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 iPhone 的親兄弟,無數學生黨因此成為果粉


它是 iPhone 的親兄弟,無數學生黨因此成為果粉 | 極客博物館

極客博物館 vol.56:iPhone 沒有成為街機之前,iPod touch 就是最暢銷的 iOS 設備。

它是蘋果 iPod 系列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款產品,也是很多果粉學生時代的青春回憶,它象徵著 MP4 播放器的巔峰,也是最像 iPhone 的 iPod,本期極客博物館,我們一起來聊一聊蘋果的 iPod touch 系列。

2007 年 1 月 9 日,這是讓很多果粉難忘的日子,當喬布斯登上 Macworld 2007 演講臺後,他的第一句話便是「今天我們將要發佈三款革命性產品,第一樣是觸控寬屏的 iPod,第二樣是一臺革命性的手機,第三樣是一款突破性的互聯網通訊設備。」不過臺下歡呼的觀眾萬萬沒想到,喬布斯要發佈的其實是一臺具有觸控交互可以上網還能打電話的大號 iPod,這就是 iPhone。

而我們的主角 iPod touch 早在那時候就已經做好準備,就在 8 個月後的秋季發佈會上,喬布斯再一次登臺,帶來了一款不能打電話的 iPhone,這是 iPod shuffle、iPod nano、iPod classic 之後的又一款 iPod 新產品,而它 299 美元的售價也成功進入很多人的視線,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在國內還買不到 iPhone 的人通過 iPod touch 提前進入到智能手機的新時代。


輕薄小巧,手感一流的娛樂設備

iPod touch 的過人之處首先在於其精妙的設計。因為不需要內置射頻天線,它的外觀相比 iPhone 更加一體化。背面的亮面金屬配合邊緣的弧面過渡帶來了極其舒適的握持手感,讓 iPod touch 在那個遍地都是大塑料 MP4 的時代鶴立雞群,雖然亮面金屬材質也有其缺陷,長時間暴露在外很容易留下劃痕,但不得不說這種金屬高亮質感依然顯得非常高端。

它是 iPhone 的親兄弟,無數學生黨因此成為果粉 | 極客博物館

從第一代 iPod touch 開始,蘋果就力求打造輕薄的使用體驗,因此機身只有 8 毫米,重量也比差不多大小的 iPod classic 更輕達到 120 克,之後蘋果還不斷加強對輕薄的追求,我們手中這臺 iPod touch 四代厚度只有 7.2 毫米,重量只有 101 克,這樣的尺寸可以讓你非常方便地從兜裡拿出來,就算比起 iPhone 來說也更加便攜。

初代 iPod touch 正面的這塊 3.5 英寸,480*320 分辨率屏幕在當時也非常領先(到了第四代分辨率升級到了 960*640 達到視網膜級別),由於取消 iPod 系列經典的滾輪界面轉而採用多點觸控交互,iPod touch 正面相比其它 iPod 系列更加簡潔。同時,大屏幕帶來的視覺體驗更加讓人著迷,相比 iPod classic 的屏幕,iPod touch 無論玩遊戲還是看視頻都要更加遊刃有餘。

它是 iPhone 的親兄弟,無數學生黨因此成為果粉 | 極客博物館

除了後蓋和屏幕,iPod touch 的按鍵位置延續了 iPhone 的充電接口和 3.5 毫米耳機接口設定,這不僅方便了 iPhone 用戶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人加入蘋果生態圈。而處理器上蘋果也並沒有給 iPod touch 打折,以我們手上這臺 iPod touch 四代來說,它採用了和 iPhone 4 一致的蘋果 A4 處理器,這保證了其穩定流暢運行 iOS 系統,讓用戶體驗完整的蘋果生態。

體驗接近 iPhone 的親兄弟

之所以說 iPod touch 讓很多人提前進入到了智能手機時代,是因為除了打電話 iPod touch 擁有 iPhone 幾乎所有功能。相似的觸控交互界面,相同的重力感應功能。日曆、通訊錄、Safari、時鐘、計算器等功能一應俱全,儘管初代 iPod touch 還沒有應用商店,但伴隨之後 App Store 應用商店的及時跟進,很多人在智能機尚未普及的時代就體會到了用一臺 MP4 查資料、看小說、看電影、聽歌等各種各樣的線上生活。

它是 iPhone 的親兄弟,無數學生黨因此成為果粉 | 極客博物館

當 iPhone 開始引領智能手機突飛猛進之時,價格便宜同時可玩性高的 iPod touch 吸引了很多學生黨的目光,那時候經常會有男生拿著它給同班女生炫耀《水果忍者》、《憤怒的小鳥》等遊戲的流暢體驗,還有不少人用它來聽歌、看視頻,在 iPhone 還沒有正式進入中國的那段日子裡,誰要是有一臺 iPod touch,他就是全班最靚的仔。

iPod touch 在 iPhone 最初進入中國的那段日子並沒有徹底消失,儘管在當時 iPhone 無疑是體驗最佳的智能手機,但是其高昂的價格依然讓人望而卻步。這時候,強大的華強北搗鼓出了一個神奇的保護套,通過它就能讓便宜的 iPod touch 變身成為 iPhone,這個保護套被大家親切的稱為「蘋果皮」。

它是 iPhone 的親兄弟,無數學生黨因此成為果粉 | 極客博物館

圖自 CNET

「蘋果皮」其實是一個內置 SIM 卡槽、電池、聽筒等元器件的通訊模塊,在安裝好並對 iPod touch 進行越獄之後,iPod touch 就能擁有打電話、發短信的功能,儘管這種產品既沒有通過工信部認證也沒有取得蘋果公司授權,但它五六百元的價格無疑吸引了很多囊中羞澀的用戶,一時之間成為很多數碼愛好者關注的焦點,不過這一配件在當時也存在通話時好時壞、續航時間過短等問題,再加上 iPhone 在國內越來越流行,這一配件也在之後慢慢消失。

如果說 iPod touch 的流行是預見並且展示了智能手機的強大能力,那麼它的衰落則是伴隨智能手機的全面普及而不可避免的結果。藉助 iPod touch 的影響力,蘋果成功引導了海量用戶投身 iPhone 的懷抱,當年不少果粉正因為體驗過 iPod touch 才感受到 iOS 出色的用戶體驗,不過它的體驗並非完整,除了不能打電話、發短信之外,iPod touch 系列也是唯一沒有加入 Touch ID 以及 Face ID 功能的 iOS 設備,可見蘋果對它的基礎定位。

它是 iPhone 的親兄弟,無數學生黨因此成為果粉 | 極客博物館

伴隨 iPhone 成為幾乎人手一部的街機,iPod touch 系列也完成了自己的階段性歷史任務,儘管官網依然在 2019 年 5 月更新了 iPod touch 系列,但它的確越來越小眾了,現如今你幾乎很難再看到它的身影,可是隻要打開抽屜,拿起它戴上耳機,你也許依然能聽到當年的那些老歌,還有那些難忘的美好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