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那些不可思議誤擊自己人的"烏龍"事件

眾所周知在世界足壇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意想不到的"烏龍"球事件,比如2005/06賽季意甲聯賽,國際米蘭客場挑戰恩波利時,馬特拉齊的"烏龍絕殺"一樣。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出現過一些匪夷所思的"烏龍"事件。

盟軍"哈斯基"空降誤擊事件

"哈斯基"行動是為了配合盟軍登陸西西里島而進行的空降作戰,作戰計劃分為2個階段,美軍參戰部隊是第504和第505空降兵團,由馬修·裡奇韋少將負責指揮。

1943年7月9日晚至10日凌晨,第一階段空降行動還算順利,226架運輸機將第505空降兵團的2200名士兵空降到了西西里島上,只有幾架運輸機被敵方部隊擊中損毀。7月10日,以美軍為首的盟軍部隊在西西里島實施大規模兩棲登陸行動,17萬精銳部隊成功搶灘登陸。這一天,德軍飛機不斷攻擊盟軍部隊和艦艇,負責防空的美軍槍炮手神經都繃得緊緊的。但是,這種狀況並沒有引起美軍指揮官的注意。

二戰中那些不可思議誤擊自己人的

巴頓將軍乘坐吉普車檢閱美軍第7軍

按照計劃,"哈斯基"行動的第二階段由魯本·塔克上校指揮的第504空降兵團執行,該團的2000餘名士兵將搭乘運輸機空降到西西里島的港口城市格勒附近。雖然馬修·裡奇韋少將根據當時的作戰形勢分析認為,"哈斯基"行動的第二階段已經沒有必要實施,但盟軍高層更願意乘勝追擊。於是,7月11日晚,由140架C-47和C-53運輸機組成的編隊,運載著2000餘名美軍空降兵從突尼斯凱魯萬機場的跑道上起飛,向西西里島飛去。

參與行動的飛行員皮特澤後來回憶稱,美軍運輸機一直保持在適合空降的高度巡航,"當時全部飛機實行無線電靜默,燈光也全部熄滅"。飛機在飛臨盟軍位於格勒近海的艦艇編隊上空時,皮特澤和其他飛行員按計劃分別組成由9架飛機構成的V字型編隊飛行。

二戰中那些不可思議誤擊自己人的

第一波次2個運輸機編隊按照原定路線,在目標區完成了空投任務。這也是此次行動中唯一順利空投的空降兵部隊。當第二波次的運輸機編隊飛臨盟軍艦隊上空時,一些盟軍防空單位突然開火,隨後,部署在灘頭陣地和近海盟軍艦艇上的槍炮全都向空中猛烈開火,飛臨上空的美軍運輸機陷入了己方防空炮火的密集火網。

後來,各種有關誤擊的指控都落到了炮手的身上。莫里斯·波林是當時參戰的一名炮手,他負責操作"倫納德·伍德"號運兵船上的一座20毫米口徑防空炮。他表示,這種指控是"不公正的"。他說:"我們一直受到德軍轟炸機的攻擊。我們根本不知道盟軍空降兵運輸機的到來。"波林還稱,炮塔裡的炮手根本就沒有看見目標,只是向天上猛烈發射炮火。他們可能擊落了很多飛機,但並不知道打中的是誰?當時,數十架運輸機被擊中,一架接一架在空中爆炸,變成一個又一個熊熊燃燒的火球。有些飛機在起火後,試圖緊急迫降以挽救機上人員的性命,但後續的打擊把飛機打成了碎片。美軍的官方紀錄中這樣道:"緩慢飛行、數量巨大的飛機就像坐以待斃一樣,無所作為。"

二戰中那些不可思議誤擊自己人的

美軍運輸機編隊被地面炮火驅散,有些飛機在規避炮火的同時,調頭逃回突尼斯,而另一些飛機則讓空降兵跳傘逃生。很多空降兵跳傘後落入深海葬身海底,一些在夜空中飄蕩的空降兵也被地面炮火擊中,像雨點般掉了下來。各種哀嚎聲在夜空中經久不息。飛行員皮特澤回憶稱:"一切只能用恐怖來形容!"

