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一位生活家,首先應該懂得傳承之美,傳承之道。在事業有成之餘,懂得鑽研生活的樂趣。

今天分享的這個設計師把去大理變成了回大理。

他說,在大理安家之後,會有一種向內的感覺,暫時把瑣事都放下了,去體會生活中很細微的東西。

在這個家裡理一理物什、洗洗杯子、澆澆花,平日裡再泡泡茶、買買菜,時間雖然在忙忙碌碌中過得挺快,但是心裡很踏實。

看人家在洱海邊的房子。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家裡大部分的傢俱也不乏老物件或“孤品”。比如這張黑色沙發就僅有兩件。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設計師認為傢俱的擺放並不在於精準,舒適自在才是首要目的,哪怕在家中走動,依然可以隨時停下來,拉出一把椅子舒緩神經、歇個腳。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客廳天井裡種的這棵“滇朴樹”,也稱得上是一個特別的藏品。設計師曾在路上偶遇了它,覺得有眼緣就帶回了家,如今這棵樹在大理的陽光下蓬勃生長著。

一個設計師在大理洱海邊的家

這個家有著實實在在的煙火氣,讓設計師真實地感受到生活的細節,以及花草、水、餐食的溫度。於他而言, 北京是工作的“前線”, 大理便是生活的“後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