人後,客商讓其馬上把銀票拿出來。僕人捱了一頓耳光,連屁也不敢放一個,就乖乖地把銀票拿了出來。客商接過銀票後,依然怒火未熄,他覺得這種打著主人的招牌四處吃拿卡要的惡僕,帶在身邊始終是個隱患,於是就當著店主的面,讓他滾蛋了。

僕人灰溜溜地走了後,客商把銀票遞給店主,向店主再三陪不是,然後就和店主開懷暢飲起來。

兩人一直喝到大半夜,酒足飯飽後,客商這才從容地讓人把貨物搬上船,揚長而去。

第二天,店主拿著銀票到錢莊去換銀子,錢莊的人接過他的銀票一看,告訴他說,這銀票是假的,到這時,店主才明白過來,客商在把僕人趕走時,就已經把真銀票調包了。

明清騙術奇譚:三千兩銀子被調包 只因騙子掌握了人性的這個弱點

在這樁調包案裡,騙子非常高明地利用了人性的一個弱點進行詐騙,這個弱點就是“憤怒”。

我們知道,人在發怒時,通常會情緒激動,失去理智,以至於對事物做出錯誤的判斷。冒充僕人的騙子就非常巧妙地通過言語的刺激,讓店主不知不覺地中了套。讓他在憤怒的情緒之下,把辨別銀票真偽這件事拋到了九霄雲外去了。

發怒是人的本能,無論男女老少都有個怒髮衝冠的時候,不過,這種本地帶給我們的,通常都不是好事。所以學會“制怒”就是一種本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