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齊下 快速打造學校文化


  教育界有句名言說得是:“三流學校靠校長,二流學校靠制度,一流學校靠文化。”我相信在坐的各位校長都想把自己的學校打造成為一流學校,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也是塗局長對我們殷切的期待。但是文化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清華大學歷經百年滄桑形成了科學、嚴謹的文化,北京大學風雨百年形成了學術自由、兼容幷蓄的文化。我們這樣的學校談文化,似乎太高太遠,遙不可及,但不積跬步,何以至千里。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三管齊下,三年之內,重現喬中昔日輝煌,快速打造學校文化!

  一、從三流學校起好步,用個人魅力影響人

  教育界又有句名言:“一個好校長便是一所好學校。”我不一定是一個好校長,但我一定是一個蠻拼的校長。我帶過的團隊都說我像一個打了雞血的人,我願用我的激情影響所有人,力求做到“三給”。

  (一)給師生目標

  夢想有多大,人生就能走多遠!夢想既目標,世界上95%目標不清晰人在為5%目標明確的人打工!作為一個校長,首先要帶領大家尋夢!在青湖時我帶領大家做“青湖夢”;到喬樂後我便引領師生們做起了喬中夢。要求大家“發揚喬樂精神,重振喬樂雄風”,力求達到:一年打基礎,兩年大翻身,三年鑄輝煌。三年之內把喬樂中學建成全縣環境最靚的生態校園,質量最優的特色校園,人性最美的和諧校園。

  (二)給師生信心

  釋放激情,放飛夢想,夢想就在不遠的前方!為了堅定大家朝著夢想奮進的信心,我一貫堅守“一個承諾,兩個凡是”的辦學思想。首先給教師一個莊嚴的承諾:在逐步償還學校債務前提下,在學生日益減少的現狀下,對教學的投入,辦學條件的改善,教師的待遇上只增不減!在工作中踐行凡是有利於提高教師幸福指數的事全心全意去做,凡是有利於提高學生快樂指數的事全力以赴去做。

  (三)給師生方法

  夢想很遙遠,做法很簡單!給師生們灌輸一種“簡單的事重複做,你就是專家;重複的事用心做你就是贏家”的思想。然後給他們一個“對我監督,向我看齊”的方法。比如說,我始終做到站在教學第一線。2011年我從長均小學調到青湖中學,行政們都勸我:中學校長事務多,校長不必親自教書。我便順水推舟,因為在小學呆了18年,對於中學的管理與教學還是敬畏的很!但是期中考試後,學校的語文成績全線潰敗。老師們美名其曰“語文課教與不教一個樣”。就在學期中途,我便接了一個七年級的語文!在教學過程中摸索出了“語文教學五抓”的教學方法。學期末打了個徹底的翻身仗,從全縣最後一名一躍成為前三甲。而且和我競爭的平行班也同時進步。然後我把自己的教學方法做成ppt,親自講解,在全校推廣。2012年9月,我看到八年級物理成績連續兩個學期全縣倒數第一,平均分只有45分,學生老師互相埋怨,互相指責,情緒十分低落。我思索再三,不顧全體行政領導的再次勸阻,義無反顧的從語文教學直接改版教學八年級的物理。在期末考試中,平均分高達76分,獲得全縣第一名。調入喬中後,我再次挑戰自己,擔任九年級的物理。前兩次大考中,我獨佔鰲頭,後來的幾次考試中各有千秋,他們說很有壓力,其實我也很有壓力。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翹動整個地球。我想說:給我一門學科,我可以撬動整個學校的教學!

  二、從二流學校邁開步,用剛性制度約束人

  教育界還有句名言“人管人氣死人,制度管人才叫行。”很多人對我的評價是管理精細化。在制度管人上我力求做到“三改”。

  (一)改進老制度。制度不能朝令夕改,但也要與時俱進!到了喬中後我發現《教學獎罰制度》,《教師簽到坐班制度》等很多制度不適應時代發展,不能很好的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廣泛徵求教師意見後進行修改,在行政會教師會上表決後通過!本學期又將修訂《教師評優晉級制度》。

  (二)改革新制度。推行一個新制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商鞅變法尚要藉助南門立木樹立威信。上學期為了規範學生行為,我首先推出了《兩個徹底,八個嚴禁》的制度;為了調動班主任積極性,我們推出了《喬樂中學優秀班主任評比制度》。本學期逐步取得了老師的認同後推行了《喬樂中學精細化管理財務制度》,《喬樂中學教學八抓制度》等,使學校朝著“精細化管理,特色化發展”的方向推進。

  (三)改變執行制度的方法!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師生早自習不遲到,我便每天六點起床,早自習每個班巡視一遍;要求班主任晚上巡寢,我便每天10點到每個寢室巡查。要求老師每單元批改一張試卷,我便先拿到教務處檢查備案。我能做到,行政亦如此!

