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證先鋒4》:TVB港劇的翻身仗落空了

TVB終於迎來開年大戲。

自從這部續作要開拍的消息傳出,就讓不少TVB老劇迷翹首以盼。

儘管劇組一波三折,但播出後熱度仍然不斷攀升。

開播第一天,就打破了TVB近8年的劇集首播紀錄。

它就是《法證先鋒4》。

《法證先鋒4》:TVB港劇的翻身仗落空了

不過,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似乎已經成了TVB續作的“黃金定律”。

從《創世紀》到《飛虎》,再到《使徒行者》,這些經典熱門劇的續集都以高關注、低口碑的結局寥寥收場。

情懷終究不能拯救一切,這次高開低走的《法證先鋒4》(以下簡稱《法4》)也不例外。

《法證先鋒4》:TVB港劇的翻身仗落空了

正如豆瓣評分所示,開播時的呼聲有多高,吐槽與差評來得就有多快。

很多有“法政情懷”的觀眾,彈幕紛紛呼喚第一季的歐陽胖胖在哪裡。

第一二三季的珠玉在前,觀眾自然會進行對比。

主角的大換血、一線大牌的缺席、網劇的尷尬濾鏡、拖沓囉嗦的臺詞,無一不成為了大眾的槽點。

《法證先鋒4》:TVB港劇的翻身仗落空了

▲截至目前,前三部《法證先鋒》的豆瓣評分為8.5分、8.2分、7.6分,第四部卻跌至5.6分。

明明是正宗的TVB出品,監製也是延續了前作的梅小青。

為何“法證”走到第四部,反而不行了?


選角失利


人會撒謊,但證據不會。《法證先鋒》著重突出的是法證威力。

任何一樁案件,無論兇手再怎麼狡猾和老道,抹去犯罪痕跡,都會留下蛛絲馬跡。

相較其它破案劇,往往習慣突出和誇大個人能力來破案。

《法證先鋒》系列最大的亮點是,法證+法醫+重案組三大部門的默契配合。

加之緊湊離奇的劇情,主角配角的細膩演技,讓這一系列至今仍有餘溫。

但是,僅限於前面兩季。

自《法4》播出以來,光看皮相,就已弱了幾分——

偏藍調的網紅濾鏡,讓習慣了TVB老劇裡柔和暖色調的觀眾極為不適;

一眾演員年齡普遍偏大,使得他們在談情說愛的時候,觀眾很難入戲;

