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生常談:讓家長“頭疼”的學區房該注意什麼?

在置業人群中,學區房一直是炙手可熱的香餑餑,每位家長都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非常重視,選擇學區房是每位家長首選。但所謂的學區房到底是什麼?經常有人陷入誤區,對學區房沒有確切的概念,只是盲目的道聽途說。

老生常談:讓家長“頭疼”的學區房該注意什麼?

開發商的“購房可上名校”許諾如何保證

買一家樓盤房子時,售樓小姐說這家樓盤是學區房,小學和中學都是一家名校的分校。儘管售樓小姐講得言之鑿鑿,但是還是有些不放心,害怕她忽悠”或者將來就讀政策有變,上不了這些名校,請問我應該怎麼辦?

購房前,如果學校已經建成,應先到學校詳細諮詢一下,要了解清楚是否與開發商所承諾的一致。如果學校還未建成,可讓開發商出示與學校的招生協議,並將可以在這些名校分校入學作為購房合同條款寫入合同。

買房後仍有可能無法就讀

如果確實是學區房,最主要的有兩個風險:一是戶口遷入問題,如果原房主戶口不遷出,孩子就無法入學。因此在購房合同中要增加賣房人的戶口應在付清房款前遷出的約定。買賣雙方如果僅口頭約定遷出戶口,賣方戶口卻遲遲不遷出,由於戶口管理政策的限制,此項約定無法強制實施。因此,應約定付清房款前遷出戶口。

另一風險是原房主戶口雖遷出,但由於違反學校規定,孩子也無法就讀。購房前先了解原房主戶口內是否還有在讀的學生,因為一般名校都有每個戶口只能允許一名孩子就讀的規定。可以到具體學校的綜合辦公室輸入房屋地址查詢,確保該房名下沒有學生正在該學校上學,只有前任房主的子女已經畢業,方可接納新房主的孩子。

另外,有些學校還有戶主與學生之間的關係限制和入學前多久取得戶籍的限制等,購房人對學校的這些規定應該瞭解清楚,以免房子買了卻仍然不能讓孩子就讀。所以,簽訂二手房協議時,要將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並在合同中體現出來,明確責任。

學區調整,學區房變成“非學區房”

買了一套學區房,事先各方面都諮詢過的這套房子確實在某名校的學區內,但是到入學年齡,去報名時卻被告知,學區有了調整,孩子不能進入該學校就讀。碰到這種情況怎麼辦?買二手學區房時如何才幹防止發生這樣的事情?

學區房受學校招生政策影響很大。現在很多學區劃分非常複雜,即使在學校周邊的房子也有可能不屬於該學區,一定要打聽清楚。同時,由於政策和鄉村發展因素,一些學校施教區域會不斷調整,原來的學區就可能變為非學區。買二手房遇到這樣的事情,高價買了學區房卻上不了名校,損失就大了遇到這樣的“雷區”只能在購房合同中事先約定由賣房人給予一定彌補,因為除此之外似乎並沒什麼好辦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