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好習慣成就好人生!跟成功人士學會3大習慣,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今年過了一個特殊的假期,卻也讓我更加明白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大多數人都患上了“假期綜合症”: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一天吃五頓,不是遊戲就是追劇。一邊焦慮不能上班一邊又破罐子破摔癱在床上。

而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朋友彤彤就是其中的小部分人。我曾問過她,這麼無聊的假期都是怎麼度過的。

她說自己並沒有覺得無聊,反而因為有了空閒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過的很充實。

在她說了自己的日程安排之後,我真是自愧不如,活該她優秀活該人家年薪百萬!

我們睡到中午才起床,她依舊每天七點起床做健康早餐;


我們躺在床上都不願意挪動一下,她每天早上雷打不動的一個小時瑜伽;


我們在刷手機看綜藝看追電視劇,她的日常是看專業書、線上學習;


我們在想明天吃什麼,她在規劃復工後的工作安排順便覆盤過去的工作。

我問她,你這樣自律不累嗎?

她只是淡淡一笑:習慣就成自然了。

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

所以在我們抱怨為什麼別人可以輕而易舉成功的時候,不如去探究成功背後有哪些值得你學習的習慣。

好習慣成就好人生!跟成功人士學會3大習慣,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1、傾聽是一種素養,更是一種能力

威廉·傑夫在《聆聽管理》一書中提到:

一天到晚我們都在聆聽,但我們總是當不好聽眾。

我們只是做出聽得樣子,其實內心急於表達自我。

而真正的傾聽是積極的態度,代表了一個人的素養更是一種能力。

我們發現越是優秀的人越平易近人,沒有架子,很大程度上也在於他們沒有急於表達自己的慾望。

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裡》,何運晨和李浩源兩位學霸分到了一組,他們要解決的是孕婦受職場歧視的案件。

在見委託人的時候,何運晨多次用:“我認為”“我覺得”這樣的語氣來表述自己的觀點,而李浩源卻冷靜的聽取委託人的訴求,客觀的分析並幫忙打圓場。

最後,導師選擇了更懂得傾聽的李浩源。

事後談話裡,何老師總結何運晨的表現:他為了直達目的,貌似並不在乎對方說了什麼。相比之下,浩源的那句“我知道他想要什麼”就是真聽進去之後的結果。

有時候,說很簡單,聽卻是個技術活。

就像海明威說的:““我們用兩年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千萬別忽視了傾聽的力量。

那麼在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培養自己“聽”的習慣呢?

(1)避免虛假反應

在對方沒有表達完自己的意見和觀點之前,不要做出比如“好!我知道了”、“我明白了”、“我清楚了”等反應。

這樣自以為是的答覆只會讓對方喪失繼續解釋的慾望。

(2)適時表達意見

談話必須有來有往,才是有效溝通。

所以要在不打斷對方談話的原則下,也應適時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比如在對方表達完之後,你可以說:“你說的是xx意思嗎?”,總結對方說話的要點重複觀點。

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對方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而且還聽明白了。這也是避免你在溝通中走神或疲憊的小技巧。

(3)配合表情和肢體語言

當你與人交談時,對對方說話的關心與否直接反映在你的臉上。

所以,你無異於是他的一面鏡子。我們要善用表情和肢體語言誘導話題繼續。

比如在對方說話時,要注視著別人的眼睛而不是隨意亂瞟;

在你認可別人的同時,可以點頭並報以微笑示意;

在你有疑惑的時候,也可以表現思考狀。

但要牢記切不可過度地賣弄,如過於豐富的面部表情、手舞足蹈、拍大腿、拍桌子等。

優秀的人有足夠的雅量,給予別人足夠的尊重,善於傾聽也使得他們獲得了更多的尊重。

能言善辯不如洗耳恭聽!

2、堅持一件小事,也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好習慣成就好人生!跟成功人士學會3大習慣,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人人都說羅振宇是個販賣焦慮的商人,而我從他身上看到了堅持的力量。

堅持並不是難事,但是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一件小事確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羅振宇的公眾號每天早晨都會用一段60秒的語音“叫醒”你。

從2012年12月21日羅輯思維日更60秒首播,至今已經快7年了。

在一期訪談中,羅振宇說,為了一秒不差,有時候他需要錄幾十遍,這是對內容品質的承諾。

這種死磕看似沒有必要,但他卻堅持了7年,這無形中為他贏得了尊重。

約翰生說:“成大事不在於力量的大小,而在於能堅持多久。”

審視下我們自己:

說要減肥,辦的健身卡去了一次已經不見了;

說要學習,三分鐘熱度後又被手機消息吸引;

說要早睡,卻一天也沒堅持。

而朋友彤彤把每一件小事都堅持到底,最後成了融進與自己身體裡的好習慣。

別忽視了堅持的力量!