女演員的妝容過厚,出場總要給很長的鋪墊鏡頭,不自然又冗雜。

《法證先鋒4》:TVB港劇的翻身仗落空了

不難看出,《法4》口碑遭遇滑鐵盧,首當其衝的一定是演員的選用。

沒有了最具觀眾緣的歐陽震華,也沒有了實力演員黎耀祥的加持。

大器晚成卻缺少了那麼一點人氣的黃浩然,顯然不能使一票的“法政粉”滿意。

最令觀眾詬病的,是TVB力捧的“星二代”譚俊彥。

他在劇中飾演的重案組高級督察郭輝煌,總是一板一眼,過於嚴肅,也過於符號化。

比起過去的人氣角色,少了鮮明的人物特徵,也很難看到人物的魅力。

《法證先鋒4》:TVB港劇的翻身仗落空了

前三部的《法證先鋒》重案組高級督察都是Madam,大氣又幹練。

無論是《法1》裡蒙嘉慧飾演的梁小柔,《法2》裡佘詩曼飾演的馬幗英,還是《法3》裡徐子珊飾演的凌倩兒。

她們個個不施粉黛,敢闖敢拼,非常有性格。

尤其是第一部的梁小柔,剛出場時,為了抓捕嫌疑犯拉了一根繩子從房子上面往下跑。

一個勇敢獨立又敬業的人物形象,瞬間就立起來了。

不穿名牌,也沒有高級濾鏡,卻能讓人驚歎,這個素顏的女警察太美了。

《法證先鋒4》:TVB港劇的翻身仗落空了

《法1》裡的梁小柔

在TVB職業劇中,大多數的角色都是公務人員或專業度很高的職業人。

他們的經典之處,就在於這些角色並不會給人留下刻板的印象。

主角們或幽默樂觀、或真誠善良、或勇敢無畏的特點,總是能體現得非常自然。

而且,主角們往往並不完美,這反而讓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有肉。

但很明顯,《法4》在演員的選擇和角色的設計上,都丟棄了他們最大的優勢。

《法證先鋒4》:TVB港劇的翻身仗落空了

當然,這其中的原因必然與TVB演員青黃不接的現狀有關。

新生代演員難挑大樑,老一代又流失嚴重。

以前的TVB,演員都在無線電培訓班學習。每期學員的報名招生,都會有將近一萬個人去報名參加,最後只會挑選20個人從事演藝活動。

而最後確定下來的這20個人,因為都不是科班出身,為了畢業後可以馬上進入工作狀態,還得經過全面的殘酷培訓。

學演戲的還要去接觸配音、攝影等課程,即便日後不幹導演,作為一名優秀的演員,也得知道攝像機的走位順序。

看似與本職專業無關的內容,實則相當受用。

很多我們熟悉的巨星,都是從打雜做劇務,或者扮演無名屍體開始的。

他們有日復一日的歷練,有籍籍無名的等待,有不為人知的辛苦,才會鑄就他們今日的成功。

《法證先鋒4》:TVB港劇的翻身仗落空了

▲歐陽震華曾在83版《射鵰英雄傳》跑過龍套

而現在的演藝圈,更多的是捷徑,是浮躁,是炒作。

演員的演技搬不上臺面,自然劇集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案件無趣


《法證先鋒》系列的核心內容,在於案件。

以《法4》第一集的劇場謀殺案為例,剛開篇就有兩個死者,看似險象環生。

但隨著各路人馬走秀式地登場,時間已經過去一半。

最終兇手浮出水面,靠的不是層層推理,取而代之的是太多的高科技展示,是更新了法證的技術。

同時這也削弱了人物分析的力量,眾人圍著一個大型的觸摸屏就把案子破了。

《法證先鋒4》:TVB港劇的翻身仗落空了

▲《法4》裡的新科技

科技升級完全可以理解,畢竟十多年過去了還用同樣的儀器,就顯得跟不上時代的進步了。

但關鍵在於,破案沒了頭腦風暴的衝擊。

曾經的《法證先鋒》,都是以人為主,他們每一次取證和分析,都能讓人感覺到過硬的專業知識,還有刑偵的懸疑感。

而在《法4》,幾個人對著一臺全自動觸摸屏喋喋不休半天,索然無味。

相比第一部里歐陽震華飾演的高彥博,連同事車子拋錨都能講出一套維修方法。

第四部裡冷冰冰的高科技,就顯得寡淡了許多。

《法證先鋒4》:TVB港劇的翻身仗落空了

最讓人不能理解的是,第一個案子結束後,竟然用了將近一集的時間闡述罪犯的懺悔。

法政、警察和法醫幾大主演,還要聚在一起端著紅酒杯討論罪犯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生硬又尷尬。

而且他們在一起缺少感情的關聯互動,讓人懷疑:他們其實並不熟悉,為什麼要在一起喝酒?

《法證先鋒4》:TVB港劇的翻身仗落空了

後面劇情注水就更加嚴重了。

甚至於,拿出一集來交代人物的感情線,看得觀眾紛紛被勸退。

看港劇的人,大多數是喜歡他們那種接地氣的味道,法理的同時又不缺少人性的光輝。

主角們會在下班後喝一碗甜湯,會幫鄰居倒垃圾,會和同事一起吃煲仔飯,會開長官的玩笑,會買六合彩,會關注緋聞週刊……

他們既能一起互損,又能一起出生入死破案,那種溫暖又有煙火氣的氛圍,才是我們愛TVB的原動力。

《法證先鋒4》:TVB港劇的翻身仗落空了

▲劇中的香港夜景

想起《法1》裡的第一個案件,一家四口只有一人死裡逃生,其餘三人全死於刀下。

在法政法醫和警察的群策群力下,他們通過模擬現場案件,排除了好幾個嫌疑人之後,才將目光鎖定在真正的罪犯上。

而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真正的兇手竟然是躺在醫院裡險些喪命的兒子。

就像豆瓣劇迷點評第一部說的那樣:

