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如果盡你所能地進入太空,你能走多遠,有限度嗎?

如果你盡你所能地進入太空,你會遇到什麼?你能走多遠,有限度嗎?或者你能走無限遠嗎?您最終會返回到起點,還是繼續穿越您從未遇到過的空間?換句話說,宇宙有邊緣嗎?如果有,它在哪裡?


如果盡你所能地進入太空,你能走多遠,有限度嗎?

  • 圖注:藝術家對可觀測宇宙的對數尺度概念。星系讓位於大型結構和大爆炸在郊區的熱,密集的等離子體。此"邊"只是時間上的邊界。

信不信由你,實際上有三種不同的方式來思考這個問題,每種方式都有不同的答案。如果您考慮您能夠走多遠,如果您:

  • 今天被留在一個任意強大的火箭,
  • 考慮所有可能接觸到我們的東西,或從熱的大爆炸開始就被我們接觸的東西,
  • 或利用你的想象力獨自進入整個宇宙,包括那些無法觀察的東西,

你可以計算出它離邊緣有多遠。在每種情況下,答案都是引人入勝的。

如果盡你所能地進入太空,你能走多遠,有限度嗎?

  • 圖注:我們通常將空間可視化為 3D 網格,即使當我們考慮時空概念時,這是一個依賴於幀的過度簡化。在現實中,時空是由物質和能量的存在彎曲的,距離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隨著宇宙的膨脹或收縮而演化的。

要記住的關鍵概念是,空間不是我們通常設想它的方式。通常,我們認為空間就像一個座標系——一個三維網格——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是一條直線,距離不會隨時間而改變。

但是,這兩種假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非常完美,當我們開始審視我們星球之外的更大尺度的宇宙時,卻令人大失所望。首先,當你開始將質量和能量量子引入宇宙時,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是一條直線的想法就會崩潰。因為時空受曲率的影響,而曲率是物質和能量的存在是原因,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本質上取決於這些點之間的宇宙形狀。

如果盡你所能地進入太空,你能走多遠,有限度嗎?

  • 圖注:在廣義相對論中,我們把空間和時間視為連續的,但所有形式的能量,包括但不限於質量,都有助於時空曲率。如果我們用更密集的版本取代地球,包括奇點,這裡顯示的時空變形將是相同的;只有地球內部才會有顯著的差異。

除此之外,時空結構本身不會隨時間而保持不變。在充滿物質和能量的宇宙中,一個靜止的、不變的宇宙(點之間的距離隨時間保持不變)本質上是不穩定的;宇宙必須通過膨脹或收縮來進化。如果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正確的,這是強制性的。

從觀察上看,我們宇宙正在膨脹的證據是壓倒性的:愛因斯坦預言得到了驚人驗證。但這帶來了一系列的後果,以宇宙距離分離的天體,包括它們之間的距離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膨脹。今天,我們能看到的最遙遠的天體距離地球超過300億光年,儘管自大爆炸以來已經過去了138億年。

如果盡你所能地進入太空,你能走多遠,有限度嗎?

  • 圖注:星系越遠,它離我們越快,它的光看起來越紅移。今天,隨著宇宙膨脹而移動的星系將比它從它發出的光到達我們的年數(乘以光速)還要大。但是,只有將紅移和藍移歸因於運動(特殊相對論)和空間膨脹結構(一般相對論)貢獻的組合,我們才能理解紅移和藍移。

當我們測量各種天體與其物理和發光特性的距離,以及它們的光因宇宙膨脹而轉移的數量時,我們就能理解宇宙是由什麼構成的。我們的宇宙混合物,目前包括:

  • 0.01%的光子輻射,
  • 0.1%中微子,一種難以捉摸的低質量粒子,幾乎和光子一樣多,
  • 4.9%的正態物質,主要由我們相同的物質組成:質子、中子和電子,
  • 27%暗物質,一種未知物質,它吸引,但不發射或吸收光,
  • 和68%暗能量,這是空間固有的能量,導致遙遠的天體在衰退中加速離開我們。

這些效應組合在一起時,您將獲得一個獨特而明確的預測,預測它的過去和現在,到可觀測宇宙的邊緣有多遠。

如果盡你所能地進入太空,你能走多遠,有限度嗎?

這是件大事!大多數人認為,如果宇宙自大爆炸以來已經存在了138億年,那麼我們所能看到的極限將是138億光年,但這並不完全正確。

只有當宇宙處於靜態,而不是膨脹狀態,這才是事實,但事實是:我們越遠看,越遠的物體似乎越快地離我們遠。這種膨脹的速度變化的方式可以根據宇宙中的內容來預測,反過來,知道宇宙中有什麼,觀察天體膨脹的速度,可以告訴我們它們離我們有多遠。當我們把所有可用的數據放在一起時,我們會得出一個獨特值,包括到可觀測宇宙視界的距離:461億光年。

如果盡你所能地進入太空,你能走多遠,有限度嗎?

