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草缸裡遇到螞蟥,才知道養魚的艱難

魚缸造景,是很多新手朋友入手裸缸之後,下一步願意考慮的方向。在論壇裡,群裡,或者水族市場,各種各樣的草缸總是在光影跟色彩的雙重交織下,給人美妙的視覺享受。於是開一口草缸,跟魚友談論景觀搭配跟混養技巧,顯得越來越誘人。

草缸裡遇到螞蟥,才知道養魚的艱難

圖片來源丨Unsplash 攝影丨kmus07

做一口草缸,可以精心佈置景觀,鋪上厚厚的水草泥,造景石沉入水底,水草紮根其中,放上顏色鮮豔的觀賞蝦,也讓魚在縱橫交錯的景觀裡穿梭。各種元素相互搭配,當然會是一副很妙的畫面。甚至在燈光的襯托下,草缸裡的一草一物都籠罩在朦朧的光裡,如夢似幻,彷彿仙境一樣超然雅緻。不過可能在幾天之後,草缸裡出現了螺跟小蟲子。它們破壞了草缸的協調性,讓原本層次清晰,乾淨恬淡的景觀顯得格外粗糙。除螺、除蟲的生活開始了,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維護”草缸。

草缸裡遇到螞蟥,才知道養魚的艱難

圖片來源丨pondinformer

螞蟥是一種很神奇的生物。它是軟體動物,但嘴上的牙很厲害,能輕鬆咬破我們的皮膚,繼而吸食血液。通過吸食血液,它的身體越來越脹,身體也隱約滲透著鮮血的紅光。一旦螞蟥進入魚缸,魚或者螺的噩夢就開始了。

當你發現魚缸裡有一隻螞蟥,說明在你看不見的地方還有分佈。這時候一定不能忽視大意,給螞蟥充足的繁殖時間,因為一旦給它喘息機會,爆缸也隨之而來。

草缸裡遇到螞蟥,才知道養魚的艱難

圖片來源丨pixabay

雖然螞蟥看起來並不難抓,但是它的體表被一層粘液包裹,在水裡特別滑。即使不考慮體表的粘液,你也不一定能抓到它。這種蟲子比普通的蠕蟲靈活,只要不是一下鉗住身體,很難將其抓到。這裡建議用鑷子夾,不要用手直接抓,避免螞蟥被抓之後反撲咬到手。

除了手動去除,生物去除法也具有一定效果。我們平時見到的慈鯛是螞蟥的天敵之一,可以幫忙去除魚缸壁上的螞蟥,辣椒蟹或小龍蝦可以吃掉那些躲在角落裡的螞蟥。但慈鯛、辣椒蟹跟小龍蝦也不以吃螞蟥為生,所以放這些生物前,要弄清楚它們對魚缸裡其他生物有沒有威脅。

草缸裡遇到螞蟥,才知道養魚的艱難

攝影丨ldxiaoqiang

不管哪種蟲子的爆缸,都是我們前期沒有認真對待,過於放縱的結果。一旦螞蟥越來越多,上面的辦法很難起到好的效果。儘快轉換思路,尋找新的方法才能亡羊補牢。

去除渦蟲的諸多方式中,有一種叫誘捕。所謂誘捕,是拿吃的誘導對方上鉤,從而一網打盡。清理螞蟥也可以用這個方式。我們可以在絲襪里弄點肉放進水裡,螞蟥聞著味過來吃腐肉時即可捕撈上來。

草缸裡遇到螞蟥,才知道養魚的艱難

攝影丨吧渡空間

誘捕法雖然有用,但效果有限,侷限性特別大。如果恰好遇到工作日,哪有功夫守在魚缸前釣螞蟥。所以藥物抑制比誘捕要省心。

藥物除螞蟥的方法有四種:

①把魚蝦撈出來,往魚缸裡放鹽。螞蟥是軟體動物,一旦外界滲透壓突變,必定受到影響。

②用高濃度高錳酸鉀,殺蟲也殺菌。當然用高錳酸鉀之前也要撈出魚蝦。

③用敵百蟲。同樣是撈出魚蝦,往魚缸里加敵百蟲。敵百蟲對水草的傷害稍微小一點,等幹掉螞蟥再換水過濾幾次差不多就可以了。

④用茶皂素。依然是把魚蝦撈出來,放一點茶皂素,很快就能看到實際效果。

這四種方法是我除螞蟥最後的招數。如果還不行,就只能翻缸了。

草缸裡遇到螞蟥,才知道養魚的艱難

攝影丨sunny永灬恆丿

當然如果你買好了材料,正準備開草缸,最好先把水草用高錳酸鉀泡一泡。因為螞蟥入缸的主要途徑是水草。只要水草裡沒有蟲子及卵,以後草缸裡也不容易滋生螞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