  三、從一流學校闊大步,用傳統文化薰陶人

  教育界再有句名言“制度管人累死人,文化管人管住魂。”在用傳統文化薰陶人上我們力求做到“三挖”。

  (一)挖掘崇文傳統。

  喬樂是一塊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熱土,這塊土地上誕生了燦若星辰的歷史文化名人。安義縣喬樂鄉前澤人謝一夔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人。他生於明仁宗洪熙元年,卒於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天順四年進士,明英宗欽點狀元,曾出任翰林學士、禮部右侍郎、工部尚書等職。還曾為明憲宗、孝宗父子的老師。喬樂自古崇文之風源遠流長,近年來喬樂就有3名莘莘學子走進了北京大學。在推行崇文方面,我們力求做到“六個一:

  1、讓學生每天看到的皆是國學經典。校門兩邊樹立刻有校訓的文化石,突出辦學主題;教學樓走廊橫樑上懸掛國學經典;牆壁上貼有二十孝故事與插圖;教室牆壁上貼有國學名句。下一步將在新校門旁邊建設一個“謝一夔主題公園”,將其文化之精髓寄於山水之間,讓學生在綠樹簇擁下享受傳統文化!

  2、讓學生每天聽到的皆是國學經典。我們充分利用“校會、晨會、夕會、班會、主題活動”為依託全方位的進行國學教育,利用“廣播站、文學社、網站、家校通”發動立體化的強大宣傳傳統文化之攻勢.充分利用傳統節日(中秋、端午、清明進行親情、孝親、感恩先輩教育。)紀念節日(五四青年節、八一建軍節、國恥日進行愛國教育)對學生進行危機教育。

  3、每天學一句國學經典。牆上貼的,廣播講的,雖說耳聞目染,但是很多學生卻是極少關注。我們便全校統一筆記本,要求學生每天把抬頭看到的印象深刻的一句國學經典的原文,釋義及其感受寫下來。利用班級考評進行帶動,利用每天晨夕會宣講好的進行推動,利用國學知識競賽進行鼓動,將國學經典的學習落實到每一天!

  4、每週一次的圖書到班的更換。我們為了避免圖書只是放在書架上,每個班都配備了一個圖書櫃,訓練一名圖書管理員,每週都會到學校圖書館更換一次圖書,認真做好“全民閱讀”工作。

  5、每月一次國學講堂。我們每個月末,都會組織學生觀看一次《百家講臺》,並引導學生進行探討,各抒己見。

  6、每學期舉辦一次以班為單位的國學經典誦讀比賽,學校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將其組織好,激發學生學習國學的熱情。

  7、每年一次的四月份清明節掃墓活動,帶領學生祭掃桐溪革命烈士墓,將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有序結合。

  (二)挖取習武底蘊。

  喬樂乃靖安、奉新、安義三縣交界處,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綠林好漢聚集之處,民風強悍。人們為保衛家園,廣泛習武,習練者遍及喬樂鄉野。學校秉承先祖習武之遺風,藉助毗鄰江西省武警總隊訓練基地之優勢,以軍事化管理為載體,使學生文才武略。在推行習武方面我們力求做到“六個一”:

  1、每年組織一次參觀軍營的活動。在上學期的參觀活動中,師生情緒高漲,組織井然有序,武警官兵展示了擒拿格鬥拳,進行了拉歌比賽,還參觀了官兵們的起居生活,學生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2、每年組織一次軍訓活動,上學期組織了為期三天的軍訓活動,學生的行為習慣大為改善,組織紀律觀念大為改進,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3、每學期學習一套拳術。現在我們正在教學武警的擒拿格鬥拳,共16個動作,我們利用體育課進行觀看視頻,對拳術進行感官記憶。每週二、四下午挑選部分學生由武警戰士進行執教,體育老師跟班學習,然後讓他們猶如星星之火燃及全校。學校利用夕會進行全校訓練,學期末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比賽,力求全校師生人人學會,力求課間校園處處可見習武之人。

  4、每學期學習一套廣場舞。我們把“武術”和現下時髦的“廣場舞”相結合,讓學生寓教於樂,每天夕陽西下全校的廣場舞和格鬥拳表演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很多路過的家長紛紛駐足觀看。

  5、常規的體育鍛煉日復一日。每天早自習後,我們組織學生進行跑操訓練,同學們邁著整齊的步伐迎著晨曦圍著運動場跑三圈,高昂的班級口號和武警總隊訓練的聲音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另外,我們把各種體育用品下放到各個班級,下午放學,操場上籃球、排球、乒乓球,球球爭鬥;跳繩的、踢毽子的、跳遠的,人人爭霸。

  6、每年組織一次運動會或野外拉練活動!

  (三)挖全德育內涵。

  習文習武,德育為先,我們創新德育方式,採用“校會、班會、晨夕會”會會講,“廣播站、文學社、班級板報”處處宣,“學生會、宿管會、文明崗”人人查的全方位、立體化的德育管理模式,讓學生行為日久成習慣,習慣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成品質。

  以上各項工作,我們都是有方案,有推手,絕非泛泛而談!毛主席說了“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塗局長說了:一件好事堅持了七八年,就成了文化!在創建校園文化的道路,我們唯有堅守!定能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