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容县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有效地激发了经济活力,提升了群众创事办业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并连续三年获评“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

杨家贵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近年来,广西容县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有效地激发了经济活力,提升了群众创事办业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并连续三年获评“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然而,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国内与区内的先进地区水平,容县要全面推动持续优化改善营商环境,必须进一步在思想上、制度上、服务上狠下功夫。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破除思想方面的禁锢

思想是一切行动的先导,优化营商环境首先要解决好为谁服务这个根本问题。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把握住为民服务这个宗旨,就容易导致营商环境建设浮于表面,抓不住其核心价值,导致本末倒置。

一是要打造诚信服务型政府。破除“官本位”主义,树立“店小二”服务意识,围绕群众和企业的需求提供精准化、保姆式服务,及时回应和解决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并把诚信守信落实到政府部门对外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每一项承诺中,做到言行合一。

二是要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破除“红头文件、会议纪要”朝令夕改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应放尽放。凡无法律依据的,不得开展执法检查,切实防止执法扰企扰民。同时,要从维护市场公平正义出发,严厉查处打击各类破坏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弘扬法治精神。

三是要构建新型亲商安商关系。要破除闻商色变的思想误区,正确把握好“政”与“商”之间的关系,形成坦荡交往、清白纯洁、良性互动的健康生态,真正做到亲不逾矩、清不远疏,充分调动广大企业家的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打破制度方面的藩篱

营商环境就是社会的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打破各部门、各地域之间的限制,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一是要加强制度顶层设计。自治区层面要布好棋局,建立完善好统筹协调机制,提升制度供给质量,出台操作性强的具体操作流程,明确地方落实机制,形成政策合力。

二是要加强信息共享建设。加快推进大数据和信息化建设,全面运用政务一体化平台,实现部门之间的平台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的现状,建立共享互认和业务协同工作机制,实现数据的共享,避免重复提交材料、业务办理延误,确保行政审批效率切实提速增效。

三是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政务诚信监督,建立政务诚信专项督导机制、横向政务诚信监督机制、社会监督和第三方机构评估机制。积极开展各行业、各领域社会诚信建设活动,加大对政务失信行为的惩处和曝光力度,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的实施力度。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摆正服务方面的偏差

营商环境各项政策的执行,关键还是在于人,每一个机构部门,每一位领导干部,都是营商环境的建设者、缔造者和影响者。

一是要狠抓作风建设。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担当,以刀刃向内的态度杜绝工作中不敢为、不愿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积极破解营商环境建设中的难题,主动推动各项政策落地生根。

二是要狠抓人才培训。把营商环境的相关业务、具体要求纳入到领导干部培训范畴,并引导广大干部自觉学习先进经验和前沿知识,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是要完善考核奖惩。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和“助推器”作用,从群众和企业获得感出发,建立量化的考核体系,让劳者多得,对不劳或少劳者问责。同时,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鼓励领导干部敢想敢干、敢闯敢拼、敢为人先,进一步解放思想。

(作者系容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