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全明星,為何力捧勒布朗·詹姆斯,將娛樂進行到底?

隨著時代的發展,單純的體育賽事已經很難滿足大眾的需求,將體育賽事進行娛樂化是現在很多體育賽事的一個重要選擇。比如馬上要在芝加哥舉辦的NBA全明星賽,其背後就有很多泛娛樂化營銷的因素,NBA全明星賽成功將經濟、媒體、球員以及賽制等因素相結合,為體育娛樂化指引方向,尤其是對國內的CBA有極強的借鑑意義。


NBA全明星,為何力捧勒布朗·詹姆斯,將娛樂進行到底?


提及娛樂化我們時常想到的都是娛樂明星,緋聞八卦之類的新聞,所謂的娛樂化,是指以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為核心,用現代媒體的手段,通過帶有刺激性、花邊性以及娛樂性的表演讓人們得到放鬆,從而達到愉悅觀感的一種文化。

我們現在看NBA娛樂化非常成熟,其實他們也探索了很長時間。在1982年,NBA成立了娛樂公司,其主要任務就是對NBA進行包裝,然後通過電視、報紙等媒體進行推廣。NBA不是簡單的籃球聯盟,而是具有專業化包裝的娛樂帝國,在專業籃球下,注重娛樂性,因此它是籃球帝國,也是娛樂帝國。


NBA全明星,為何力捧勒布朗·詹姆斯,將娛樂進行到底?


NBA如何打造IP的

NBA自1946年成立以來,目前擁有30支球隊,也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的體育聯盟。談到NBA娛樂化,必不可少的是他們對於球星的包裝與推廣,比如2020全明星,NBA全力打造的現役球星勒布朗詹姆斯,他在NBA打了16個賽季,榮獲4次常規賽MVP,3次總決賽MVP,即使36歲依然能夠保持40分鐘的上場時間。

在詹姆斯職業生涯裡,也經歷過多次的傷病,但是依然保持較高的競技狀態,這是一名體育明星價值體現的保障,比如現役NBA球星羅斯,傷病影響了他多個賽季的表現。因此要想打造一個強大的IP,必須保證運動員人力價值的最大化,身體是重中之重。這一點不僅僅是要建立良好的醫療體系,同時日常的訓練也必須夠科學,夠系統。


NBA全明星,為何力捧勒布朗·詹姆斯,將娛樂進行到底?


其次在明星所賦予的文化象徵,以及文化影響力上,也要給予他們多重身份的象徵意義。體育明星的營銷需要結合產品本身特點與偶像內在個性,還有消費者的整體感受。詹姆斯努力讓自己在公眾面前表現出完美一面,出席真人秀時候儘量展現自己的真實,拍攝雜誌封面的時候,態度也是極為誠懇,任勞任怨,竭力為自己名下製作公司站臺等。

目前詹姆斯的個人影響力在美國運動員中高居榜首,明星的個人影響力,以及他們的高責任感,是保證人力資本的又一個重要因素。


NBA全明星,為何力捧勒布朗·詹姆斯,將娛樂進行到底?


廣告代言的質量也非常關鍵,詹姆斯在2015年與耐克達成了10億美元的終身合同,同時還與可口可樂,Upper Deck等多家企業合作。其中可口可樂就與詹姆斯簽訂了6年1600萬美元的代言合同。

這些代言的產品都與詹姆斯有很高的契合度,有效的廣告源於產品形象和名人形象的兼容性,選擇與產品具有高度一致性形象的名人作為代言人,會產生較大的可信度。


NBA全明星,為何力捧勒布朗·詹姆斯,將娛樂進行到底?


無論場上還是場下,詹姆斯都會使用自己代言的產品,一部分是代言的責任,另一方面保持與產品的高關聯度。根據“品牌遮掩”理論,明星代言多種產品,過度曝光會減少與名人的關聯度,還會降低消費者的信任感,因此需要儘量保持產品的高粘合性。

詹姆斯公司 SpringHill Enter- tainment 一個電視製作公司,已經與華納合作,製作電影,電視以及數字節目。在遊戲界,在“The Wall”遊戲中投入130 萬美元,同時他還投資了西雅圖“運動餐廳”,同時在克利夫蘭投資了價值 470 萬美元的房產項目。詹姆斯利用自己的高社會影響力,投資了娛樂業,餐飲業,遊戲業,房地產等不同領域,他利用體育平臺資金,擴大自己在不同平臺上的影響力。


NBA全明星,為何力捧勒布朗·詹姆斯,將娛樂進行到底?


詹姆斯經過多年NBA打拼,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粉絲,目前社交媒體已經積累超過9000萬的粉絲,在《福布斯》運動員影響力上,超過C羅佔據榜首。根據 Opendorse的數據顯示,詹姆斯一條推特的商業價值是 16.5 萬美元,是杜蘭特的單推特商業價值( 75000 美元) 的兩倍還要多。

詹姆斯不依賴於單渠道媒體,除了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外,新的網絡媒體也是他主要發力點,這方面是中國體育明星需要學習的地方,在條件允許下,多與媒體互動,會拉近消費者與明星的距離,對提高自身的影響力,以及塑造個人的品牌都有很大的幫助。


NBA全明星,為何力捧勒布朗·詹姆斯,將娛樂進行到底?


娛樂進行到底

除了個人IP的打造,NBA將娛樂進行到底的態度在全明星賽上展露無遺。在全明星賽上有名人賽,新秀賽,還有技巧賽,三分賽等一系列娛樂賽事,同時最為矚目的就是全明星正賽。在2016年,娛樂明星吳亦凡成為首位受邀出戰NBA名人賽的華人明星。

從2003年開始,NBA成為娛樂跨界的重要平臺,娛樂圈的名流都熱衷於在名人賽上刷一下臉。在吳亦凡加入之後,讓很多吳亦凡的粉絲成為NBA球迷,讓吳亦凡這種熱愛籃球的偶像,成為NBA娛樂化的優質代言人,也是NBA娛樂化眾多途徑之一。


NBA全明星,為何力捧勒布朗·詹姆斯,將娛樂進行到底?


除了正賽以外,NBA還舉辦了全明星賽的各類 Crossover 展覽 ,這裡包含了NBA流行文化,包括流行音樂,以及當下時尚等展覽。觀看NBA比賽除了要看球員的技術較量,另外NBA所傳遞的價值也值得觀眾去體驗,NBA全明星很好地迎合了觀眾的需求,成為其娛樂化的一面旗幟。

其實現在很多觀眾去看比賽,都是衝著體育明星去的,如果球星擁有超過的人氣,以及極強的人格魅力,可以吸引大批的球迷與觀眾,所以球員不再是僅僅關注比賽,同時也要加強賽場之外的宣傳。


NBA全明星,為何力捧勒布朗·詹姆斯,將娛樂進行到底?


儘管NBA與中國的CBA所處的地域文化不同,但是NBA在娛樂化方面的探索,值得我們去學習。無論是明星個人IP的打造,還是媒體資源的合作,還是制度體系的建設,中國都需要借鑑他人的經驗,為中國的體育事業繁榮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