事後統計,誤擊事件造成380名美軍傷亡,23架運輸機被擊落,許多逃回突尼斯的飛機也損毀嚴重。其中一架飛機被擊穿了一千多個彈孔,很多飛機內部濺滿鮮血。當時乘坐運輸機指揮空降行動的美軍第82空降師助理指揮官查爾斯·基蘭斯准將也不幸葬身大海。

二戰中那些不可思議誤擊自己人的

為什麼美軍會發生如此慘烈的誤擊事件?後來的調查結論認為:首先是對防空火力的控制不足,其次是訓練強度不夠,再者炮手在識別飛機方面準備不足,還有飛行員需要更多的夜間編隊飛行訓練等等。


萊斯利·麥克奈爾中將誤炸事件

1944年6月,英美盟軍登陸法國諾曼底灘頭,成功開闢"第二戰場"。隨後美國第1集團軍群司令佈雷德利發起"眼鏡蛇行動",目的是突破德軍的前沿防線,佔領法國諾曼底大區沿岸的港口,在這次戰役中有一位是美國陸軍中將作為"特邀嘉賓",被邀請去觀戰助威,他就是萊斯利·詹姆斯·麥克奈爾中將,美國陸軍集團軍群司令。

二戰中那些不可思議誤擊自己人的

萊斯利·詹姆斯·麥克奈爾

按照佈雷德利的作戰計劃,美國陸軍第8航空隊要在地面部隊發起攻擊前對德軍陣地實施地毯式轟炸,從而打開德軍防線缺口。這是一次戰術轟炸任務,按照美國陸軍航空隊中將卡爾·斯帕茲的意見,不宜使用B-24、B-17等重型轟炸機,原因很簡單:重型轟炸機機組沒有受過中低空戰術支援轟炸的訓練,高空投彈容易"跑偏"。但佈雷德利為了取得完美的轟炸效果,堅持第8航空隊出動所有重型轟炸機。對於佈雷德利的要求,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只批覆了兩個字:同意!

1944年7月25日,天空晴朗,艾森豪威爾親臨前線督戰。上午11時,大規模空襲行動開始,揭開了"眼鏡蛇"行動的序幕。

2430架轟炸機鋪天蓋地而來,在美軍前沿陣地前面大約4英里寬、2英里深的地段實施地毯式轟炸,投下約4000 噸高爆炸彈和燃燒彈,整個聖洛以南地區被籠罩在煙幕和火海之中。很快有關轟炸情況的報告接連不斷地送到布萊德雷手中。起初的幾份報告使他大吃一驚,因為這些報告都抱怨炸彈未擊中目標,反而錯投到美軍的陣地上。特別是奉命接替巴頓擔任虛構的第1集團軍群司令的萊斯利·麥克奈爾將軍也被當場炸死

,使艾森豪威爾感到十分震驚。

二戰中那些不可思議誤擊自己人的

B-24重型轟炸機

在這場遮天蔽日的大轟炸中,斯帕茲的預言不幸成為現實,多架B-24轟炸機偏離目標區,炸彈扔到躲在戰壕中觀戰的麥克奈爾頭上,就在現場的佈雷德利後來回憶道:"大地在爆炸中顫抖,煙霧遮天蔽日,我們的很多士兵被自己的炸彈炸上了天。不幸的是,一枚炸彈恰巧落在麥克奈爾躲藏的散兵坑內,他的屍體被炸到60英尺的空中,再落下來時已成碎片,唯一能辨認的是他衣領上的三枚將星。"

在這場自相殘殺中,共有111名美軍士兵被不辨敵我的B-24炸死,490人被炸傷。一名經歷這場誤炸的隨軍記者後來回憶,"這絕對是我熬過來的最恐怖時刻!" 不過雖然自己人傷亡慘重,但是從獲得的全部效果來看,轟炸所取得的效果是巨大的:大片德軍陣地被夷為平地,火炮、車輛和坦克被炸成廢鐵,彈藥庫被摧毀,通訊線路被切斷,數千名德軍被炸死,德軍已經失去了指揮和協同作戰的能力,陷入一片混亂。

