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發行CDR與中概股迴歸 對中國資本市場將產生多大影響?

作者莫非系中國知名財經專欄作家 知名財經評論家

6月6日晚,證監會發布《存託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簡稱《辦法》)等9份規章及規範性文件,正式擁抱新經濟。

發行CDR與中概股迴歸 對中國資本市場將產生多大影響?

《辦法》經過一個多月的徵求意見和精心醞釀之後終於得以面世,它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再下一城,也標誌著A股正式開門迎接新經濟“獨角獸”們。大批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向證監會申報IPO或發行CDR的材料了,中國A股市場也將迎來新一波CDR的高潮。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境外企業通過CDR可以直接進入中國資本市場,通過IPO也可實現中概股直接回歸A股市場,兩者孰優孰劣?誰對A股市場產生的影響最大?這些問題都將是廣大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發行CDR與中概股迴歸 對中國資本市場將產生多大影響?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對CDR的概念和內涵有一個比較全面、深刻的認識才行。所謂CDR,簡單地可理解為國內存託人簽發以境外證券為基礎在中國境內發行、代表境外基礎證券權益的一種上市方式,這些存託人是經過中國銀保監會或證監會批准的、具有優良資質和雄厚實力的金融機構,比如中登公司及其子公司、經批准的商業銀行和券商等等。而中概念迴歸也就是曾經在國外上市的中國企業在中國A股通過IPO上市。

由此可看出,無論中概股還是CDR,其實都是中國企業在國外上市之後再進入中國A股市場上市的一種特殊方式,是監管當局為中國在國外上市企業直接進入國內資本市場上市提供的一條便捷通道或“綠色通道”。

發行CDR與中概股迴歸 對中國資本市場將產生多大影響?

而且,還有一個共同特點,無論中概股還是CDR都是為BATJ“獨角獸”公司開設的特殊盛宴,都是迎接巨頭們迴歸之舉,當然也為其他“四新”經濟“獨角獸”們上市、尤其是為新一輪科技股浪潮包括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提供極大的上市便利。

當然,所不同的可能是CDR比中概股通過IPO迴歸A股更直接、更高效,雖然可能也要經過證監會進行相關審核,但一些不必要的手續或程序,監管部門會盡量簡化,這樣在無形中減輕了通過CDR進入A股市場的阻力或障礙,使得進入A股市場門檻有可能會降低,上市的成本也會節約不少。

發行CDR與中概股迴歸 對中國資本市場將產生多大影響?

從《辦法》可窺一斑:規定持續經營三年以上、最近三年內實控人未變更、公司三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董監高近期無重大違法失信記錄等;當然最終入選的公司肯定會遠遠高於這些標準,一大批如小米這種級別的BATJ們首先會享受到中國資本市場的陽光雨露。

至於二者對中國A股市場的影響,筆者認為應該不分伯仲,勢均力敵:一方面,監管部門會掌握好發行節奏,把握髮行時機,將嚴格掌握試點企業家數和籌資數量,不會一哄而上;同時,要求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根據企業各自情況,科學設計發行方案,對機構投資者參與詢價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促進專業機構投資者積極參與、審慎報價。

此外,證監會設定了嚴格的試點企業選取標準和選取機制,對擬參與試點的創新企業,經具有經驗的保薦機構本著勤勉盡責的原則,全面、審慎核查後,認為完全符合試點標準、發行條件和各項信息披露要求的,可以向證監會提出納入試點和公開發行股票或存託憑證的申請。證監會將按照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的要求,督促企業和中介機構對投資者切實負責,並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強化試點企業上市後的持續監管。

發行CDR與中概股迴歸 對中國資本市場將產生多大影響?

很明顯,這樣不僅不會對A股市場形成較大的衝擊,也更不會造成A股市場行情的大起大落,國內外廣大投資者不用過分擔心。據中金公司測算,如果30%-50%的“獨角獸”及四新類海外中資股在未來3-5年內陸續在內地上市,粗略估算新增融資需求每年在1000億-3000億元左右。約佔當前A股總市值的0.3%-0.6%,對二級市場衝擊不大。

另一方面,兩者又如同一柄“雙刃劍”,既給中國A股市場注入活力,為中國資本市場長久持續繁榮及深度融入國際資本市場創造條件,為投資者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尤為重要的是隨著CDR推進和中概股迴歸加速,海外上市的中資科技股龍頭回歸A股,將逐步改變A股科技股生態,存量科技股中估值和盈利不相匹配的偽龍頭將受到衝擊,新的科技股龍頭最終計入相關指數成分,未來指數將優化。

但同時由於二者的進入,又會對中國資本市場起到一定的稀釋作用,又會暫時對投資者帶來不利影響。隨著獸企業登陸A股市場數量增多,無論是CDR方式還是IPO方式,戰略配售將會成為一種常態,有可能損害到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因為採取戰略配售的方式,意味著首先將新股發行份額的一部分劃撥給了戰略投資者,留給公眾投資者網上申購的新股份額或CDR份額就更少了,投資者中籤也就更難了。

發行CDR與中概股迴歸 對中國資本市場將產生多大影響?

這樣,實際上就是將廣大投資者的投資機會劃撥給了戰略投資者,這對於投資者的利益其實是一種損害。然而,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兩者相害取其輕”,這是進一步加速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為中國資本市場參與國際資本市場競爭必須要付出的代價或承受的陣痛;陣痛之後必將迎來光明的前景,廣大投資者應予以充分理解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