《微習慣》的作者斯蒂芬·蓋斯從高中就一直想養成健身的習慣,但十年裡一直沒堅持下來,直到他發現了一個神奇的辦法——從一個俯臥撐做起。

就這樣,他每天堅持至少做一個俯臥撐,然後增加一個,再增加一個,兩年之後,他終於練出了夢想中的身材。

《微習慣》一書也向我們揭示了如何堅持一件小事的秘密

(1)制定“微習慣”計劃

把想要養成習慣列出來,篩選出1-3個最想實現的。

然後把這些習慣縮小,小到不可思議,比如,你想寫一本書,就把目標縮小成一天寫30個字。

你想減肥,就把目標縮小成一天跑步兩分鐘。

即使在你最忙的時候,你都要完成它,保證不失敗。

(2)挖掘價值

我們一定要明白你習慣會給你帶來什麼,這場情愛時你堅持下去的意義。

比如運動會讓你更健康,堅持寫作最終會變現等等。

針對每個想養成的習慣,認真思考,並寫下來。

(3)建立獎勵機制

設定目標,比如堅持21天,獎勵一個自己一次短途旅行, 這種獎勵機制會讓你更有堅持的動力。

(4))服從計劃,擺脫高期望值

當你超額完成目標後,一定要提醒自己,你每天的目標並沒有改變,還是每天1個俯臥撐。

這樣的暗示,讓我們把期待值和精力放到堅持目標上,而不是對任務量抱有較高的期待。

最強大的武器就是堅持,這是讓行為轉變成習慣的唯一途徑。

3、專注,才是成功的唯一捷徑

週末刷朋友圈的時候,發現朋友老王又換工作了。一年內已經換了3份工作了。

用老王自己的話說:“工資不高,學不到東西,沒有發展前途,就辭職了唄。”

他身邊的同齡人早就事業有成,在自己的領域有了影響力,只有老王是個半吊子。

哪有什麼天賦過人,那些能成為行業佼佼者的人,只不過是懂得“專注”。

郎朗之所以能被人成為天才鋼琴家,正是他幾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彈鋼琴。

村上春樹每天堅持寫作4小時,堅持了40年才成了家喻戶曉的作家。

比爾.蓋茨曾經被問到成功的秘訣,他只給出了一個詞:“Focus”(專注)。

而喬布斯更直接的回答:專注和簡單一直是我成功的秘訣。

這些成功人士無一不在告訴我們:專注才是成功的唯一捷徑。

能夠到達金字塔頂端的動物只有兩種,一種是雄鷹,一種是蝸牛。

雄鷹之所以能夠到達是因為它們擁有傲人的翅膀;而蝸牛能夠爬上去就是源自專注:認準了自己的方向,並且一直沿著這個方向努力。

好習慣成就好人生!跟成功人士學會3大習慣,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我們普通人該如何培養自己的專注力?

(1)一次做一件事

科學研究:人的工作記憶上限是4,意味著你最多可以完成四件毫不相關的事情。

而我們的大腦是單線程的,同時處理多個任務就需要反覆進行切換,切換時會損失大部分時間和精力。

集中注意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

秋葉老師在《時間管理7堂課》中提到“心流”的概念,是指你完全投入到當前的活動中,那種忘記自我、忘記時間、忘記周遭一切的狀態,純粹出於自然而然的行為和狀態。

想要快速進入心流模式,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

① 創造容易進入心流狀態的環境。

② 找到進入心流狀態的“開關”動作。

③ 具體化自己的工作場景,用“下一個動作”帶自己進入心流狀態。

④ 尋求外部監督,創造進入心流狀態的壓力。

⑤ 降低門檻,先從快樂的事情開始,再“約”渴望的事情。

一次只做一件事,「心流」讓你從憂慮感和壓力中解脫出來,更容易提高效率。

(2)學會處理干擾

據數據統計,職場上平均每3分鐘就會被打擾一次,而重新返回工作的成本巨大——平均需要花23分鐘。

特別是像我們寫文章,注意力一旦被打斷,靈感也就沒有了。

所以,要學會處理干擾:

① 提早與同事溝通,設置時間點,在某一個時間段請勿打擾;

② 關閉多餘網頁,手機調成靜音模式,有消息在統一時間回覆。

③ 如遇突發事件,請學會判斷事情的重要性。

如果5分鐘內可以解決的,或者緊急重要事情,立即去做;

可以委託給同事的,立即委託;

事情可以延遲幾分鐘再去做的,請先完成原來工作的專注,新工作延遲進行。

(3)學會在焦慮中成長

這個世界變化很快,同樣的也讓我們變得焦慮不安,深怕自己不如人。

於是很多人喪失了基本的判斷能力,人云亦云。

別人學什麼你也去學,最後啥都是半吊子,

別人投資什麼你也投資,沒有經驗只能賠錢。

焦慮一直都存在,我們要在焦慮中學會看清自己的努力方向。

這裡推薦“GROW”思考模型,讓自己的目標更明確,在焦慮中成長。

● 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目標)

● 我的優勢是什麼?(現實)

● 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實現這個目標?(選擇)

● 我要如何開始並在什麼時間達成?(意願)

《躍遷》作者古典說:“上天給了你無限的機會,卻只給你有限的時間、精力和才華,所以越是優秀,越要專注。”

4、寫在最後

知乎上有個提問:沒錢沒背景,怎樣才能成功?

看了以上這幾點,希望你能明白,成功從來不是靠錢和背景實現的,而是你為今後那個成功自己付出了多少。

學會傾聽;

學會堅持;

學會專注;

把這三件事做到極致,變成你溶於血液的習慣,我想,你會離成功更進一步!

習慣決定人生,成功來自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