二戰中那些不可思議誤擊自己人的

駐守這一地段的萊爾裝甲師是德軍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的王牌部隊,其編制相當於兩個普通裝甲師,另外還轄有第13 和第15 傘兵團,德軍坦克之父古德里安曾得意地宣稱:"僅僅這個師就可以將盎格魯·撒克遜人趕入大海。"但在這次轟炸中,該師受到重創,完全陷入癱瘓,失去了抵抗能力。


意大利空軍元帥誤擊事件

伊塔洛·巴爾博元帥是當時意大利法西斯主要頭目之一,黑衫黨的領袖,而且深受墨索里尼的器重,將其指定為自己的接班人。後來巴爾博元帥被任命為意大利駐利比亞的總督,而其到任將利比亞建設成為意大利穩固的海岸,十分的出色。但是這位牛人元帥,最高軍隊長官,他的死卻是一個玩笑。

在1940年6月28日,身為資深飛行員的巴爾博親自駕駛1架薩沃亞-馬切蒂SM.79運輸機飛往接近英國-意大利交戰前線的港城的黎波里,機身上以當年跨洋飛行的風格塗有字母I-MANU,那是他那貴族妻子多納·馬努的姓氏。

二戰中那些不可思議誤擊自己人的

伊塔洛·巴爾博

巴爾博的飛機在17時30分飛臨城區,誰知地面上的一處防空陣地和停泊在的黎波里灣的意大利巡洋艦聖喬治號相繼對空開火,引得其餘軍艦和更多高射炮部隊也紛紛加入射擊。I-MANU號當場墜毀,巴爾博和同機的8名人員全部身亡。

為了掩蓋巴爾博元帥被自己人打死的醜聞,墨索里尼對外宣稱巴爾博是在戰鬥中被敵人打死。其實,仔細分析一下,釀成大錯的意大利高炮陣地在一個小時前剛剛和英軍轟炸機交過火,他們完全有理由認為眼前的飛機是後續的敵機。飛機在空中就是個黑點,而當其飛近到可以看清輪廓的時候,早就進入射程了,士兵肯定選擇開火,在激烈戰鬥中沒人會去注意什麼識別——耽誤的時間可能在戰鬥中給自己造成災難。

二戰中那些不可思議誤擊自己人的

聖喬治號巡洋艦

另一方面,戰場誤擊的一大原因是溝通不暢。比如這位元帥出發後,因為隱蔽的需要,並沒有通知前沿陣地或是部隊指揮官,為誤傷埋下了伏筆。既然沒有接到友軍通知,前面又剛剛和敵人接過火,高炮部隊的選擇也是情理之中。

事實上,這次事件除了撤掉了一些人職務外,沒有進一步的處理措施:因為可以說誰都有責任,但也可以說誰都沒責任。出發行程的隱蔽是必要的,地面高炮見到無法識別的飛機開火也是必要的。


"登峰造極"的魚雷射向羅斯福總統

二戰期間,美國海軍建造了175艘"弗萊徹"級驅逐艦,"威廉·D·波特"號就是其中一員。1943年7月,這艘編號DD-579的驅逐艦加入美國海軍,艦上的125名水手和他們的軍艦一樣都是新兵。

二戰中那些不可思議誤擊自己人的

"威廉·D·波特"號驅逐艦

1943年11月,新水手們只訓練了短短4個月便接到了一次絕密的護航任務,保護總統羅斯福座駕愛荷華號橫渡大西洋前往非洲參加開羅會議。11月12日,愛荷華號(BB-61 Iowa,又譯作衣阿華、艾奧瓦)率領2艘航母與三艘驅逐艦編隊,其中也包括"威廉·D·波特"號,駛離諾福克軍港,悄悄駛入薩比克灣。在這裡80多名軍政要員以及羅斯福總統登上這艘美國最大的戰列艦。此次計劃航行8天,全程無線電靜默,目標為北非凱比爾港,中途將正常舉行艦隊演習。

整場旅行實際上風險有限,雖然有水兵感嘆要是希特勒擊沉了這隻艦隊就走大運了,然而誰都知道大西洋上的那群德國人不可能有什麼實質威脅。只要情報部門不出亂子,就算遇上德國潛艇對方也不會自討苦吃的襲擊美軍大艦隊。滿載來自美國南方120餘名,服役僅僅4個月新手水兵的"威廉·D·波特"號,也就被各位大佬抱著"你呀,還是要學習一個"的態度加入了其中。

