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一直失望,會毀掉孩子

微博上有個讓人忍俊不禁的視頻。

貴州清鎮一個二年級的小男生領到了一張獎狀,很是驕傲。

回家的時候手裡拿著獎狀,大搖大擺,走出了“六親不認”的步伐,心裡的得意隔著屏幕都看得清清楚楚。

一直失望,會毀掉孩子

男孩的媽媽說:“兒子期中考試只考了77分,他告訴媽媽自己期末考試一定會好好考。

為了鼓勵兒子,男孩的媽媽答應他:如果考到90分,就給他買輛單車。

今天正好發成績單,兒子不僅考到了90分,還拿到了獎狀。

她看到兒子這樣的走姿,笑得不行,忍不住拍下了視頻發到網上,沒想到居然火了。

視頻火了以後,網友們除了替小男孩一起開心,還表示超級羨慕他有個說話算話的媽媽。

在視頻最後,我們看到小男孩的媽媽在他回家以後,第一時間就帶他去街上買了單車,小男孩騎著新買的單車,高興得不行。

一直失望,會毀掉孩子

這條新聞下,點贊最高的評論這樣說道:“這家長真講信用,說買就買,小時候我都是被騙大的。

一直失望,會毀掉孩子

這條評論光是點贊就有2.7萬,之所以引起這麼多人的議論,是因為說話算數的父母真的太少了,而孩子們也真的太希望自己的爸媽能說到做到了。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經做過一個關於中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現狀與期望的調查,結果顯示,他們對父母最不滿意的行為就是“父母說話不算數”,這一選項以43.6%的比例高居榜首。

而對父母最滿意的行為中,排名最靠前的是“信任我”和“說話算話”。由此可見,孩子是多麼討厭父母不遵守承諾,又是多麼渴望父母能說話算話呀。


1

有個網友的問題上了知乎熱榜,收到10000多條回覆。

這位網友的孩子上五年級,成績穩定在班級十名左右,他和妻子不是特別滿意。

他孩子特別愛玩某款網絡遊戲。

為了鼓勵孩子進步,他想了一招,承諾孩子:如果期末考試能進班級前三,就給他遊戲充588元,讓他玩個痛快。

對於孩子能考進前三名,他是不抱希望的。

沒想到,成績出來了,孩子果然考了個第三名。

這位網友高興之餘犯難了:給11歲孩子游戲裡充500塊錢,不是害了他嗎?

他後悔當初允諾的太乾脆了。

於是,他在知乎上問:孩子考到了約定的成績,可我不想兌現給他遊戲充值的許諾了,怎麼辦?

一直失望,會毀掉孩子

問題一發出,評論區裡炸開了鍋,網友們紛紛指責這位網友不守信,忽悠孩子。

網友@青檸冰草的回答獲3W+高贊,他是這樣說的:

很多家長說孩子不好管,這孩子太不聽話,這孩子太叛逆,這孩子離家出走,甚至跳樓跳橋,看看吧,都是你們這樣的父母給帶歪的。


承諾了不兌現:原來我的父母是那麼不守信用的人,降低了在孩子心中的位置,以後你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孩子還會聽你的嗎?


我爸媽不守信用,於是長大了,孩子也成為一個不守信用的人。


正人先正己。


的確,要麼別對孩子承諾,既然說到,就要做到。

還有個網友的留言很扎心:

爸爸答應我的事沒做到,還不承認錯誤,後來他說的話在我眼裡就是個屁。


多可悲,父母對孩子食言,在孩子心中失去威嚴。


富蘭克林說:“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再難,也不要對孩子食言,對孩子說話不算話,你失去的不止是孩子對你的信任,還會影響孩子一生。

為什麼這麼說?