  • 圖注: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可觀測到的宇宙可能是460億光年,但肯定有更多的、不可觀測的宇宙,甚至可能是無限的,就像我們超越的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將能看到更多的星系,最終揭示出大約2.3倍於我們目前所能看到的星系。

然而,這個邊界不是宇宙在任何傳統意義上的"邊緣"。它根本不是太空的邊界;如果我們碰巧位於太空的任何其他點,我們仍然能夠探測和觀察我們周圍以我們為中心這個461億光年球的一切。

這是因為"邊緣"是時間邊界,而不是空間邊界。這個邊緣代表了我們所能看到的極限,因為即使在由廣義相對論控制的膨脹宇宙中,光速也只允許信號在宇宙138億年的歷史中傳播至今。由於宇宙的膨脹,這個距離比138億光年更遠,但它仍然是有限的。然而,我們無法全部到達。

如果盡你所能地進入太空,你能走多遠,有限度嗎?

超過一定距離,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很久以前發出的光,但永遠也看不到現在正在發出的光:大爆炸後138億年。超過某一定的特定距離,根據我計算,目前距離大約180億光年,即使是以光速移動的信號也永遠無法到達我們。

同樣,這意味著,如果我們在一個任意高功率的火箭飛船上,目前包含在這180億光年半徑內的所有物體最終都會被我們所觸及,即使宇宙繼續膨脹,這些距離繼續增加,我們也能觸及。但是,超出該範圍的對象將永遠無法到達。即使我們走得越來越遠,它們退去的速度也會比我們所能旅行的要快,使我們無法永遠去探望它們。在可觀測的宇宙中,94%的星系已經超出了我們觀察範圍。

如果盡你所能地進入太空,你能走多遠,有限度嗎?

然而,我們可能要考慮另一個"邊緣":超越我們今天所能觀察到的極限,甚至我們可以任意觀察到未來的東西,如果我們的理論時鐘運行到無窮大。我們可以考慮整個宇宙有多大——不可觀測的宇宙——以及它是否在自身上摺疊。

我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的方式,是基於我們試圖測量宇宙的空間曲率時所觀察到的外推:空間彎曲的量是我們可以觀察到的最大尺度。如果宇宙呈正曲線,平行線將收斂,三角形的三個角度總和超過180度。如果宇宙呈負曲線,平行線將分叉,三角形的三個角度總和小於180度。如果宇宙是平的,平行線將保持平行,所有三角形三個角度總和等於180度。


如果盡你所能地進入太空,你能走多遠,有限度嗎?

  • 圖注:三角形的角度加起來根據存在的空間曲率,加起來不同。正曲線(頂部)、負曲線(中間)或平面(底部)宇宙的內角將分別達到更多、更少或完全等於 180 度。

我們這樣做的方式是獲取最遙遠的信號,如大爆炸遺留下來的光,並仔細研究波動是如何形成的。如果宇宙呈正或負方向彎曲,我們觀察到的波動模式將最終會扭曲,出現在較大或更小的角度尺度上,而不是平坦的宇宙。

當我們從宇宙微波背景的波動和星系,如何在各種距離的大尺度上聚集的細節中獲取最好的數據時,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宇宙是與完美的空間平坦度無法區分。如果它是彎曲的,它的級別不超過0.4%,這意味著如果宇宙像超球一樣彎曲,它的半徑至少比我們觀察到的部分大250倍。

如果盡你所能地進入太空,你能走多遠,有限度嗎?

如果你把宇宙的邊緣定義為我們所能到達的最遠的物體,如果我們立即開始我們的旅程,那麼我們目前的極限僅僅是180億光年的距離,只包括我們可觀測宇宙體積的6%。如果你把它定義為我們所能觀察到的信號的極限——我們可以看到誰,誰可以看到我們——那麼邊緣就會達到461億光年。但是,如果你把它定義為不可觀測的宇宙的極限,它的大小至少是1,1500億光年,而且可能更大。

如果盡你所能地進入太空,你能走多遠,有限度嗎?

  • 在超視距宇宙模型中,直線運動將返回到原始位置,即使在無彎曲(平坦)的時空中也是如此。宇宙也可以是封閉的,呈正彎曲的:就像一個超球球。

然而,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宇宙是無限的。它可以是平坦的,形狀像甜甜圈一樣,在數學上稱為圓環。它和可觀測的宇宙一樣大,而且是膨脹的,有有限的信息告訴我們,它仍然是有限的。除此之外,最終的宇宙真理仍然不為人所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