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15天內,央行第4次表態樓市,3年來首次,2億無房者有“依靠”了

最近一段時間,樓市裡的各類信號層出不窮。

先是各個城市給房地產送“復工禮包”。

從2月中旬開始,先是西安、杭州、上海、無錫紛紛發佈土地出讓金延緩繳納期限,放鬆預售條件,隨後南寧、東莞、欽州、撫州等地繼續密集出臺政策,從調整公積金貸款、給予購房補貼等方面支持購房需求。

很明顯,從鬆綁房企的供給端,到提振購房的需求端,各個城市的調控思路開始出現了變化,我們看到部分銀行如浙商銀行、建行深圳分行傳出了2成首付的消息,還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到了“買房送錢”、“降首付”的行列當中。

正當樓市對於這一波寬鬆潮寄予厚望時,高層表露出的態度卻異常堅定。

比如,15天時間內,高層連發3道“降溫令”,信號非常明確。

15天內,央行第4次表態樓市,3年來首次,2億無房者有“依靠”了

第1道,是在2月21日,央行副行長劉國強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LPR下行基本上不影響個人房貸利率。“房住不炒”仍然是當前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主導方向,銀行可通過LPR加點方式確定個人房貸利率,基本保持原有水平。

第2道,是在2月25日,銀保監會辦公廳主任肖遠企明確表示:房地產金融政策尚未作出調整,銀保監會將會對房地產融資情況進行監測,動態掌握最新情況。各地根據所在地區情況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因城施策,但這是在堅持房地產金融政策大框架下采取的適當調整。

第3道,是在3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會同財政部、中國銀保監會召開金融和經濟發展座談會暨電視電話會,這次電話會所透露的信號,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重點。

會議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和“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

注意此次“降溫令”與前兩次的不同之處。

一方面,是央行與銀保監會、財政部高層3個部門一同召開會議,規格不可同日而語。

另一方面,這是央行第4次表態樓市了,頻率之高,是2017-2020這3年從未有過的,堪稱罕見。

15天內,央行第4次表態樓市,3年來首次,2億無房者有“依靠”了

第一次是在2月17日,央行否認調整MPA房地產信貸考核指標,銀行按揭比例、開發貸的佔比都不能過低,跟2018、2019年的考核一樣嚴格,不用指望房地產會有更多的信貸資源投入。

第二次是在2月19日,央行發佈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其中提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則,加快建立房地產金融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第三次是在2月21日,央行召開2020年金融市場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2020年重點工作,會議要求: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和穩定性,繼續“因城施策”落實好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促進市場平穩運行。

不到20天的時間,4次表態針對樓市表態,是3年來首次出現的信號。

更重要的是,我們看這段時間無論是央行,還是銀保監會的具體表態,釋放的風向很清晰。

1,樓市調控是有“邊界”的。

何為“邊界”?

如果是像前段時間那樣,只是針對房企供給端鬆綁,幫房地產行業順利渡過現金流壓力較大的時期,這是理所當然的事,畢竟房地產關乎上下游幾十個行業,建築業、傢俱、家電、施工、工程機械的從業人員高達數千萬。

15天內,央行第4次表態樓市,3年來首次,2億無房者有“依靠”了

但是,調控的“邊界”是:不能再次推高購房槓桿,重複2015-2017年那樣的地王潮、搶房潮景象,這是非常清晰的信號。

2,2020年房地產的空間非常“狹窄”。

注意高層最新表態的一句話: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和穩定性。

也就是說,2018年、2019年樓市的氣氛,會在2020年得到延續,不會有大的變化。

拿房價來說,前年和去年的百城房價指數均保持在5%以內,步入“穩中有降”的三四線城市越來越多,如果加上房屋的持有成本、資金成本,也就意味著買房可能已經“虧錢”了。

顯然,2020年的情況也大同小異,適度的邊際放鬆是允許的,即房價漲跌都在3%-5%以內,但大起大落的走勢不會再重現。

筆者認為,這預示了未來樓市的兩個趨勢。

1,16萬億的樓市已經有“著落”了。

2019年,我們的房地產市場成交額已經達到了空前的16萬億的規模,這樣的體量,足以讓其他行業難望房地產的項背,正因為越來越多的資金湧入到樓市,城鎮化進程依然在加速,所以出現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會對上下游產業鏈造成影響。

15天內,央行第4次表態樓市,3年來首次,2億無房者有“依靠”了

因此,包括央行、銀保監會在內的高層部門反覆針對樓市表態,就相當於給16萬億的樓市吃下了“定心丸”,政策沒有變,定位也沒有變,房住不炒的思路依然很清晰,這無疑會使規模巨大的樓市運行的更平穩。

2,2億無房者有“依靠”了。

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的流動人口在2.41億左右,與此同時,租房人口也恰恰是2億左右,也就是說,伴隨著城鎮化加速進程,在城市裡沒房的人達到了2個億,相當於有2億家庭有意願在城市裡買房。

在過去這些年,2億無房者有點“無依無靠”的感覺,樓市風向說變就變,首付水漲船高,月供收入比也持續攀升,不知何時該入手,生怕掏空繼續買套房子又站上了“山崗”。

這樣的情況在2020年會得到改變,調控的底線已經明確,市場預期不會像以前那樣說變就變。

房價、地價都會進入“穩中微幅波動”的趨勢,加上不斷推進的老舊小區改造和租賃房市場,能夠在房地產市場裡擁有“確定性”,才能讓無房剛需族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