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 不是遊戲,不是貪玩……

在毀掉孩子這件事上,父母有絕對的“語言天賦”。

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過一項調查,分析後發現:


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幾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鬱“,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經常“暴躁”。


著名漫畫家幾米說:“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因為表面的傷痕是可以看得見的,而內心的傷害則是無形的。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01

被父母語言暴力傷害的,

不止一個孩子


人與人之間出現裂縫,往往是因為不再好好說話。


北大畢業的王猛(化名),拉黑了父母6年,甚至寫了一封萬字書信,發給很多同輩朋友,希望他們不要讓更多孩子遭受自己曾受過的傷害。


從小到大,他的父母不僅習慣性忽視他的需求,甚至一次次用惡劣的言語攻擊他。


小學不會剝雞蛋,遭到同學的取笑,後來家裡親戚也因為這件事開始嘲笑他,父母不但沒有出面保護他,反而變本加厲地指責。


一次考試回來,王猛的課本和資料被人惡意塗得亂七八糟。母親不僅沒有安慰他,反而幸災樂禍:"現在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了吧?!"


上初中時,王猛因調座位後身邊環境糟糕,向父親訴苦,父親怒吼:

“同桌有什麼影響?”

“最卑賤的狗才想要什麼公平!”

“你憑什麼要學校優待你?憑成績好?哼!”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 不是遊戲,不是貪玩……

20多年裡,父母的惡劣語言,從未停止。


一字一句,刀刀濺血,像刀子一樣紮在王猛的心上。


以致於王猛一度非常痛苦、迷茫,變得內向敏感。諮詢師也說,王猛幾乎有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所有症狀。


被父母語言暴力傷害的,不止王猛一個孩子。


在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中,許多案例讓人熟悉無比:


  • 有人說,父母離異後,沒有從父親那裡拿到過生活費,回來後被母親指責:“生你有什麼用?”“和你爸一樣沒良心的東西。”


  • 有人說,因為一次考試沒考好,被父母罵:“你的書全都白讀了!”

  • 有人說,因為拒絕相親,被父母說:“養了你那麼大,一點都不知道父母的苦心。你就是個白眼狼!”


惡語傷人六月寒,那些脫口而出的殘忍語言,說的人轉眼就忘,可聽的人,卻有可能一輩子都無法忘懷。


02

你滿目猙獰卻滿嘴說愛,

這樣只會讓孩子懦弱自卑


相信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愛孩子的,這不容置疑。


但絕大多數時候,他們滿嘴是愛,卻表現得滿目猙獰。


根據美國愛荷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


父母每天對孩子說的話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積極和充滿鼓勵的。

據統計,每個孩子平均一天會得到超過40條的負面評論,而正面評論卻只有3-5條。

“你怎麼這麼笨?”


“為什麼別人能做到你就做不到!”


“你腦袋裡裝的是什麼?”


“別哭了,再哭就不要你了。”


這些,都是父母責罵孩子的常用語。


有些父母不是不知道這些話會傷到孩子,也不是控制不住情緒要發洩。


只是想當然地認為,不能對孩子說太多好話,要是說幾句就承受不住,以後出來社會還怎麼生活?


熱播綜藝《少年說》中,有一幕讓我十分痛心。


一個女孩哭著控訴自己的媽媽:


“你怎麼總是拿我跟其他同學比較,為什麼我的努力,你從來都看不到?”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 不是遊戲,不是貪玩……


結果,她的媽媽冷冷回應:“其實我一直在不斷打擊你,以你的性格,不打擊會飄。”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 不是遊戲,不是貪玩……

當女孩一邊抹眼淚一邊表示,自己的性格不適合打擊的時候,媽媽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


“當你很強的時候,我覺得我要拍一下;當你很弱的時候,我覺得要推你一把。”


女兒發現,無論自己再怎麼說,都無法勸服媽媽,於是哭著走下臺。


後來,這段對話登上微博熱搜,許多網友紛紛表示:


“在這個女孩身上,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多少孩子是這樣,被父母從小打擊到大。


著名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說:


“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家的孩子可以隨便打、隨便罵,其實孩子的心靈還沒有那麼強大,他們消化不了父母不留情面的羞辱和對人格的踐踏。


長時間的不平等對待,會讓孩子走向兩條路:一條是將仇恨向內發洩,自殘或者自殺;一條是將仇恨向外,打人或者殺人。


如果你愛孩子,那麼請停止語言暴力吧,因為這是破壞親子關係的頭號殺手。

03

好的父母,

絕不做孩子的「差評師」


當語言傾向於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遠和傷害時,這種溝通方式會讓人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


真正的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條拉鍊,絕不做孩子的「差評師」。


  • 低聲教育是通往孩子心靈的橋樑


一位朋友跟我訴苦,說現在的孩子太難管了。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總是磨磨唧唧,氣得朋友火冒三丈,就吼了起來:


再不好好寫作業,看我不狠狠打你!


孩子「哇」地一下哭起來,朋友卻吼得更大聲,可越吼,孩子卻哭得越厲害了。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 不是遊戲,不是貪玩……

其實,「吼叫」只會令孩子驚慌失措,我們完全可以嘗試「低聲教育」。


和高聲斥責不同,低聲教育是對孩子降低聲調進行溝通。


心理學研究發現,這樣做,孩子反而更容易接受。它可以使孩子牴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從而更有利於溝通。


低聲教育幫我們趕走了「情緒憤怒」這隻紙老虎,它就像一座橋,讓我們鏈接上孩子的心門。


  • 正面鼓勵,給孩子面對困境的勇氣


在電影《奇蹟男孩》中,奧吉容貌怪異,無論走到哪裡,都飽受同學們的「注目禮」和「議論」。


但媽媽一直鼓勵奧吉:


孩子,心裡的地圖將指引我們要去往哪裡;但是,臉上的地圖是記錄著我們曾經去過哪裡。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 不是遊戲,不是貪玩……

正因此,奧吉才能樂觀而勇敢地對同學說:


我可是拼了命才讓自己這麼帥的。


  • 建議而非批評,才是孩子走出迷茫的明燈


在綜藝節目《少年說》中,一位男孩向父母大聲坦露心跡:


我承認我現在到了叛逆期,做什麼事都要由著自己的心意,不然就會動怒,甚至和你們吵架。


我們就像是青春期遇上更年期,我生氣,你們會更生氣。


我希望你們可以幫幫我,不只是對我批評,我也想變得更好。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 不是遊戲,不是貪玩……

法國教育家帕梅拉·德魯克曼說:

即使孩子有不對的地方,父母也有責任傾聽並領會他們的動機。孩子有不同尋常反應時,背後一定是有原因的。


在孩子最迷茫的時候,父母耐心的幫助和溫暖的建議,才是他們成長路上的指明燈。


愛之深,未必就要「責之切」,別讓那些過於嚴厲的表達,遮蔽了愛的流動。


父母永遠是孩子內心無可替代的「安全島」。


若是風雨交加、搖搖欲墜,


它會傾覆孩子的整個世界;


只有島上是風和日麗,


才能給予孩子無限的勇氣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