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別老“盈虧自負”了!你知道金融消費者有哪八大權益嗎?

別老“盈虧自負”了!你知道金融消費者有哪八大權益嗎?

近年來,公眾理財意識逐步覺醒,很多人都有購買金融產品、接受金融服務的經歷。那麼,什麼是金融消費者?買了理財、基金、信託,開了股票賬戶,算金融消費者嗎?

答案是:只要是自然人,都屬於金融消費者。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16年發佈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金融消費者是指“購買、使用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自然人”。所以,老百姓肯定是金融消費者。

普通老百姓和金融機構打交道,並不是簡單的一買一賣的關係。國家規定了金融消費者的八大權益:

別老“盈虧自負”了!你知道金融消費者有哪八大權益嗎?

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發佈《關於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81號)明確了金融消費者的八大權益:財產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受教育權、受尊重權、信息安全權。

財產安全權

金融機構應當依法保障金融消費者在購買金融產品和接受金融服務過程中的財產安全。金融機構應當審慎經營,採取嚴格的內控措施和科學的技術監控手段,嚴格區分機構自身資產與客戶資產,不得挪用、佔用客戶資金。

知情權

金融機構應當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及時、真實、準確、全面地向金融消費者披露可能影響其決策的信息,充分提示風險,不得發佈誇大產品收益、掩飾產品風險等欺詐信息,不得作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宣傳。

自主選擇權

金融機構應當在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允許範圍內,充分尊重金融消費者意願,由消費者自主選擇、自行決定是否購買金融產品或接受金融服務,不得強買強賣,不得違背金融消費者意願搭售產品和服務,不得附加其他不合理條件,不得采用引人誤解的手段誘使金融消費者購買其他產品。

公平交易權

金融機構不得設置違反公平原則的交易條件,在格式合同中不得加重金融消費者責任、限制或者排除金融消費者合法權利,不得限制金融消費者尋求法律救濟途徑,不得減輕、免除本機構損害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

依法求償權

金融機構應當切實履行金融消費者投訴處理主體責任,在機構內部建立多層級投訴處理機制,完善投訴處理程序,建立投訴辦理情況查詢系統,提高金融消費者投訴處理質量和效率,接受社會監督。

受教育權

金融機構應當進一步強化金融消費者教育,積極組織或參與金融知識普及活動,開展廣泛、持續的日常性金融消費者教育,幫助金融消費者提高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認知能力及自我保護能力,提升金融消費者金融素養和誠實守信意識。

受尊重權

金融機構應當尊重金融消費者的人格尊嚴和民族風俗習慣,不得因金融消費者性別、年齡、種族、民族或國籍等不同進行歧視性差別對待。

信息安全權

金融機構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對第三方合作機構的管理,明確雙方權利義務關係,嚴格防控金融消費者信息洩露風險,保障金融消費者信息安全。


因此,如果金融機構在銷售產品和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沒有完全保障投資者的八大權益,那麼投資者完全是可以依法維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