二戰中那些不可思議誤擊自己人的

美英俄三巨頭

當時,水兵們喜歡把"威廉·D·波特"稱作"威利"。整場旅途在"威利"號的一次失誤中開始--當"威利"駛出諾福克港時,因為鐵錨拉在隔壁軍艦的艦橋上未解下,從而在倒船時一股腦將隔壁另一艘弗萊徹甲板上物件,包括欄杆、救生筏、交通艇等一堆雜七雜八的裝備通通扯進了海里。因為行動性質這一切沒有被問責,沃爾特艦長簡短道歉後立刻跟上大部隊,然而這不過是噩夢的前奏。

行動第2天時,艦隊水下突然傳來了一聲巨大爆炸。當艦隊擺開反潛隊形開始緊張搜索時,"威利"號怯生生的打出信號。原來,是該艦一枚深水炸彈安全閥沒擰好,由於高速航行落海起爆,不過虛驚一場罷了。不久"威利"號又被大浪衝走一名船員,礙於任務無法搜尋繼續前進。可是就連老天似乎也在針對"威利",一段時間後"威利"號的鍋爐室出現故障停機,只好脫隊修整。這一系列丟人的舉動自然被隨船的海軍大佬們看在眼裡,於是在趕上大艦隊後,正在愛荷華號上坐鎮的海軍作戰部長歐內斯特·J·金上將親自警告沃爾特艦長,讓他擔心一下自己的前途。如此重壓下,整個艦船上變得十分緊張,小心翼翼生怕再次出錯。然而,新手再加上緊張情緒只是會更容易出錯。

二戰中那些不可思議誤擊自己人的

BB-61 Iowa愛荷華號戰列艦

1943年11月14日,為羅斯福總統準備的"煙火秀"艦隊演習開始了。當白髮蒼蒼的總統閣下在一行人簇擁下推上甲板時,只見幾十個氣球從愛荷華號上騰空而起,而又被防空炮一一打下,整個海面頓時五光十色,好生熱鬧。本來"威利"號位於5公里外根本沒有表演機會,但也許是老天開眼,幾個氣球正好飄離了戰列艦周圍進入了"威利"的防空圈。立功心切的沃爾特艦長立刻命令防空炮開火,於是水兵們一邊為接下來魚雷演習進行準備,一邊賣力的放煙花,未來的悲劇已經在醞釀,此時的沃爾特可能以為自己終於要時來運轉了。

不過生活註定是起起落的,海上魚雷演習自然需要一個目標,最大的愛荷華號戰列艦肯定是首選,當然拔出雷管的魚雷並不會真正發射,只是訓練罷了。準備完畢後,面帶笑容的沃爾特開始下達魚雷發射指令:"魚雷一,發射!"短暫的停頓過後,傳來兩名水兵的回覆:"發射完畢!"。"魚雷二,發射!""發射完畢!"。兩組魚雷的訓練發射都正常,當然並沒有真正的魚雷射出去。但當"魚雷三,發射!"命令下達後收到的回覆卻不是標準的"發射完畢",而是兩名水兵"哇哦……"一聲。緊接著,甲板上發出了大量水兵的喧譁,一枚魚雷竟竄入水中,目標直指羅斯福總統所在的愛荷華戰列艦。

二戰中那些不可思議誤擊自己人的

"威廉·D·波特"號

"威利"號上立刻炸開了鍋,他們瞄準總統發射了一枚魚雷!而且2分鐘後魚雷就會命中一無所知的友軍!怎麼辦?趕快通知啊,無線電靜默就用信號燈,結果手忙腳亂的船員們先是報成了"魚雷正遠離你艦",再報一次又成了"我艦正全速倒車"。連自殺的心都有了的沃爾特艦長只好命令打開無線電立刻通報:"'獅','獅',右滿舵!"(獅是愛荷華號代號)戰列艦上無線電員聽到打破禁令使用電臺的呼叫嚇了一跳,還以為是編隊的某一艘驅逐艦遭遇了德國潛艇的埋伏,於是回覆到:"請重複,說明你的身份!敵人的潛艇在哪裡?"沃爾特可沒心情解釋,繼續發出"'獅',水裡有魚雷!右滿舵!趕快右滿舵!"。這一次通訊員沒有回覆這名焦急的艦長了,因為左舷發現魚雷的瞭望手喊聲已經響徹整個甲板。愛荷華號立刻轉舵,此時還停留在嚴重傾斜甲板上的羅斯福總統被保鏢們死死卡住輪椅,目睹了這枚魚雷與艦船擦肩而過。

