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冬日夜晚的白佛,沒有原來的繁華和熱鬧,只有匆匆的腳步。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小碗在白佛斷斷續續住了不少年。

小時候跟著父母在白佛租房子住,最愛吃的是寺廟前面那個煎餅果子。那時候1.5元一個,可以自己帶雞蛋。去買個香香的煎餅,是我冬天早晨最期待最幸福的事情。可惜,現在再也吃不到了。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後來,上大學、畢業、打工,也選擇來白佛。不只是因為這兒的房租便宜,更重要的是,這裡有人味,有煙火氣!

住在白佛的那幾年,我最愛吃 “老甘家罩火燒”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這個老甘家,本來是在白佛的銀龍菜市場那邊,至少開了十幾年了,走過路過的都會和老闆打招呼,有的人還會坐下來跟老闆喝二兩,很親切。

這次回來卻找不到了,打聽了好久才找到搬到白佛集市大街的老甘家,旁邊依舊是甘老二缸爐燒餅。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小店還是跟以前一樣,佈置的簡簡單單,幾張桌子、摞得老高的蒸屜,還有兩口大鐵鍋,一鍋滾著羊骨老湯,一鍋滾著牛骨老湯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1

罩火燒

8元/小碗 10元/大碗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罩火燒算是石家莊的特色了,不少明星來莊裡也都想吃一碗。如果說正宗的話,我覺得老甘家算是數得著的了。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老甘說,從他的父輩就開始做罩火燒,他們老甘家是一大家子,自己從14歲開始在建華那邊的“老甘家”學徒,27歲在銀龍自立門戶,已經幹了三十來年的罩火燒了

。(老甘家和甘家不是一家子)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他家做出來的罩火燒,別看飄著油,但吃起來一點也不膩,也沒有腥氣,牛肉醬得也很正,不鹹不淡,剛剛好。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罩火燒裡的火燒,用的就是甘老二家做的,餅做的很有層次,吸滿湯汁以後仍然有嚼勁,沒有爛軟的樣子。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冬天吃上一碗熱騰騰的罩火燒,整個人都被香氣包裹著,通體爽翻!

罩火燒看起來很簡單,可別家做出來的味兒卻沒那麼好吃。因為老湯不一樣!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熬老湯的秘密全都藏在一個幾斤重的湯包裡,裡面放了多少種香料、中藥,如何配比、熬多久,都是老甘家不外傳的秘籍。

2

牛肉蒸餃

9元/屜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我爸超愛吃他家的牛肉蒸餃,每次來必點。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雖然蒸餃是燙麵的,但吃起來卻不粘牙。皮薄餡兒大,牛肉味兒足,咬上一口,口感鮮嫩,油少汁多,味兒賊棒!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吃蒸餃的時候,我喜歡蘸點放了辣椒的醋汁,酸酸辣辣的更下飯。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更棒的是,老甘家有自己炸的辣椒,特別香、特別酥,而且沒那麼嗆辣,一口一個嘎嘣脆。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就著這香酥的炸辣椒,再淋上一勺辣椒油,我自己能吃一屜蒸餃!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3

羊雜湯

8元/小碗 10元/大碗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來老甘家吃飯的有一半兒人會點一碗羊雜湯。因為它是禦寒的神器。寒冬來一碗鮮極了的羊雜湯,全身都暖和了~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羊雜湯是一道清真美食,用的是羊下水,羊肚、羊肺、羊肝等等。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很多人接受不了下水,可老甘家的羊雜湯很鮮,羊雜也滷的也比較清淡,沒那麼重的羶味,讓你一吃就停不下來。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4

缸爐燒餅

1元/個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和羊雜湯配的,一定得選隔壁甘老二家的“缸爐燒餅”,尤其是剛打出來熱乎的。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餅面脆、芝麻香,一掰開都酥的掉渣,還冒著缸爐烤制的特殊香氣,聞得直吞口水。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而且這燒餅打的很實在,麵餅層層疊疊,不像別家只有前後兩張皮。以前在銀龍的時候,每次路過都嚷著讓我爸買幾個回去給我們飽口福~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再見,白佛!再見,冒著煙火氣的罩火燒

二十來塊錢,吃了飽飽的一頓,和老甘邊吃邊聊邊回憶,痛快!自在!

做了美食編輯後,我一直在想,什麼是煙火氣。

吃完這頓罩火燒,我才覺得煙火氣就是在老街的店裡冒出來熟悉畫面的記憶香氣;就是能讓你沒有顧忌、酣暢淋漓地大吃一頓的傻氣;就是隨時能跟你聊幾句家常的人氣!

這次走了,不知道什麼時候還能再來一次白佛,但這個味兒和這兒的記憶,將留在我心裡,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