2

信任危機的背後,是契約精神的破壞。

人與人交往,講究的是彼此信任,這份信任就是契約精神。

一直失望,會毀掉孩子

契約精神,是西方文明社會的主流精神,它源於一個小故事。

此事發生在英國的紐卡斯爾,一位在餐館就餐的男士,將自己的銀行卡和取款密碼給了一位流浪漢,告訴他可以自行去銀行的提款機取20英鎊。

流浪漢取完錢在還卡時,向這位男士出示了取款證據,證明自己沒有多拿錢。

這就是西方契約社會對誠信的堅守,再窮也要堅守。

反觀我們現在,信任開始變得艱難。

並不是我們不想去相信,而是發生了太多的事情,讓我們無法去相信。

……

說話不算話的人,隨口承諾,做事隨意,做不到,還一副“我就這樣,你能把我怎麼著”的理直氣壯。

你以為,反正自己不會損失什麼。

殊不知,當你向別人承諾一件事時,實際上是在發行自己的信用貨幣,信用貨幣以信用為保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刷臉”。

你破壞了契約精神,就是沒信用、不靠譜。

靠譜,是對一個人的最高評價,它是一種責任感、自尊心,也是好人品。

不靠譜的人,誰敢繼續與他打交道?

破壞契約精神的人,看起來是耍小聰明,佔了便宜,其實是給自己挖坑埋雷。

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會自食其果的。

再難,也不要丟掉別人對你的信任。

別人信任你,是你在別人心目中存在價值,否則有一天,當別人把你看清了,也就把你看輕了。

俗語言:“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言語或許有點偏激,也是有道理可尋。

有人說,一個人,就像一棵樹,可能長在山上,可能生在平原,腳下的泥土,呼吸的空氣,承接的雨露,都會變成它生命的一部分。孩子就是那顆小樹。

一直失望,會毀掉孩子


3

父母說話算話,有助於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增強孩子對父母的信任,給孩子滿滿的安全感,也會引導孩子成為一個信守承諾的人。

父母要如何做呢?

  • 許諾要慎重,不要輕易許諾

不要隨隨便便的許諾。孩子對諾言的重視源於它的稀缺性,如果父母總是輕易許諾就會喪失這樣的權威,既不利於父母去實現,也不會引起孩子的重視和積極響應。

而且,過多的承諾會引起孩子的誤解,認為可以不斷索取父母的承諾獲得心儀之物,這樣的承諾反而事倍功半,是父母需要規避的錯誤做法。

  • 一旦許諾,就要言出必行、信守諾言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不要把每一次的承諾當成玩笑話,孩子會把它當真的。既然父母答應了孩子的事情就務必要兌現諾言,而不要把對孩子說過的話當作耳邊風,隨意棄置不理。

說到做到,對每件承諾的事情有回應和反饋,這是一切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

  • 諾言可能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如果確實因為迫不得已的原因而不能及時兌現諾言,那麼父母應該及時解答解釋並提出備選方案。

大人每天日理萬機,這件事情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孩子在心中已經盤旋了好久,這件事情寄託了他們很多的期待。

因此,和孩子商量備選方案或者讓孩子提出建議,或者儘快彌補上拖欠的諾言,這樣用行動告訴孩子:諾言會遲到,但不會缺席,父母是值得信任的。


一直失望,會毀掉孩子


歷史上廣為流傳的“曾子殺豬”,講的就是曾子誠信的故事。

有一天早晨,曾子的妻子準備去集市上,兒子哭喊著也要跟著去。


為了哄兒子回家,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說:“你先回家等著,我很快就會回來,回來後殺豬給你吃。”


兒子很聽話,乖乖的回家等著。

……

曾子的妻子從集市上回來後,看到曾子在殺豬,攔住丈夫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開個玩笑,你卻當真了”,曾子卻說:“孩子聽從父母的教導,學習父母的做法,你現在欺騙孩子,等於教孩子騙人。”


於是,兩人把豬殺了,給兒子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曾子就是一個很好的示範,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言傳身教勝過世間一切說教。

我答應你的,一定會做到”,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