"在週一的演習中,'波特'號發射了一枚魚雷,我們看到它在離我們1000英尺的地方爆炸了。"——羅斯福日記

二戰中那些不可思議誤擊自己人的

雖然危機化解了,但是沃爾特艦長和他的船員們算是搞出來了一個大新聞。全隊被就近停泊在百慕大海軍基地接受調查。在那裡,全副武裝的海軍陸戰隊員"歡迎"了上岸的"威利"號船員,並把他們全部逮捕,這可是美國海軍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烏龍事件。

"威廉·D·波特"號驅逐艦就這樣出了名,但它的厄運卻還未完結。海軍當局認定魚雷事件是意外後,決定把它派去執行一些不會給別人造成太大傷害的任務。於是"威利"號不得不到沒人注意的地方去守海島。

艦上的水兵拼命工作,為的是挽回自己的名聲。但事與願違,在風平浪靜的守島任務中,它還是捅出了婁子。一天,一名水兵失意後喝得醉醺醺地回到艦上,非要用艦炮打上一發炮彈不可。眾人攔阻不及,醉漢竟真的爬上了127毫米艦炮的炮位,"咣"的一聲將炮彈打出炮膛,動作乾淨利落。炮彈呼嘯著飛向遠處,不知所蹤。

第二天,島上的守軍司令怒氣衝衝找上門來。這時艦上的人才知道,"威利"號打出去的炮彈竟落在了司令家院子裡。

巧的是,司令和手下的軍官、家屬正在院子裡聚會,從天而落的炮彈把他們弄了個灰頭土臉,所幸炮彈沒有爆炸、也無人員受傷。唯一受到傷害的是"威利"號,炮打司令又給它多添了個笑柄。也許美軍發現把"威利"號擺家裡只能傷害自己人,1945年"威利"號終於如願南下參戰,加入了沖繩戰役。

二戰中那些不可思議誤擊自己人的

威廉·D·波特號沉沒

1945年4月1日到5月5日期間,"威利"號對著沖繩岸上目標宣洩了8,500發5寸炮彈,應該沒有友軍傷害。5月5日後擔任外圍防空任務。整個戰役期間,"威利"號和被它引導而擊落各式日機(都是神風送死隊)有數十架。然而這一切結束於6月10日8時15分,當日"威利"號在日軍一架老式九九艦爆神風撞擊前便將其擊毀,正當眾人以為萬事大吉時,這架被擊落的飛機落水後在慣性作用下,依然直衝本艦而來,直到到了船底的正下方不偏不倚突然爆炸。巨大的水下爆炸將整艘船掀了起來,又重重地摔落水面。在搶修3小時後艦長下令棄艦,12分鐘後威廉·D·波特號傾覆,迅速沉入了海底。結束了它"傳奇"的一生。


日本海軍魚雷炸沉陸軍大將

二戰中那些不可思議誤擊自己人的

今村均(1886-1968)

1942年3月,日本陸軍指派十六軍司令部要員赴爪哇島指揮日軍作戰,日本陸軍要員所乘坐的特種運輸艦神州丸遭到魚雷襲擊沉沒。這起事件導致陸軍官兵約100人死亡,十六軍司令今村均中將及其參謀更在海上漂流了3個小時才被救起。

原本陸軍以為這是遭到了盟軍潛艇偷襲,結果事後調查時,發現擊中運輸艦的魚雷碎片有點眼熟,最後追查魚雷,發現竟然來自於海軍重巡洋艦"最上號"。要不是今村均身體還挺好,遊了三個小時,不然日本海軍就要再次上演意大利高射炮擊落自家元帥的故事了。

二戰中那些不可思議誤擊自己人的

二戰日本“最上號”巡洋艦

於是海軍前來謝罪,今村均主動地說"船隻是以遭到盟軍潛艇、空襲而沉沒"替海軍保全了顏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