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攻打臨汾,官兵爭論步炮協同問題,徐向前現場提問,當即拍了板

解放運城之後,迎來了1948年。徐向前提出先在翼城地區整訓部隊,待開春後攻打臨汾的計劃,已經中央軍委批准。為加強實力,便於指揮,第8縱隊已擴編為3個旅;接著成立了第13縱隊,徐子榮任政治委員,魯瑞林任副司令員,轄第37、38、39旅。日前,參戰部隊已集結於臨汾周圍地區,徐總率前線指揮所及時趕赴戰區,力求及時瞭解情況,督促檢查,早作具體部署,取得主動。

攻打臨汾,官兵爭論步炮協同問題,徐向前現場提問,當即拍了板

徐向前,網絡圖

雖然徐總患病未愈,他還是把劉伯承、鄧小平送來的唯一一輛中吉普讓給電臺和前站人員,自己登上卡車,體驗起"車轔轔"的行軍滋味來了。

穿過料峭的太行山風,徐總一行到達翼城。

攻打臨汾,官兵爭論步炮協同問題,徐向前現場提問,當即拍了板

右為王新亭,網絡圖

2月21日至23日,在翼城召開參戰部隊營以上幹部千人大會,第8縱隊王新亭司令員總結了運城攻堅戰的經驗,徐總作攻打臨汾的戰前動員。

徐總在大會上,精闢地分析瞭解放臨汾的有利條件和麵臨的困難,強調了指揮員的責任、協同作戰的原則和加強政治工作的重要。

攻打臨汾,官兵爭論步炮協同問題,徐向前現場提問,當即拍了板

徐向前,網絡圖

散會不久,各部隊按徐總的部署,迅速掀起了新式整軍熱潮。徐總又指示部隊,要提高大家的思想覺悟,革命隊伍中的同志都是階級兄弟,都是為自己而戰,為階級而戰。他引導大家,訴苦不僅要訴地主階級剝削壓迫之苦,而且要挖受苦的苦源——國民黨、蔣介石、閻錫山的反動統治。從而進一步激發了部隊的殺敵熱情,大家鬥志昂揚,爭相求戰,虎虎有生氣。

攻打臨汾,官兵爭論步炮協同問題,徐向前現場提問,當即拍了板

徐向前,網絡圖

部隊的戰前練兵熱火朝天。徐總緊緊抓住了攻堅這個重大課題。他深知參戰部隊大部分是從游擊隊升級而來的,缺乏大兵團作戰的經驗,攻堅更是一門新學問,需要解決一系列實實在在的大問題。敵人憑險據守,我軍正面強攻,困難多,傷亡大,我們要同敵人比士氣,比意志,比耐力,比消耗。僵持不下怎麼辦?久攻不克怎麼辦?攻堅作戰不能缺少具有足夠威懾力量的炮火,而我軍炮兵少,火力弱,閻錫山卻有兵工廠,炮火強。

攻打臨汾,官兵爭論步炮協同問題,徐向前現場提問,當即拍了板

徐向前及其夫人,網絡圖

這樣在戰術技術上,就要求步兵、炮兵、工兵密切協同,火力、爆破、突擊緊密結合,特別是土工作業和爆破兩大技術上升到摧堅破利、克敵制勝的關鍵地位。因而,各級指揮員必須發揮各兵種的特長,熟練運用協同作戰的指揮藝術;部隊更要有一種連續作戰、勇猛頑強、死啃硬拚的堅韌精神。

攻打臨汾,官兵爭論步炮協同問題,徐向前現場提問,當即拍了板

徐向前及其家人,網絡圖

回到指揮所,徐總提筆給軍區其他領導同志寫信,他寫道:"攻堅技術與戰術的訓練,大約需時半月到二十天。這一套攻堅戰術與技術,必須熟練,才能少付代價而收穫大。未訓練之前,以不去隨便碰為好。"

這期間,一些幹部對步炮協同問題爭論不休,步兵要炮兵距目標越近越好,炮兵則力爭保持一定距離。徐總認為要依據火炮的具體性能確定戰術運用。他問炮兵的指揮員:"你們榴彈炮、野炮的初速是多少?"

攻打臨汾,官兵爭論步炮協同問題,徐向前現場提問,當即拍了板

徐向前晚年生活,網絡圖

炮兵同志回答:"榴彈炮是變裝藥,一號藥包是400米,六號藥包是640米。野炮有新舊兩種炮彈,初速都在700米以上。"

徐總當即說:"初速度是瞄哪裡就打在哪裡,這叫直接瞄準。今後榴彈炮的射擊距離是600米左右,野炮在700米左右。"

攻打臨汾,官兵爭論步炮協同問題,徐向前現場提問,當即拍了板

徐向前,網絡圖

隨後,炮兵在駐地附近選擇模擬目標,進行實兵演習。徐總組織營以上幹部到現場觀摩。4門野炮距離目標700米,各發射17發炮彈,將模擬"城牆"打開斜坡缺口。徐總帶大家登上缺口,實地檢驗。這樣,教育了指揮員,解決了步炮協同爭距離的問題。

我軍大練兵的熱潮,象汾河流水,翻騰著春天的氣息。部隊的技戰術提高了,克敵制勝又增加了幾分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