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武漢疫情來襲才知道:做最努力的人,才配有最好的結果

2020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誰能想到這是艱難開頭的一年。


自1月23日武漢封城後,這種叫新冠狀病毒怪物如幽靈般迅速蔓延,讓人揪心。


到今天,40幾天過去了。14億中國人用行動與病毒博弈,在這場深刻的集體修行中,我們雖然還未大獲全勝,但黑夜終會天明,黎明的煙火終將升騰。


期待山河無恙,還你芳草萋萋。


01


武漢疫情來襲才知道:做最努力的人,才配有最好的結果


同學姜姜是從武漢回來的,以往她回來大家都會抽空聚聚。今年因為疫情,還有她是從災區回來,成為重點監管對象,大家都只是在網上聊聊。


姜姜遠嫁外地,家裡還有一個老父親,所以總會趁假期回來看看他。姜姜老公學歷高,在一家大公司做部門主管,兒子上小學,她也就成了照顧家庭的全職太太。


武漢還未封城前,姜姜一家就開車回來了,在老家自行隔離。姜姜說從武漢開始公佈第一例後,他們全家就做起了防護,沒事就基本不出門。


隔離期滿後姜姜也基本不出門,因為他們是從武漢回來的別人怕,所以就老實在家陪老父親。


前幾天,姜姜發了一條動態,是她老公在家裡辦公,孩子在學習,而她也自得其樂的拿著一本書在旁邊慢慢細品。


病毒猖狂狡猾,疫情嚴峻漫長,姜姜一家雖然還未能回到武漢的家中,但是他們的工作學習在網絡上正常有序的進行。


疫情期間,我在身邊看到兩群人,一種是上學混日子,沒有固定工作,閉關沒有收入心急如焚的。一種是上學時努力學習,努力工作,閉關還能靜心學習,無懼無畏的。


有人說讀那麼多書幹什麼?讀在多書最後可能還是幹最普通的工作。


你還未去努力,怎麼知道努力以後也是過最平凡的生活。時代在進步,人們的生活也隨著時代變化不斷進步。


疫情面前,一些人,足不出戶,在家辦公,生活工作毫不受影響。你還認為讀書無用嗎?


所謂的讀書無用論,其實都是騙人的!


康德說,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好好讀書,只有你足夠強大,才能在困頓面前迎難而上,無懼無畏。


02


武漢疫情來襲才知道:做最努力的人,才配有最好的結果


2月5日起, 武漢方艙醫院正式啟用,在公佈的一些照片中,我被一個年輕小夥深深吸引。


壓抑且喧囂的白色病房裡,一個年輕小夥安靜地捧著一本書,在專心地閱讀,在他的臉上看不到任何恐懼和焦慮。


面對暫時沒有特效藥病情,有的患者焦慮地刷著手機,有的神情木訥,好像在等待命運的裁決,而這一切好像都與他無關。


在最糟糕的狀態下,還能靜下心,做著最積極的事情,這就是讀書的魅力吧!


這位年輕的佼佼者,武漢大學的博士,赴美佛羅里達大學做結構生物學的博士後。


春節過年回家探望父母,不幸遭遇新冠病毒,和家人一起被確診,2月5日晚上作為第一批患者轉入方艙醫院。


讀書越多的人,認知水平越高,也就越懂得接納環境的變化,懂得與自己和平處。


讀書或許不能幫你解決所有問題,但可以修煉你面對問題時的態度。

03


武漢疫情來襲才知道:做最努力的人,才配有最好的結果


2月14日,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C區,一個戴著深度眼鏡的男孩正在課桌前埋頭做著數學作業。


他叫楊一帆,是江岸區某省級示範中學的高三學生,也是整個家庭裡最小的感染者。


楊一帆家住在花橋,爸爸是最先感染的,住進了長航醫院。隨後,他和媽媽也被確診,住進方艙醫院。


楊一帆介紹,他住在C區,媽媽住在A區,他只能利用早上洗漱和中午晚上吃飯的時間與媽媽匆匆見一面。


其餘時間,他把六門功課安排得滿滿的,爭分奪秒地進行復習。


“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疫情,我這時正和同學坐一起,做最後的衝刺”


“我要利用這有限的時間,進行衝刺,不能掉隊。”面對記者採訪,少年斬釘截鐵地說。


他是病人也是學生,,他是患者但更是一個戰士。


面對病魔,依然積極樂觀、從容備考,這種自覺、自律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學習。


人生就是要這樣面對困難,依然勇於挑戰。


04


武漢疫情來襲才知道:做最努力的人,才配有最好的結果


尼采說:“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蹟,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


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只有努力不懈,才配擁有奇蹟。


我們羨慕別人升職加薪,卻沒看到他拼命工作的努力;


羨慕別人朋友圈瀟灑風光,卻沒看到他生活中的辛酸;


羨慕別人輕輕鬆鬆躺著賺錢,卻沒看到他玩命死磕的堅持。


世界屬於勤奮的人,寧願做過了後悔,也不要錯過了後悔。


每天看書,提升自己,我們平凡而努力著,努力,終將得到回饋。


不論是認真讀書,還是學一門手藝,腳踏實地的努力,即便不能功成名就,至少也不會碌碌無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