《法證先鋒》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角色們都很聰明,沒有把觀眾當弱智,每個主角也都很討人喜歡,壞人不是死掉就是繩之於法,看這樣的刑偵劇才舒服過癮。


劇情也不拖泥帶水,法證過程很專業,案件也很多樣化,有謀殺有誤殺有自殺,很多細節掌控得也很好。最重要的是沒有煩人的感情戲,該分手就理智分手,不會糾纏不清或者搞三角關係。

也正因此,在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案件中抽絲剝繭,才會讓人大呼過癮。

從《法4》目前拖沓的節奏來看,很多人已經失去耐心,都跑去重溫前三部了。

從人力取證變成高科技全自動,白色的化驗室變成太空艙,熟悉的卡司們一個個消失。

《法證先鋒4》:TVB港劇的翻身仗落空了

或許青春記憶中的TVB也不再壯年,但誰也無法抹殺TVB創造的輝煌。

即使現在略顯落寞,也依然是很多人心中的品質經典。


港劇式微


在無數80、90後的青春記憶裡,TVB絕對是一抹難忘的亮色。

除了造星無數的金庸武俠劇,溫情又充滿人情味的家庭閤家歡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TVB的職業劇了。

因為有了TVB經典的職業劇,我們在青春懵懂的時候就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大門。

我們看到技術高超的醫生,穿著窄裙英姿颯爽的律政佳人,古靈精怪的偵探……

甚至每看一部劇,影迷們就換一個職業理想,他們經典的牛仔褲造型,也影響了無數的年輕觀眾。

連經常給港劇配音的幾個演員都有他們的專屬粉絲,人們聽到他們的聲音,就會想起劇中的經典人物。

相比內地,那些至今還在打著職業劇的旗號,實質為“愛情偶像劇”的電視劇。

TVB的職業劇在人物描寫及劇情中,處處注意保持還原逼真的職業場景及工作過程。

可以說,在職業劇的領域裡,TVB領先了內地一大步。

就拿現在內地正在熱播的公關劇《完美關係》來講。

劇裡硬撐出來的正經讓觀眾們頻頻搖頭,男女主角的感情戲又油膩尷尬,堆疊出來的高級感反而讓人不舒服。

《法證先鋒4》:TVB港劇的翻身仗落空了

而在眾多的TVB職業劇裡,以《法證先鋒》為代表的刑偵題材,最讓人津津樂道。

有多少人,是因為看了TVB,才知道了廉政公署,飛虎隊,CID,才瞭解了什麼是談判專家,高級督察。

還有那句他們最愛說的:你現在有權保持緘默,但你所說的將會成為呈堂證供。

不少刑偵劇的高能燒腦案件,到現在還是很多90後的童年陰影。

《陀槍師姐》裡的變態色魔,《法證先鋒3》的天眼少女,《刑事偵緝檔案》裡的蝴蝶殺人案等等。

甚至有不少影迷看到紅白藍塑膠袋,就會想起TVB刑偵劇裡曾拿它裝過屍體,足以可見這些經典案子在影迷心中的地位。

《法證先鋒4》:TVB港劇的翻身仗落空了

▲法醫驗屍的過程

隨著《法4》開播,回憶起《法3》竟然已經過去了9年。

港劇式微”這樣的話,相信這些年大家都沒少聽。

好在,也有一些作品像《金宵大廈》等獲得好評,為TVB的口碑拿下一城。

臺灣偶像劇也經歷過大起大落,但最近因《想見你》等劇集逆風翻盤。

隨著人們選擇的增多,美日韓泰劇的衝擊,我們的內地和港臺作品更要匠心獨運,能夠經受住時間和大眾的檢驗,才能突出重圍。

大家心裡熟悉且有味道的TVB港劇,仍然在寒風中等待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